认真看待真正史实/南洋社论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泪,成败难长久,兴亡在转瞬间,总在茶余后,供予后人说,多少辛酸,话因果。百战旧河山,古来功难全,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写不尽,幽幽沧桑史,悲欢岁月,尽无情。”
《古月照今尘》这首歌唱得孤愤悲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这是千古兴亡的历史,留给后人茶余酒后的感叹与感悟。
两名热爱历史而成为好友的印尼男子,带着记者深入三宝垄社区民宅、丛林和墓园,探寻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华人墓地,拍照纪录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引起人们的关注。
奥古斯托和路沙卡发现,三宝垄的华人历史纪录甚少,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墓碑的史料,不像华人庙宇般广为人知,因此决定记录散落在三宝垄各处的华人坟墓。
根据他们的述说,三宝垄的华人坟墓至少有上百座,但很多都在市郊,或已被遗弃,有些则藏在树林中,因此很难被找到。过去3年来,他们已记录将近100座华人墓碑。
他们有共同的意愿,希望从墓碑中发掘史料,让公众了解印尼华人历史。三宝垄是明朝移民的流亡之地,有些墓碑并未刻上清朝皇帝年号,坟墓主人有可能是效忠明朝人士。但由于年代相当久远,这种猜测还需要更多史迹资料佐证。
先辈南下落地生根
马来西亚也同样是中华民族下南洋的一大据点,马中两国的联系可能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中华民族大量移民到马来半岛是无可争议的史实。这些先辈的梯航南渡,既反映当时神州中原局势动荡和民生凋蔽的苦况,也书写了东南亚的历史掀开民族混居新篇章。
家山万里,先辈早年在南洋挥汗如雨,辛勤劳作,那是期盼有朝一日的衣锦荣归。随着时局的变化,落叶归根后来变成了落地生根,翘首北望,回乡已经是一条陌生的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这是一个过渡,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是无可改变的历史事实。
两位印尼人认真对待历史的态度,尤其重视其他民族在当地生活的史料,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举动,让我们肃然起敬!
在马来西亚,华族南来史料的保存与搜集,在华社的努力之下,总算在零碎散乱的资料中理出了轮廓。这过程中,历史学者和民间志士,从田野考察收集资料、研究分析与考证,繁复的工作,展现出他们认真看待历史的态度。
补上缺失历史拼图
遗憾的是,政治环境与需求总是将历史变成一种政治手段,民间认真看待史实的努力不会得到应有的认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华社的史学角度,许多文献和史料证明叶亚来是吉隆坡的开埠功臣,官方却另有其说,两者的差异大相迳庭,甚至被刻意地淡化与漠视。
奥古斯托说:“希望能把缺少的历史拼图补上,也让大家通过华人墓碑,更了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也希望大家不要再破坏这些文化资产。”
这名印尼人的由衷之言,是不是我们政治界的醍醐?我们的官方治史态度,是否对得起真实的历史?
视频推荐:
商机外交 中东加冕/南洋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地阿拉伯,展开其中东之行。他视沙地为自己的“幸运之地”。8年前,特朗普同样选择沙地作为他任职总统后的首个重要访问国家。
如今与中国关税协议尘埃落定,特朗普心情大好,因此这次访问,尽管难以在中东争端上达致具意义的协议,唯有商业交易预料将锦上添花,为美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果然,白宫宣布,特朗普与沙地阿拉伯王储签署一项经济协议,沙地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其中包括号称史上最大的国防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约6138亿令吉)。
沙地实际行动挺美
获得如此巨额投资,特朗普显然笑不拢嘴,频频称赞沙地王储,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可思议。
美国市场也欢迎沙地的投资,并指出该协议将为美国制造多达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有望深化双方在军防、能源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沙地阿拉伯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对美国的支持,而非空谈。
特朗普随后将拜访卡塔尔与阿联酋,此次中东之行,预料将成为他又一场“自我加冕”之旅。
不过话说回来,中东局势依旧胶着。特朗普继续炮轰伊朗是中东“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并强调美国绝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
伊朗也不甘示弱,反讥美国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预料特朗普在完成主要访问目标后,不会节外生枝,双方对峙仍将维持“点到为止”的态势。
东盟“集体谈判”不被看好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东盟国家联合与美国集体协商关税议题,引起不同反应。由于美国对东盟各国征收关税税率不一,专家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并不可行。
安华希望以东盟代表身分与美磋商,被指更像是“炫耀身分”而非务实解决问题。美国则倾向与东盟国家个别展开双边谈判。
此外,安华挺巴勒斯坦立场也可能引来盟国顾忌,担心此举惹怒特朗普,影响外交关系。
因此,不乏评论家呼吁首相应专注治理国家,避免拖累东盟国家。
特朗普此行凸显其“商人本色”,与其硬碰,不如思考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平衡。
东盟多国貌合神离,表面和谐,实则分歧众多。要齐步并进,恐怕难免多头马车、步伐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