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惰性 整顿公务/许世平
有新闻报道,说的是国家科学馆漏水,还须劳动部长去处理,部长还为此向民众致歉。
当然有民众力赞部长事必躬亲的实干精神,也有人批评应该是管理层负责解决的事,部长理应做更重要的事,更长远的工作策划。
的确,有能力的部长,不该拼死去做一箩筐琐琐碎碎,没完没了的小事,而是要做大事。
那些有能力的领导,就是社会的大脑,他们就是要打造“狼性团队合作”,他们的脑袋是用来仰望星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他们要指挥好团队作战,不是卷起衣袖裤脚,下地苦干;我们要他们头脑勤快,思想敏锐,对准主攻方向,做正确的决策。
中层干部不够积极
现在的问题是中层干部不够积极,官本位意识浓厚,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干劲,导致底层缺乏执行力,手脚不动,不理不睬,就只想揣摩“圣意”,只会等着“圣旨”,结果也就没有能征善战的兵。
其实,部长要有做对事的决断力,中层要有听命的理解力,基层要有快速反应做事的能力;只因为组织虚胖,体制臃肿,“坐”比“做”多,没事做和等事做的人都是“赘肉”,吃惯养肥,自然效率低。
不必等待部长号令
今日的知识型经济时代,只要树立组织纪律,流程优化和业务规则,就够了,要是还操劳过度,殚精竭虑,不休不眠地工作,不累死自己才怪。
像最近发生罗里转弯时货物抛出路外酿祸,导致孕妇流产,部长下令彻查;其实,对如此案例,只要依据法规就须采取对应的调查行动,不必等待部长的号令。
政府要做的就是知才善任,广纳群贤,还要挥舞大棒,砍掉怠惰的部门冗员,并制订新的报偿体系,对员工实行差别考核,奖勤罚懒,以优化管理,激励公务员的再改造再学习,树立竞争意识及鼓励互利合作,涤荡惰性及狭隘观念,从而整顿公务体制。
特朗普的美国废墟/许世平
有好些右派经济学者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提出警告,批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逻辑错误”、“自相矛盾”,恐怕将进一步扩大债务与经济混乱。
经济学者认为关税不可能创造永久就业,促进制造业回流;关税不能填补财政,不能消除联邦预算赤字;对能否抑制通胀,能否稳定股市,更是引起市场疑虑。
因为关税政策反复,引起市场混乱,打击投资意愿,为掩盖庞大国债与财政赤字,不仅破坏财政纪律,更破坏市场的信任。
一直以来,美国是经济学研究专业的学霸,因为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超级强国,是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导者,有大批研究经济增长与科技的经济学者,更是历史上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多的国家。
可是,很多经济理论都很少得到政府的应用,特别是对靠自觉,爱自吹自擂的特朗普来说,更不相信那些学术理论能够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通常通过建立严格的函数关系,来解析社会经济的演进过程,只有在所有人都有完美的理性,经济学定律是正确的。
因为人性是复杂的,经济学上惯用的效用函数与生产函数也是变化的。
特朗普民调暴跌
交易策略与情境也总是发生变化,更存在着持续博弈的过程,就算是理性的观察者也没法“客观地”知道存在于他人内心和体内的函数,也没法准确推断下一次的经济结果。
只有谦卑的经济学家会承认,迄今人类还未创立像物理定律一样严密精确的经济学定律。
当然,要制订完善的社会资源配置的政策,还要靠政府,可是任何经济规划的结果,只有在错误的尝试后才知道它的真实。
根据美国最新民调,59%民众认为特朗普的政策恶化美国经济,60%认为关税政策提高生活成本,29%对美国经济表示悲观,39%表示感到担忧。
糟糕的是,特朗普总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永远自以为绝顶聪明,想拿诺贝尔和平奖,也想当教宗,还自诩是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特朗普精心设计让美国再伟大的一切,可能让美国付出可怕的代价,最后的交易却是换来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