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璀璨的中华智慧/洪松坚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从乌克兰买回来时,是一艘锈迹斑斑的废船,说是要放在澳门当海上赌场。

正是这个巧妙的安排,让它逃过了西方的注意力;也逃过土耳其的为难,顺利的走出乌克兰,进入印度洋,再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停靠在澳门一段时间,最后被拉入大连港,大事整修,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最早的时候,只用作训练用途。

中国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辽宁号堪称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

我把中国购买辽宁舰的整个过程看作三十六计里面的首计: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原文是这样说的: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意思是在最公开的场合,时常看到就不会令人怀疑。它的用法是在事物内部,不在它的对立面。是光明正大而深藏玄机。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为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现在这个词语则引申至比喻欺骗的手法非常高明——可以欺骗天,过海的时候不被发觉。这再度说明兵不厌诈;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欺骗,不为敌人察觉。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都是中华智慧的精品。前书作者已经无法考证。后书是春秋时期孙武所著。

别看香港动乱期间,香港警方看似无所作为。我则认为他们是用了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是这样的: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意思是逼迫他反而造成兵戎相见,后退则减弱它的气势。紧紧的跟住它,消耗它的气力,消耗它的斗志。等到它散乱松懈的时就抓住它,不用武力,不用流血。

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乱港分子、《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7人涉嫌勾结外国势力,违反香港国安法。因黎智英有潜逃风险而拒绝其保释。

不战而屈人之兵

黎智英不但带头上街示威,还跑到白宫会见时任国务卿蓬佩奥,当时好不威风。

尽管多名欧美政客对黎智英案说三道四,时任美副总统彭斯及蓬佩奥相继发文要求撤控及立即释放黎智英。共和党籍参议员卢比奥、里克·斯科特、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马斯拉里等人也对此案指指点点。

中国政府对待西方反华势力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香港已经有人估计黎智英最后会被判终身监禁。

孙子《谋攻》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一百次打仗一百次胜利不是最好的结果。不用打仗就能让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结果。这是孙武战争全胜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追求不战而胜的战略思想;更反映在今日的中国国策。

阻吓也是不战以屈人之兵的一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主帅麦克阿瑟力主对中国大陆使用核子武器。有鉴于当时苏联也拥有核武,美国不敢轻举妄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开始研发核武,打破美苏的核讹诈。这就是阻吓对手的策略,中国屡用不爽。

朝鲜试射火箭,阻吓特朗普,使他不敢轻举妄动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我想中国大陆应该很想对台实现不战以屈人之兵的局面,因为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不打中华民族,这是全球华人乐于看到的局面。

靠人最是靠不住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已陷入僵局,他们丧失回旋余地,不能改变他们的路线,否则他们和国民党没有两样。

事实证明,靠人是最靠不住的。《易经》乾卦清楚交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西贡以及今天发生在阿富汗的事情都是响亮的警钟。美国人要离开的时候,谁也拦不住。用通俗的话来说,即是我走了,你死你的事。

就实力而言,我相信大陆武统台湾就如马英九所说的,首战即终战。但是这样的结局距离不战以屈人之兵还是非常的遥远,特别是无法保证不会伤及无辜无辜。

孙子认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翻译成白话文:懂得用兵的人是不用战争而使人屈服,不用强攻而能占有别人的城池,毁灭别人的国家而不是长期占领。

换句话说,武力并非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唯一手段,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非暴力手段达成预期目的,而条件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起阻吓作用,强化谈判筹码。

物极必反是天道。因为宇宙和地球是圆的,所以一切事物不断循环,就像太阳每天早起晚落那样,历史总是不断重演。

 

 
 

 

反应

 

国际财经

官员:中国人形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 导致大规模失业

(北京17日讯)就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之际,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人形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工人而引发大规模失业。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技枢纽之一。梁靓星期五(5月16日)在开发区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X-Humanoid)总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说,他不认为人形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但认为它们能够提高生产力,并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我们不认为机器人会让人类失业,反而会提升效率,或承担人类不愿意承担的任务——比如探索浩瀚宇宙或人类无法到达的深海,机器可以协助我们进行这些探索。”

梁靓说:“在夜间人类需要休息时,机器可以继续工作,为我们提供更好、更便宜、更好用的产品。因此,我们认为,这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他以北京4月19日举办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为例,称赛事正是要传达一个理念:人形机器人将支持和协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该比赛设有两条并行赛道,一边是人类马拉松选手,另一边则是由20支人类队伍操控的机器人,两条赛道之间以护栏分隔。

梁靓解释道:“你看,在这场马拉松中,人类在自己的赛道上挑战他们的体能极限,机器人在另一条赛道上挑战它们的极限,但它们不会试图冲入人类的赛道冲线。我们的未来也会是这样。”

在该场赛事中,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的“天工Ultra”机器人,最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

该中心星期五还向外媒记者展示多款原型机器人,展示它们在应对日常任务、适应障碍和环境变化方面的研发进展。

在其中一场演示中,工作人员不断移动地面垃圾的位置,甚至多次从机器人手中抢走垃圾,机器人则持续重新定位并重复执行任务,直至成功完成任务。

该中心认为,这种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是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高效劳动力的关键。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