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独中生语文现实与反思/黄燕娣博士

独中生的马来文和英文真的较弱吗?如果你问我,我会说: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这是否意味着,若不是独中生,马来文或英文就一定会更好呢?

事实上,马来文或英文能力较弱的情况在国中生中也很常见。这是否就代表我们应该回归英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制度,或者将独中的所有课程改为以马来文或英文授课呢?

无论是学习什么语文还是科目,个人的努力和学习意愿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努力,学习动机不强,或者遇到一位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的老师,再加上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那么任何科目都可能学得不好。而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通常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并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环境很重要

个人认为,学习一种语言除了需要天赋,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一名马来文或英文较弱的独中生,置于一个完全使用马来文或英文的环境中学习半年,我相信他一定能讲得一口流利的马来话或英语。

目前,就读华小及独中的非华裔学生数量不少。他们的父母通常不会中文,从小的主要沟通语文也不是中文。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能流利地掌握三种语言。

生长在马来西亚,马来文是我们的共同语文。除了学习自己的母语外,任何一位国民都必须能说或听懂马来语,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

学习任何科目都需要努力和磨练,我们应该让孩子在使用自己熟悉的母语(无论是英语还是马来语)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巩固应有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第二种语文。相比之下,同时精通三种语文的学习模式,可能会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

真正能精通三种语文的人并不多,因此,如果独中生能够在不影响马来文或英文学习的前提下,以华文完成学业,当他们到英文系国家深造时,仅需花3至6个月适应英文,我看不出这对独中生会造成任何损失或伤害。

选择进入独中是个人的决定,独中生的马来文和英文确实可能相对较弱,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做的是要求各独中重视这个问题,改善马来文和英文教师的素质,加强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能力。

勿埋怨独中制度

同时,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也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一味要求教师教得好,或希望学校政策完全迎合自己。如果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不强,态度被动,将问题归咎于老师或学校,这是不公平的。

若马来文或英文真的不好又如何?这个世界需要各种不同的工作者。有讲得一口流利马来语或英语的蓝领工人,也有马来文或英文较弱的百万富翁和企业家,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白领阶级的专业人士。

人生难免会有遗憾,独中生不能因为马来文或英文较弱而埋怨独中的教育制度,更不能因为不希望下一代经历同样的挑战,而放弃民族教育的根。

 

 
 

 

反应

 

言论

沉默的代价/黄燕娣博士

作为一名长期身处教育现场的工作者,我曾目睹过令人痛心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故事。当校园霸凌或性骚扰事件发生时,往往不是正义得到伸张,而是一场各方心照不宣的掩盖。

受害者不敢说,加害者不愿认,校方不想公开处理,最终只剩下转学、休学、离职和调职的结果,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这样的处理方式,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说,我们正在纵容一个更危险的循环?

校园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却因为种种顾虑成了某些恶行的温床。许多时候,受害者明明掌握了确凿证据,却依然选择忍气吞声。他们害怕说出来后不被相信,害怕被指责“小题大做”,更害怕加害者的报复。

我曾接触过一位转学生。她告诉我,转回家乡的一所国中后不久,便发现某位男教师时常以指导为名,对学生做出不恰当的肢体接触,还频繁在放学后向他们发送带有骚扰意味的信息。这位女生收集了相关证据,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揭露此事。

可是校方得知后,第一反应不是调查事件,而是要求她删除帖文。尽管受害者及其家长坚持要求校方解雇该教师,最终校方却仅以要求教师道歉草草了事。

面对如此敷衍的处理方式,受害者父母因担心在当地遭受更多压力,甚至影响家中的生意,最终只能无奈接受。为了保护孩子,他们不得不为孩子办理转学手续,让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可是,如果犯错者不需付出代价,又怎会收敛?那些被轻易放过的加害者,有多少人在新的环境中会重蹈覆辙?我们是否无意间也成了纵容他们的帮凶?

尤其性骚扰事件发生后,校方的态度往往最令人失望。面对问题,许多学校的第一反应不是彻查,而是掩盖。

他们担心事件公开会影响学校声誉,于是选择内部处理,甚至把勇于揭露真相的师生视为麻烦制造者。可是,这样的做法真的保护了学校吗?还是说,它只是让问题在暗处滋长,直到某天爆发成更大的丑闻?

我们总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可是如果连他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我们又谈何教育?

沉默不会让问题消失,只会让受害者更加无助,让加害者更加肆无忌惮。真正的解决之道,不是掩盖,而是勇敢面对。

我们需要建立更透明的举报机制,让受害者敢于发声;我们需要更公正的调查程序,不让任何一方蒙冤;我们需要更严厉的惩戒措施,让加害者明白行为的后果。

校园不该是法外之地,更不应沦为强者或有权力者的世界。如果我们继续选择沉默,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可能是任何人的孩子,甚至是我们的家人。

是时候打破这个沉默的循环了,因为只有阳光照到的地方,黑暗才会真正消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