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届国会开会看头/刘泰安

国会下议院将在下周一(12月19日)召开为期两天的第15届第一期第一次会议,距离11月19日全国大选刚好一个月。据知,这次国会会议的议程包括遴选新任下议院的正副议长、国会议员宣誓就任,以及最受瞩目的,对首相信任动议。

议程第一项的遴选下议院议长,马上验证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国会里掌握的支持议席。

如果由政府提名的下议院议长人选,顺利获得多数国会议员支持,压下由反对党阵营提名的人选,那就等同首相信任动议的通过,不在话下。相反的,如果连政府提名的议长人选都过不了关,那么接下来的首相信任动议,恐怕凶多吉少。

众所周知,安华受到国家元首任命为我国第10任首相后,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一再质疑支持安华的议席数目,从而挑战安华任相的合法性。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安华对此大可不予理会,因为他声称已与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会面和谈过此事;而且从法律层面来说,总检察长也表示信任动议并不需要,因为多数的支持已明确,元首的权力也很明确。最重要的是,元首陛下始终没表示有此必要。

但安华主动要在国会提呈首相信任动议,以便证明他获得明确的委托来领导国家,而且他充满信心会得到多数支持,可谓“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表现,值得一赞!

反观前首相慕尤丁通过“喜来登政变”在2020年3月1日就任第8任首相后,一直漠视反对派提出不信任动议的要求。

他一开始是以冠病疫情为借口,展延原定当年3月9日召开的国会,长达2个多月。到了5月18日要复会时,却召开一天国会而已,只有国家元首发表御词的唯一议程,草草了事。

暗批“裁判”质疑元首?

后来他又以种种理由,例如全体议员、官员与工作人员必须做冠病筛检等,多次展延国会开会。更从2021年1月12日至8月1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干脆让国会停摆7个月,让人看傻了眼。

慕尤丁可说是我国备受国会议员要求投不信任票的一名首相。在2020年11月召开的第14届第3季第3次国会下议院会议,就有多达25项对首相不信任动议的提出,此乃大马史上之最,对他真的不是一个“引以为荣”的纪录啊!

回顾当时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曾为慕尤丁“仗义执言”,直斥希盟领袖对慕尤丁被委任为首相感到质疑,就等于不信任国家元首的决定,不知他今天会否用同样的标准,来看待慕尤丁对安华被国家元首委任为首相感到质疑的事情呢?

哈迪阿旺不久前在伊党党报《哈拉卡》撰文,借用世界杯足球赛作为隐喻,指裁判在伤停补时让赢家变输家,输家成了赢家,似在影射当下的大马政局。他暗批的裁判,莫非是国家元首和马来统治者理事会?他本身也不信任陛下作出的决定吗?

“谦让”韩沙值得玩味

另一方面,国盟最高理事会日前推举国盟兼土团党总秘书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出任国会反对党领袖,值得玩味。 

需知国会反对党领袖一般由国会下议院的最大反对党或反对联盟的领导人担任,并被视为潜在的下一任首相。国盟主席慕尤丁“谦让”该位给韩沙再努丁,可能原因有二:

一是他并不在乎担任国会反对党领袖,反而一心一意准备发动另一次政变,再次登上国家领导人的宝座。

二是他贵人事忙,不想勤奋出席国会会议,在这方面,韩沙再努丁比他称职。

根据大马宪法与人权中心所设立的MyMP平台的整理,国会下议院议员从去年7月至今年9月总共84天的国会会议出席记录发现,慕尤丁是出席率倒数第一名的议员,经常“翘国会”,只出席了23天或27%的会议天数。

其他几位前首相的出席天数是:敦马哈迪医生32天,拿督斯里纳吉42天,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31天。与他们不同的是,现任首相安华的出席率高达78天或93%,突显称职的国会议员应有的责任感。

可笑的是,韩沙再努丁的国会“出勤率”也不是很理想,仅出席了24天国会会议,只比慕尤丁多一天,正是“吊车尾”的第2名议员。如果他在新届国会的会期中继续扮演“逃会威龙”的角色,不知如何担当国会反对党领袖的重任呢?

新届国会即将开会,好令人期待风起云涌的戏码啊!

反应

 

言论

拜登口误“当吃生菜”/刘泰安

美国总统拜登3月24日在加拿大众议院发表演讲时,称自己“为中国鼓掌”,随后改口称搞错了,自己是要“为加拿大鼓掌”。此举引发加拿大议员们哄堂大笑。

拜登当时说:“在美国,我们正在扩大有关移民的合法途径,以寻求保障他们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安全……所以,今天我为中国的进步鼓掌。”

当他发觉现场传出笑声后,马上改口说:“抱歉,我为加拿大鼓掌。你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在想中国,我还不打算谈这个话题。”

拜登“口误”源自潜意识

显然,拜登“日思夜想”中国,不过不是对中国“情有独钟”,而是如何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反华,欲置中国于死地。所以,他的“口误”不啻是潜意识的举动。

众所周知,现年80岁的老拜登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患有言语障碍,也就是俗称的“口吃”,并且犯过许多十分愚蠢的言语错误。“口误”对他而言,就像广东话所说的“当吃生菜”,轻而易举。

远的不说,近一年来他发生“口误”的以下几个事例,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拜登2022年10月7日(即美国的“国家制造日”)在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工厂发表演讲,一开口说要用两个词开场,结果说了3个词,即“Made in America(美国制造)”,而且意犹未尽地重复了一遍。社交平台马上吐槽他“数学很难”,讽刺这位年近80岁的总统又展现了一个“老糊涂时刻”。

较早时,他曾检测冠病呈阳性,必须采取隔离措施。2020年7月27日解除隔离后,他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了一项对非洲“数字化转型”的投资,价值为“3500亿美元”。白宫稍后更正了他的失言,将“3500亿”改正为“3.5亿”美元。两个数目相差悬殊,可见他“数学很难”确有先例可循!

此外,拜登2022年11月2日在佛罗里达州《减少通货膨胀法》的演讲中谈到俄乌战争时说:“由于伊拉克战争,通货膨胀现在是世界各地的一个大问题。对不起,是乌克兰战争。我想到伊拉克,因为那是我儿子去世的地方。”

错指儿子死在伊拉克

他的口误不仅把乌克兰说成伊拉克,还离谱得错指儿子“死在伊拉克”。需知他的儿子博·拜登其实是在从伊拉克执行任务回国后的第6年死于脑癌,他丧子心痛固然值得同情,但记忆错乱不禁令人惊愕!

另一方面,今年1月6日是2021年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的两周年纪念日。拜登当天在白宫举行纪念活动时发表讲话说:“不是在开玩笑。如果我能停下来并告诉你们,7月6日发生的事情产生的国际影响,我认为你们之中任何人都无法明白……”

他把关键日期“1月6日”说成了“7月6日”,引发网友纷纷调侃,或大呼“尴尬”,或直言“真是个笑话”。

平心而论,拜登讲话经常口误,连美国民众都担心他有失智的倾向。他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一些奇怪举动,例如在白宮记者会上前后3次低下身子,张大了眼睛,用气音对麦克风耳语。去年至少两次发表演说后,对着旁边的空气做出了握手动作,在原地慢慢转了一圈后才走下台。

号称地球上最有权力的人、也是“世界警察”头子的拜登竟有如此诡异的行径与可疑的精神状态,怎能不令世人怕怕?

强烈暗示寻求连任

美国将在2024年11月5日举行总统选举。拜登今年3月21日出席国家人文和艺术奖章颁奖礼,提到二度获得普立兹小说奖的历史小说作家怀特黑德时,笑称“希望我也能二连胜”,被外界解读为他明年将寻求连任的强烈暗示。

只不过,这位美国历史上最高龄的总统昏庸无比,如果成功连任,恐怕会使到这个目前在世人眼中面目可憎的“漂亮国”,更快日落西山,不再漂亮啊!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