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跑在实体经济前头/黄春梅
去年中,阿明通过网络来找我,说想规划孩子的教育费,解释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开始投资。
但一个月后,他通知我说他把所有的基金都卖了。
他告诉我的原因是,市场震荡得很厉害,欧美零售市场销售惨跌,年尾会更加低迷,一些高借贷公司可能出现倒债现象。
说得很像专家,但我没有解释太多,因为他断然变卖基金的举动,已经说明他对自己的眼光信任无疑。
最近几个月美国股市在经历了一年的大跌后反弹,我又皮痒问他有没有看到市场反弹了,结果他回应“全球经济很低迷,越南估计要到明年6月中开始好转,最坏的年底会开始浮现,美国经济不差,但是仓库库存需要1至2年才能消化,堆积了几百个货柜的货,好多越南工厂直接被美国退了货,目前经济很不平衡,还在调试的状态。”
股市反映集体情绪
说得头头是道,但股市真的是如此吗?
也许实体经济的确如他所说,所以他以为他看到的就是事实,但他忽略了,股市是跑在实体经济的前头6到9个月,其实他说的一切不明朗,股市都已经反映了,所以这也是为何股市这几个月开始扭转颓势。
这就是为何一般散户难以从股市赚钱的原因。
股市与经济并不是“与时并进”的,而是先完全反映一切的可能,所以去年美联储开始大力加息打击通货膨胀,股市就先来个惨跌,先反映一切最坏的状况,然后才来跟随市况慢慢调整。
所以我常常说,股市其实是个反映集体情绪的地方,尤其是坏事,不管怎样先暴跌一轮,只要过后不是新的负面消息发生,而还只是旧的课题在发酵,股市就会越来越无感。
就像现今一样,即使股市明白经济在未来半年都未必有起色,甚至会有更多公司倒闭,但基本上都已经在过去一年的大跌里反映,所以就如现今所见,经济未见好转,但股市却率先回升,而不是更糟糕。
确保只“贪”顶尖公司
也许你会问,回避风险小心为上有错吗?
没有错,只是你会和你未来的财富过意不去。
如果我们想通过投资累积大笔的财富,其实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人弃我取,人人都在恐慌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贪婪。
当然,你必须确保你“贪”的,是顶尖公司,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这些公司在风暴过后都会做得更好,为我们累积更多财富。
尤其你如果和阿明一样,是要累积10多年后才用到的教育金或退休金,我实在想不通,为何现在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期呢?
【股势先机】如何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牛转钱坤

在波动莫测的股市中,最理想的投资状态,莫过于“进可攻,退可守”。
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投资思维——在行情好转时有能力把握机会,在行情低迷时也能从容应对。而能做到这种状态的关键策略之一,正是 “分批入场”。
分批入场不一次买完
许多投资者在看到股价下跌时,会急于一次性把所有资金投进去,希望 “抄到底部”。但现实往往是,底部永远在 “再下一层”,结果不仅资金全压在高风险位置,还失去了调整策略的空间。
“分批入场” 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与其一次性买完,不如把总资金分成几份,在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时间点逐步买入。这样做不仅更有弹性,也更贴近实际的市场节奏。
你不用等到 “最完美” 的价格才行动,而是让资金伴随市场节奏有步骤地进场。

分散风险理性判断
股市是没有百分百把握的世界,任何公司再好,任何价格再低,都有可能再跌。而分批买入可以有效分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不会因为一次买在高点而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过大冲击。
不压身才不压心
更重要的是,由于分批入场通常代表着初期投入的比重不高,所以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投资者的心态也会更冷静理性。相反,如果一次性投入过多,股价一跌,整个人就开始慌乱,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投资最怕的,就是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当你一次性买进太多,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让你感到巨大的压力。你可能会一直盯盘、失眠、犹豫不决,甚至为了避免亏损,过早止盈或过晚止损。
而分批入场正好可以缓解这种心理压力。因为资金还留有余地,你自然就不会被短期的波动牵着走,心态也能更稳。这种轻松的状态,反而更容易帮助你做出理性的判断。
灵活调整比例
一次性买太多股票,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 — 持股比例难以调整。当你发现某只股票的基本面变化、或是市场情绪逆转时,如果持仓太重,卖也不是、留也不是,陷入左右为难的状态。
但如果你是分批进场,仓位分布合理,你就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你可以选择继续加码,也可以选择减仓止损,甚至不动如山,等待更清晰的方向。
主动权在你手上,而不是被仓位“绑架”着前进。
止损不会再犹豫
分批入场还有一个被许多人忽视的好处——当你不是一次性买太多时,止损这件事变得更容易做决定。
你会更容易承认判断失误,更容易抽身离场,因为你知道自己只是“试探性”地进场,并不是“孤注一掷”。
这份从容,正是防止你在错误上越陷越深的重要保障。
而很多人之所以在该止损时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买得太重,一旦认赔,就像是在承认整个决定都是失败的,于是陷入不断说服自己“会反弹”的循环,最终损失更大。
总结:比谁活得久
投资不是比谁冲得快,而是比谁活得久。分批入场,表面看起来保守,但本质却是让你在任何市场环境中都保有“进攻”和“防守”的能力。
涨的时候,你有空间加码;跌的时候,你有余地应对。你不会因为仓位太重而失去判断力,也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做出错误决定。这,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真正意义。
所以,别急着一次把子弹打完。市场从不缺机会,但理性和耐心,才是真正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