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的焦虑/许世平
宽柔二小毕业典礼选择在高级餐馆举办,这个微小的变量,竟然扇起一阵风。
因为出席的学生每人要付80令吉赞助费及租借毕业袍的费用,家长也一样要付费,结果掀起议论纷纭。
有人认为,“应该考虑到贫穷家庭”,“要顾及给不起的孩子的感受”,还有“何必要花费在酒楼办”。
当然,举办毕业典礼是一种庆祝仪式,是要证明“孩子完成某个阶段的学习能力”、“让孩子为自己感到自豪”,同时在庆祝过程中,让孩子学习“感谢”,对给过他们谆谆善诱的老师及给过他们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只是有人却认为,庆祝方式过度形式主义,还有助长攀比歪风之嫌,也失去真正的意义。
因为策划活动的领导以“功利”行事,以“威权”主导,忽略了应该让“所有人”都能参与,也未顾及“个别家长”的经济能力,更没有理解“弱势”家庭的苦况,忘记社会还有褴褛的“折叠阶层”。
可能那些“能者”,从来就没有挨过饥饿,所以就对弱者遭遇的苦难与困阻缺乏同理心;因为安闲徜徉于象牙塔之中,所以脑袋的思维发生短路,变成没有正确思维能力的单向度的人。
把教育当“公共利益”
的确,在这个浮躁及物欲横流的社会,不会有像西蒙薇依的哲学家,“向穷人忏悔”、“与穷人分忧”、“与穷人同桌吃粗茶淡饭”,就是宁愿让自己吃得更少些,选择生于他人的苦难里。
今日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艰苦,最怕的是能付得起的人,却瞧不起付不起的人。
办教育,不是只为争名次,而是要把教育当成“公共利益”的事业,在策划校园活动时,要提升教育素质,更要能符合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完美实现公平正义,就需要拓展看问题的思路,要有合理应对问题的度,要有掌握工具及掌控应变的横贯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实际效益,就不会有因一场校外毕业典礼中穷学生被歧视,穷家长被压榨的焦虑。
视频推荐:
吉胆岛华联小学拥抱梦想毕业典礼

王睦端(左七)颁发模范生奖给毕业生林培智。左起为许丽庆、郭丝婷、纪月桂、姚荣青、郭彬彬及林健华。右起为周联顺、林慧枚、王佩芳、麦发兴及校长杨建元。
(巴生10日讯)吉胆岛华联小学举行第75届六年级“拥抱梦想,创造未来”暨第13届学前教育班毕业典礼,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
华联华小董事长王睦端提醒毕业生,要注意从小学以华语为主的学习环境,转变到中学以国语为主的学习方式。同时,他建议毕业生调整生活作息,适应中学的学习节奏,并提醒家长在中学阶段给予孩子更多耐心与指导。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在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不忘回馈母校的培养。
校长杨建元勉励学生们要怀着感恩之心,迎接未来的挑战。他提到,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期待大家能在未来发光发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家教协会主席林健华勉励学生们,要时刻铭记父母和老师的付出,保持学习热情,并勇敢追梦。她说,学生们要以吉胆岛的精神为动力,无惧未来的荆棘,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为父母献上感恩的茶,表达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深深谢意。这个环节深深触动在场的每位观众,让典礼现场充满温馨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