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公正 司法廉能/陈文坪

新加坡最高法院大厦外观。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就不断推行法律制度,建设一个以法律为准绳,人人尊法、敬法、守法、甚至“畏”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至今法律已经深入在各行各业里、在人民生活中。
外籍帮佣是相对“弱势”的个体,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却能得到法庭公正的裁决,说明司法制度的廉洁、廉能。
女佣莉雅妮来自印尼,在新加坡一户名望家庭做帮佣约9年,2017年被控偷窃雇主总值3万4600元(约11万6039令吉)的财物。
欺骗警方罪更重
她原本被判罪成和坐牢26个月,但她于2020年9月向高庭上诉,最终洗脱偷窃罪名。反而是其雇主的儿子被控,因在法庭审讯中提供假资料,并对警员撒谎,雇主的儿子最终被判坐牢两周。
新加坡国家法院法官张荣光在4月14日下判时强调,虽然控辩双方都建议开罚5000元(约1万6768令吉),但法院有责任确保判决妥当。张法官说,向警员撒谎及在法庭提供假资料属严重罪行,被告误导警方展开调查及控方提控莉雅妮等都耗费了资源,不能说没造成实质伤害。
换句话说,双方律师都建议法庭判处被告罚款,但法官并没有遵从两造律师的“同等共识”,而是维护司法公正与廉明的最高原则精神,判被告坐牢。
来自菲律宾的帮佣沃尔加斯,在2021年12月9日接种疫苗加强剂,隔天因呼吸短促和胸闷入院治疗,不幸于4天后(13日)死亡。
菲佣猝死 一锤定音
新加坡验尸庭验尸官4月14日裁定这是一起不幸的医疗事故,死者死于心肌炎,她的死因相信与接种冠病疫苗有关。其家属已在疫苗致伤经济援助计划下,获得22万5000元的一次援助金。
根据卫生科学局最新疫苗安全报告,接种疫苗后出现心肌炎是罕见的,在接种单价疫苗为基础疫苗时,心肌炎的病发率为每10万剂1.1起,在接种二价疫苗时则是每10万剂有0.1起。
由此可见,在接种疫苗3天后才出现“大问题”更是非常少见。但验尸庭法官还是依据科学、专业,公正,明确作出裁决。
联合国首份跨境和解协议执行公约《新加坡调解公约》以新加坡命名。说明新加坡的法制建设、司法制度、法庭审讯、法律执行、法官公信力、司法独立等获得国际社会的信赖与肯定。以新加坡命名的《公约》成为调解各国商业纠纷的行动指南,新加坡的法制信誉也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也从中受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疫苗接种致死事件,验尸官明确说明“死因相信与接种冠病疫苗有关”,一锤定音。
家庭帮佣与名望家庭的法律案件,体现法律的威严,法庭的公正,法官的正直。从判决说明可知,两造律师只建议法庭判被告罚款,但法官不以为然,判被告坐牢。这里彰显新加坡司法制度的廉能公正。
【灼见】司法是社会公义防线/陈文坪
在民主国家或地区,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司法的独立存在,人民才相信社会存在公平,司法可以主持公正、公义。
如果司法机关“自甘堕落”,沦为执政党打压反对党的政治工具,那这道防线就被突破了,人民也将失去信任。
4月26日,台湾在野党国民党与民众党号召人民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凯道),举行“反绿共、战独裁”示威游行,抗议民进党政府执政无能,将黑手伸进司法,借司法打压在野党,造成社会严重不公。
同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台湾被课以高达32%的关税,震撼社会。然而,民进党政府与总统赖清德非但未能为企业、商家与人民提出解决方案,反而把精力集中在密谋罢免在野党立委的政治操作上。
赖清德态度令人错愕
面对近10万人民从台湾东西南北中集结凯道“反绿共、战独裁”的浩荡场面,赖清德不仅不反省、不谦卑、不检讨自身施政失误,反而公开放话称:若在野党真要战独裁,应找对地方、找对人,应去北京天安门,至少见到中国独裁集团时不要再卑躬屈膝。这番言论,令各界震惊,对赖清德的姿态深感错愕。
台湾民众上凯道,是在抗议民进党的执政无能,以及其通过操作罢免、司法迫害、舆论抹黑等手段打压异己,把黑手伸进司法系统,破坏法治与公义。
赖清德以区区40%的得票率当选为台湾总统,可谓弱势总统。然而自去年5月上任以来,却干预司法,更对在野党领导人展开司法羁押。其政府拒绝面对新一届立法院的监督,反而绕开民意、操控体制,破坏宪政基础与民主制度。
尹锡悦杜特蒂前车之鉴
回顾过去,民进党在野时一再主张政党必须退出军警、媒体与司法机关。然而执政之后,不仅未退出,反而变本加厉,深度渗入各体制领域,甚至指挥司法办案,利用特定媒体宣导、抹黑对手,进行人身攻击,撕裂社会,令正义与公义荡然无存。司法,如今已沦为民进党政府的政治打手。
人民走上凯道,是对民主的守护,对正义的呼唤。此刻必须正告民进党与赖清德:执政须谦卑,不能蛮干,必须恪守宪法与法律。
否则,任何滥权、违法行为,终将付出代价。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因任内滥权、不守宪法遭清算,便是前车之鉴。
在全球局势剧烈变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虽暂缓3个月,但其背后的风险并未解除。
执政党应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首要目标,提升居住条件,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建设,并制定有效政策以引导社会不断进步,这才是真正造福人民之道。
无论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司法对弱势群体而言,是他们眼中最后的希望,是社会公义的象征。司法机关必须确保其作为人民的保护伞,而非政党的工具,成为稳定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唯有人民相信司法,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与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