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特朗普放软难挽劣势/南洋社论

随着中国官方选择不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的放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未出面表示愿与特朗普和谈。

特朗普近一周来的谈话,不仅像是在自言自语,更突显了他任意妄为后的孤立无援。

或许他没有察觉,但其实他应该意识到:他那肆无忌惮的言论与举动,只能吓唬依赖美国经贸的小国;对于如中国、欧盟,甚至一向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日本而言,他们对他的态度已转为观望与防范。

如牙齿松动的老虎

这是因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作风,对敌手与盟友一视同仁,让盟友也失去了信心,不愿与他走得太近。

相较之下,中国至今为止所发表的声明依然有效,稳健不变,不像特朗普那般朝令夕改。两位超级大国领导人的言行,更加凸显出特朗普的轻率无谋与中国的中庸稳健。

特朗普就像只牙齿松动的老虎,只能吓唬温顺的绵羊,一旦咬向中国,很可能反而把自己的牙齿磕落。

时隔两周,特朗普语气不断放软,近日甚至表示145%的关税“确实太高”,只要中国打个电话,他就愿意调降。既已明示至此,如果那通电话迟迟不来,他该如何收场?

此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开腔表示,如果美中贸易谈判要重启,双方必须同时调降关税,必须是双向的。

因为目前超过100%的关税,等同两国互设贸易禁令,不利长期发展。问题在于,这次加税是美国主动发起的,为何如今说得好像是中国挑衅在先?

至于特朗普如今放软身段,在马来西亚的我们,对这类手法早已司空见惯,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意图。

市场也不会听总统

我们的政府若想调涨费用,常是先抛出一个惊人的大数目,让人民震惊,之后再假意“协商”降到一个民众可接受的水平。

他认为,从145%(甚至最高245%)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也许是50%),就等于对中国释放了莫大的善意。中国应该感激涕零才对?中国会这样想吗?

在你必经的经商路上横加拦阻,狮子大开口要145%的“过路费”,然后退一步说只收40%至50%,这不叫协商,而是赤裸裸的打劫。

别说中国,连美国国内也逐渐学会如何应对特朗普。他不满联储局主席鲍威尔不听话,甚至扬言要将其撤换。

但鲍威尔既不害怕,也未屈服。双方对峙之际,市场一度剧烈波动,美国股市、债市与汇市齐跌,出现所谓的“三杀”。

如今,特朗普语气一转,突然表示不打算炒掉鲍威尔,市场随即反弹。

事实证明,你可以身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总统,试图逆势而为;但市场不会听你的,也不会惧你狂吠。

你或许能一时掌控局势,但当反弹的声音逐渐累积,终将难以收拾。4年后,美国人民肯定会用选票拒绝你。

 

 
 

 

反应

 

言论

商机外交 中东加冕/南洋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地阿拉伯,展开其中东之行。他视沙地为自己的“幸运之地”。8年前,特朗普同样选择沙地作为他任职总统后的首个重要访问国家。

如今与中国关税协议尘埃落定,特朗普心情大好,因此这次访问,尽管难以在中东争端上达致具意义的协议,唯有商业交易预料将锦上添花,为美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果然,白宫宣布,特朗普与沙地阿拉伯王储签署一项经济协议,沙地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其中包括号称史上最大的国防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约6138亿令吉)。

沙地实际行动挺美

获得如此巨额投资,特朗普显然笑不拢嘴,频频称赞沙地王储,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可思议。

美国市场也欢迎沙地的投资,并指出该协议将为美国制造多达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有望深化双方在军防、能源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沙地阿拉伯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对美国的支持,而非空谈。

特朗普随后将拜访卡塔尔与阿联酋,此次中东之行,预料将成为他又一场“自我加冕”之旅。

不过话说回来,中东局势依旧胶着。特朗普继续炮轰伊朗是中东“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并强调美国绝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

伊朗也不甘示弱,反讥美国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预料特朗普在完成主要访问目标后,不会节外生枝,双方对峙仍将维持“点到为止”的态势。

东盟“集体谈判”不被看好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东盟国家联合与美国集体协商关税议题,引起不同反应。由于美国对东盟各国征收关税税率不一,专家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并不可行。

安华希望以东盟代表身分与美磋商,被指更像是“炫耀身分”而非务实解决问题。美国则倾向与东盟国家个别展开双边谈判。

此外,安华挺巴勒斯坦立场也可能引来盟国顾忌,担心此举惹怒特朗普,影响外交关系。

因此,不乏评论家呼吁首相应专注治理国家,避免拖累东盟国家。

特朗普此行凸显其“商人本色”,与其硬碰,不如思考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平衡。

东盟多国貌合神离,表面和谐,实则分歧众多。要齐步并进,恐怕难免多头马车、步伐凌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