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行动党的妥协是伟大?/林恩霆

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宣布内阁名单后,坊间掀起舆论反弹,说安华哪来的“依照赢得议席分配部长职”?

网民连声不满之后,民主行动党各层领袖跳出来“灭火”,连大家觉得应该入阁的哥宾星都站出来说安华有邀请自己入阁,但哥宾星解释说想要注重国会议员工作而推辞。这说法很牵强,哥宾星又不是第一次当国会议员,哪来说需要注重之说?

与马华过去不相上下

陆兆福说行动党被分配到的部长职位都是重要部门,但行动党所获分配的部长职位是交通部、地方政府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和青年及体育部,与马华过去不相上下,也曾出任交通部、当时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和人力资源部。原来马华也出任过陆兆福口中的重要部门。只是,马华没机会出任青体部长,反倒曾出任旅游部长和卫生部长。

再来,陆兆福说巫统领袖涉贪是个人案件,内阁只谈国家议程。若是如此,拉菲兹又何必说“投凯利就等于投扎希”,“投国阵是扎希任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看似洪水猛兽,不然何以这么说,但如今却同朝为官。

很讽刺地是,现在的扎希比国阵执政更有权势。若国阵执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做首相,扎希连内阁都入不到;安华做首相,扎希官拜副首相兼乡区及直辖区发展部长。

乡直部拨款最多部门

有人认为安华给扎希的乡直部长是很好的策略,因为权势不大。我听到这个,我笑了。乡直部是最多资源及拨款最多的部门,曾是巫统第五号人物的拿督斯里沙菲益阿达就曾出任此职位。砂拉越政党联盟今次其中一个要求出任的部长职位就是乡直部。

陆兆福还说无条件支持安华任相,也要确保团结政府成功,因为只有安华任相,马来西亚才会有希望。陆兆福此番说法,等于将所有的赌注押在安华身上。

行动党不能说无条件支持安华和团结政府,百分之九十五的华裔支持行动党,不是要行动党无条件支持安华。华裔选民对行动党的支持是有条件且不是理所当然的。

行动党说“准备牺牲一切”不入阁,支持行动党的华裔选民会同意吗?行动党准备把华裔政治势力排除在内阁和政治主流之外吗?很讶异行动党会有如此的“牺牲一切”。

行动党勿把自己包装成“牺牲一切”是伟大的。当妥协一些原则和理念,去为了所谓的“大局”,其实是与马华没太大分别。当年的马华也爱说协商,协商就是为了大局,只是马华被说成是“软弱”,行动党自我包装成“伟大”。

视频推荐:

 

 
 

 

反应

 

灼见

【灼见】物色安华接班人不易/胡逸山博士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接班人的课题不可掉以轻心。

安华作为团结政府的领军人,毫无疑问地享有最为崇高的政治声望与影响力,但团结政府整体的政治声望与影响力,却未必很高。这从上届大选,绝大多数马来选民把选票投给国盟可见端倪。这也是为什么国盟这几年来,都对联邦政权一直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即使发动又一场的喜来登政变,那也是“名正言顺”、“俯顺民意”的。

换句话说,团结政府未来任相接班人选,即使是比得上安华的政治声望与影响力,那也还是不足以延续团结政府的执政任期。即使没有喜来登式的政变,就算是与安华或与其政治声望与影响力相等的接班人领军希盟(或加上当下与希盟共组团结政府的国阵)参战下一届大选,坦白说,也还是没有绝对的胜算。

所以,接班安华相位的人选,必须是一位政治声望与影响力比安华略胜一筹、最好是高出许多者,如此方能更为确保希盟,乃至团结政府的执政前途。

3层面上面临难题

然而,要找出“超越安华”的接班人,在至少3个层面上是有巨大的难度。

第一个是安华的个人心理层面。可想而知,作为如日中天的政党与政府领袖,安华当然是不想有随时可以接棒的接班人如影随形,因为当过二把手的他深知,确定了接班人之后,所有的政治焦点都会集中在接班人身上,安华即使是时任首相,也可能会被逐渐架空权力,这一点肯定是历经沧桑,好不容易才登上相位的安华所极不情愿看到的。想在国内外历史上留名的安华,自然也不愿被接班人的更高声威所掩盖。

接班安华的难题第二个层面是有关党外党内。公正党内明显不可能在短时间推出或栽培安华的接班人选。在友党巫统(包括一些已被开除或冻结党籍者)也许有潜在人选,但公正党会甘心拱手让出团结政府的主导权吗?

但最重要的接班难题,却是颇为凸显民意的,即我国暗流汹涌的主流民意,是希望有着重独尊一族一教的领袖。接班人选若要稳健执政,须迎合民意,而如此的人选在尊重多元的团结政府中,即使有,但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接任安华也就困难重重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