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困不可失焦/许元龙

根据 UCSI 民调研究中心进行一项有关粮食安全民调结果显示,在1381(18岁以上)名受访者中,49%在过去3个月购买食品上面对经济困难,其中51%被迫放弃健康饮食、37%选择少吃一顿及12%要借钱。
就这样的数据,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是否深悉小老百姓身陷入不敷出的困境吗?
经济饭不再经济
现在市场上的饮食品,在水电涨、马币贬、原料贵的情形下,样样起价。我们以前称杂菜饭为经济饭,现在一点也不经济。
在笔者居住的小城镇,两菜一肉最少8令吉、两菜一条甘梦鱼10令吉没得找。
老实说,打工一族真的没能力在外用餐,因食物真的是贵得离谱。
现在我国专业人士或高级技工或劳动力者,尤其是柔佛人,无不纷纷越堤去新加坡赚新币。
这不会很奇怪,因为除了马新汇率落差太大外,在彼岸的普通饮食,也比新山或周边地区便宜。
我国有百余万人民在彼岸赚新币,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有能力在国内置业,而本地的打工族能吗?
当然,那些披星戴月的越堤族,他们的辛苦不言而喻,但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不苦干怎行?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人民纷纷往外国工作或寻求发展,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人总是为了更美好生活而迁移,除非是那些不求长进或享有天上掉下馅饼的人。
安华很努力周游列国招商,也获诸多高科技公司允作庞大资金投资。有高科技企业入驻是天大好消息,但我们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高科技人才呢?科技人才匮乏,如何发展高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安华在振兴高科技企业还没一撇时,竟然还本性难移的强调,发展AI科技,也必须注入宗教价值观。
当下有一半老百姓钱不够用,政府应先为民解困、为国家发展,务实且专注的提供最佳条件,而不是忙着“形而上”或精神层面的事务,将该有的重心和焦点转移,或甚至开时代的倒车。
美国通胀率低于预期

(华盛顿14日讯)美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涨幅低于预期,服装和新车价格平稳,显示企业迄今尚未急于把更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3月份上涨0.2%。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低于预期。
这一CPI报告凸显了经济中两大潜在趋势。一方面,受到关税上调影响的商品类别,包括新车和服装,并未出现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价格上涨。这表明,进口商和零售商正在自行消化一些新增的成本,而且当前已售进口商品是在这轮关税,尤其是对华关税,生效之前就已运抵。
另一方面,旅游和娱乐等服务类别表现疲软,反映出消费者正在削减休闲和其他可选支出。
CPI数据显示,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商品价格4月份几乎没有上涨,显示出关税传导影响有限。
“目前核心通胀趋势正处于‘甜蜜区’。核心商品价格尚未反映自2月份以来实施的加征关税的影响,而服务类通胀仍在逐渐放缓,”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科尔顿在报告中表示,“随着关税前进口的库存逐渐耗尽,核心商品通胀未来几个月可能会上升。”
特朗普再施压:“迟钝鲍快降息”
另一方面,随着通胀率放缓,特朗普利用低于预期的通胀报告再次向美联储主席施压,要求鲍威尔尽快下调利率。
“没有通胀!汽油、能源、杂货,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美联储必须降息,就像欧洲和中国已经做的那样。‘迟钝鲍’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特朗普补充称,美联储目前的策略对准备全面复苏的美国不公平”。
“让该来的来吧,这将是一件美妙的事!”他继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