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火箭走在下坡路/陈金阙

经历了5·09大选,在希望联盟的旗帜之下,民主行动党创下了最辉煌的战绩,成功执政中央。

这个以马华为主要敌人的政党,形势上已将马华抛得老远,前执政党的马华根本无招架之力。

可是,成为执政党之后,才发现朝中潜规矩重重,不像在野那样自由自在,可以畅所欲言、毫无忌惮。虽然如此,强大不代表可以永远执政,敦马哈迪医生一搅局,希盟照样倒台,行动党一夜之间失去了权力,不情不愿的成为在野党。

权力的诱惑,足以让人头脑不清醒,欲罢不能。

整整半年,行动党一直在找寻可以帮他们重新执政的“伙伴”,也许对他们来说,这叫作“忍辱负重”,不过,对升斗小民来说,行动党在希盟执政以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在倒台以后,眼中只有如何回到权力中心,忘了他们是怎样从草根走过来的。

只想回到权力中心

当三巫:土团、伊党和巫统联手成了马来联盟,马来天下蔚然成形,而反对党即使讽刺对手为后门政府,却因为联手无力,始终扳不回局势。

当然,三巫有如三国,各怀鬼胎却又互相依附,和反对党的混乱情况差不多一样,就只是他们控制了权力,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胡来,让权力再一次拱手让人。

这当中,土团形势最弱,却以手段分化巫统,同时拉拢伊党靠过来,慕尤丁虽然不善言语,没有敦马那样气势凌人,但是弄权倒是不输敦马。

巫统统治了60年的大马天下,虽然一度落野,如今权力失而复得,还是屈居土团脚下,当然十分不服气,因为,一时走向伊党探听虚实,一时又向安华抛媚眼,要土团知道它的厉害;不过,这一回联合行动党倒霹雳州大臣,事情闹大了。

我们感到纳闷,为什么之前互指对方为魔鬼的派系,如今可以拥抱在一起?也许,巫统只是利用火箭来教训土团,可是,火箭迫不及待的拟了一份“出师表”,向天下宣告政治之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为了国家大局,谁都可以结盟。然后,在巫统没进一步表示之下,才表示不会背弃希盟宣言和盟友,自找台阶下去。

从预算案“站不起来”,到“如果有错愿意道歉”,再到和巫统有得商量,行动党看来在巅峰之后,开始了下坡之路;希盟倒台之后,一直不舍权力,想的全部是如何走后门来拆后门,仿佛人家的后门是羞耻,自己的后门却富丽堂皇,以至被人家耍了也还厚着脸皮没当回事,难怪党员会说热什么贴冷什么啦!

笔者个人浅见,巫统绝不会把行动党当成合作伙伴,如果行动党“要”与之合作,必须舍弃谈条件,甘心婢膝奴颜,这叫“大局为重”吗?

行动党连这个都看不清楚,下坡之路只有越滚越快。

 
 

 

反应

 

言论

行动党改变发声策略/南洋社论

为驳斥民主行动党被沦为“静静党”之讥,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在最近举行的党选发表政策演说时强调,“行动党不怕发声,而是有策略、有礼且有智慧地发声和解决问题”。

他说, 现在的行动党领袖是国家领袖,必须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发声、协商、对话和开会,以寻出解决方案。这就是年轻派领袖所谓的的发声策略吗?不怕发声,代表着“不平则呜”,就是直来直去,直言进谏,开门见山,直言利弊。

要“有礼”,是否讲话要“温柔敦厚”,要顾及听者的颜面,然后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有礼就等于“怨而不怒”,“不平则鸣”却因此被拆解了。

今后的行动党要用新的一套方式发声,是否因为转换了身分,从在野的反对党转变成体制获益者,因此要给人们一种新的观感。

过去反对党惯用陈词力辩的舌战,凶悍泼辣的作风,让那些将行动党支持者视为“非我族类”的敌对政党感到厌恶和畏惧,因此现在行动党变得要懂得说话的艺术,要以执政思维去表达意见和提出见解。

未能建立核心力量

又或者喜来登政变让希盟痛失政权,现在虽为第二次执政,行动党却仍未能建立自己的核心力量。

行动党要做的事,就是要解决“让别人不喜欢”的棘手问题,像“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绩效与平等”的问题,不仅面对国盟的寻衅挑战,还有盟党阵营内反对派的刁难。

为避免踏坑踩雷,行动党只能步步为营。特别是在与巫统打交道时,还要面面俱到,紧扣他人的心思,来消除他人的顾虑。

可是真得只要换了说话的方式,只要放下硬扛的手段,就能拓展选票市场,得到其他选民的支持吗?

看看两名票选巫裔火箭中委雪芙拉及谢瑞詹,被攻击为“叛教”的“异教徒”,就不难察识到,不是简单一句巧妙的话就能平息纠扰的。

在复杂的政治博弈,的确有时需要采取迂回曲折的战术来打破僵局,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是要调和冲突,却还要能掐会算,就算委婉却一定要坚定,要紧抓政策理念,以义正辞严的口锋,是非分明的说理。

必须认清形势

要是没有强硬的道德感和原则立场,只有牵强的礼貌,谔谔者磨去棱角,变成诺诺的圆滑,变成没有嘴的葫芦,或是两面讨好,最终两头得罪,还将落得被烹醢的下场。

因此,行动党必须认清形势,要搞懂各种不同的模态信息,在面对各式政治攻讦的骂战,在面对激起民众情绪紧绷的问题纷扰时,还须以正面进击的发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