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纳吉入狱能化为希盟选票?/黄金祥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入狱,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第一时间表示:对5·09大选勇于作出改变的大马人而言,这是胜利的一天!

同一时候,该党宣传秘书张念群也写道:“5·09的一票没有白投”。

希望联盟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则形容,这是人民在2018年选择希盟的决定,促成司法独立的功劳,证明人民已经当权。

潜台词当然是:人民有功,希盟也有劳。所以,“下届大选,请务必再投给希盟。”

大马人民在5·09大选投给希盟,最大的原因,自是国阵的日益腐败,让老百姓感觉日子越来越难过。尤其是纳吉和夫人罗丝玛的滥权贪婪,更是导致人民对巫统极度反感的主因之一。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个政权不也如此?权力过度膨胀,领导层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最终自毁长城被人民推翻;历史上多少政权,不都是断送在贪婪无能的领导人手中?

从这一点看,希盟在上届大选的胜利,除了因为给人民塑造新的希望,也因为正好处在国阵腐败到极点的风口上,最终把烈火莫熄一把燃起,成功改朝换代。

认为选票回流太乐观

当然,政治游戏向来都是:失败永远是别人的错,成功则一定自己有份。

诚然,若非改朝换代,纳吉被控上庭已是不可思议,遑论被判入狱。但是,如果以为人民会因此归功希盟,重燃对其信心,就此把下一张选票交到他们手里,那无疑是过于乐观。

据日前《南洋商报》报道,公正党副主席郑立慷,引述该党署理主席拉菲兹团队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上个月,希盟的华裔支持率低过国阵的支持率;这是过去4年来首次出现的局面。郑立慷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2018年之所以能改朝换代,都归功华裔集中把选票投给希盟。”

希盟政府自从“喜来登事件”倒台以来,只见各党领袖对青蛙叛徒口诛笔伐,却鲜有认真自我检讨的声音。事实上,民间对希盟不守诺言、违背竞选纲要的行为,其痛恨厌恶的程度,不亚于对导致希盟垮台的叛徒们。

敦马一席话 破坏力巨大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竞选宣言不是圣经”,破坏力之大,可能远超希盟诸公的想象。它彷如一道符咒,让行动党失去行动能力,也使公正党无法公正行事。加上爪夷文事件、拉曼大学学院拨款事件等等,导致希盟在马六甲及柔佛的州选举几乎溃不成军,许多评论已经深入分析,不必赘述。

如果希盟领袖能够抬头面对现实,更接地气一些,就不难发现,在网上骂行动党骂得最凶的,多数都曾经是行动党的华裔中坚支持者。有网民说:“过去有多爱火箭,今天就有多恨火箭。”

希盟给了人民美好愿景,上台后却不守承诺,这对满怀热血的支持者看来,如同背叛。更糟的是,希盟不是一再把责任推给马哈迪和阿兹敏等人,就是继续把选民当笨蛋,说什么“如果希盟继续执政,或许统考已获承认”云云。

不难想象,希盟这一次的竞选宣言,不论内容如何,将必遭各方的质疑和嘲讽。

希盟领导层或许应该认真考虑,拿出十足诚意,向全民公开检讨5·09后所犯之错,祈求重新赢得人民的信任。是的,许多选民至今无法释怀,等的就是希盟一个说法与道歉。这绝对是希盟亏欠人民的,而且已经拖太久了。

否则,难道希盟真以为单靠纳吉入狱,就能重夺选民支持、让安华一圆任相美梦?难道行动党只会吃老米,期盼火粉们会继续“含泪投希盟一票”?

如今,巫统大军已在摇旗呐喊,磨刀霍霍,试图逼首相早日宣布解散国会,以便大肆厮杀;而希盟诸公却仿佛老神在在,除了按兵不动,看不出有什么砥兵砺伍、整装待发的迹象。

再不行动,时间真的就不多了。

反应

 

言论

是时候,向南学习/黄金祥

大年三十,定居新加坡的四哥越堤回来团聚,结果他和家人在早上8点开车出门,花了超过5个小时才抵达新山,破了他历年的记录。年初三,他又在新山关卡堵了近4个小时,才回到兀兰。

据四哥描述,兀兰关卡在春节期间开放所有通道,通关程序迅捷,比平时还快。但是,除夕当天,整条长堤的车子,从新山关卡一路往回堵到兀兰,所有车子皆无法动弹,兀兰海关再有效率也作用不大。

当他在长堤上耗了数小时抵达新山关卡时,看到只有三分二的通道开放,海关人员慢条斯理的检查护照,就不由满肚子怨气。

据新闻报道,年初三有从新山出境者,在距离关口不过800公尺的路,就花了足足6个小时才通关。问题出在哪里,不言而喻。

我国的通关效率低下是多年来的顽疾,不论是在新山还是吉隆坡国际机场,都同样受人诟病。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在春节前几天刚巡视了新山关卡,可惜看来部长的威望起不了丝毫作用。

多年来,由新山出境到新加坡的旅客,都有相同的体验即从昏暗破旧的新山关卡,到灯火通明的兀兰关卡,然后驶上新加坡整洁、绿荫处处的道路,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从落后国家踏入先进国”的强烈感觉。

建设后没长期管理

我国在硬体建设方面向来不落人后,什么世界最高大楼、亚洲最大购物广场、东南亚最长大桥等等,都从来不缺。我们缺的,是建设之后的长期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政策,是追求实效的政府机关,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领袖。

马哈迪在80年代推广“向东学习”政策,妄想凭一句口号来改变国家,提供大量优惠引进日本外资来大马开厂赚钱,却从不认真学习,日本人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就像他一边对马来子弟恨铁不成钢,一边却不断扩大种族特权的拐杖政策。如今40年过去,成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马哈迪对新加坡怀有心结,过去常以当地马来人的“悲惨处境”,来警惕本地族人。殊不知今日的新加坡马来人,在没有特权加持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和其他人平起平坐,各方面成就也早已远超对岸的同族。

近日,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表示,将向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取经,以探讨如何改善国内的公屋发展政策,结果引来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和土著团结党国会议员旺赛夫的抨击,指倪可敏意图引进对土著不利的政策。看来,马哈迪遗留下的种族政治思维,不仅荼毒了几代人,甚至已变本加厉,成了凡事皆可泛种族化。

事实上,新加坡可供大马学习的,又岂止是公屋政策?单是一项公共交通规划,我们就望尘莫及。岛国虽小,可是每一个市镇,都有一座巴士转换站,同时连接地铁站。从地铁站出来,不是购物中心,就是商业或社区服务中心,人民不论搭乘巴士或地铁来回,都十分便利,大大减轻了对私人车辆的依赖。

反观大马的首善之都,吉隆坡的主要市镇如蕉赖、安邦、甲洞等,有巴士转换站吗?一个都没有。虽说近年来新建了几条轻快铁线,却往往缺乏巴士的充分连接;有许多轻快铁站,建设地点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搭客必须开车前往,才能转乘。

象征进步社会指标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不仅方便利民,同时也让海外游客们赞不绝口,更是该国象征进步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此近在咫尺的学习对象,大马政府过去多年来居然视而不见;人民花了几百上千亿,只换来状况百出的列车系统,以及从来都不准时不方便的公共巴士。

新加坡当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许多条件都远不如我国。如今不过50余年光景,新加坡不论在人均收入、人民衣食住行条件、教育、经济、科技、治安、硬体软体建设等等,无一不是遥遥领先大马,更别提1新元兑换3马币的汇率,正是多达百万大马人涌往该国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加坡凡事以绩效为先,之所以可以全民同心协力,就是因为国家领袖高瞻远瞩,采用廉洁与能干之才,国家的发展路线,早已摆脱宗教与肤色之争。

反观大马,坐拥大量天然资源,建国超过半世纪,至今仍陷在种族宗教的泥淖中,加上贪婪政客的恶性斗争,马来西亚想要成为先进国,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愿安华的团结政府,能够下大决心,以大魄力、用大才干,拨乱反正、破旧立新,去污除秽,扫荡众多牛鬼蛇神,让国家发展回归正轨。

而《向南学习》,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也是老百姓在癸卯兔年的一大心愿!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