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企业精英的坟墓/陈金阙
我国政界不乏企业精英得到首相的器重,破格提拔进入内阁,帮忙首相处理重要事项。能得到首相召集入队精英有机会为国家出一分力量,这是无上光荣,理应当仁不让,鞠躬尽瘁。
拿督斯里纳吉担任首相的时候,于2009至2010年推动经济转型计划,委任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为首相署部长,并成为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总执行长,领导经济转型计划。
当时依德利斯贾拉刚完成马航重组的艰巨计划,并成功让马航转亏为盈。这让纳吉刮目相看,邀请他入阁。依德利斯不负纳吉所望,担任上议员6年之后,功成身退。
另一位被纳吉相中的是2008年担任马银行总执行长的丹斯里阿都瓦希。在他任期间,他成功将马银行发展成国内最大银行。
他在2013年被召入阁,以上议员的身分宣誓成为首相署部长,管理经济事项,主要是掌管经济策划单位(EPU)。由于他表明心意,只想当一届上议员,因此在2016年任期届满之后,纳吉也守诺“放人”,让他回归企业界。
扎夫鲁备受看好
东姑扎夫鲁是联昌银行集团的总执行长。他在喜来登事件之后,受当时首相丹斯里慕尤丁邀请,卸下职位,在2020年3月9日宣誓为上议员,并在次日出任财政部长一职。
他也是首位没有党派色彩的财政部长,虽然由土团党魁委任,但事实上他是巫统党员。
由于2020年起,执政党为多党联盟,各政党没有绝对的权力执政,因此,在慕尤丁下台后,巫统的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接任首相,却也挽留他继续担任财政部长。
直到2022年全国大选,东姑扎夫鲁试图通过竞选瓜拉雪兰莪国会议席来成为名正言顺的代议士,但却失手败给希盟候选人。
政治力量微薄
尽管如此,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和巫统的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连成一线以后,珍惜东姑扎夫鲁的才华,让他以上议员的身分担任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使他的政治生涯得以延续。
这两年来,东姑扎夫鲁也不负安华厚望,多方争取国际贸易和投资,表现有目共睹。可惜的是,其上议员的身份即将届满,如果没有特别安排的话,他必须辞去官位,“告老还乡”。
东姑扎夫鲁是金融界精英,和之前的依德利斯贾拉及阿都瓦希一样,虽有首相提拔,事实上政治支持力量微薄。之前选举败北已经证明,即使挂着企业精英、为国献身的身分竞选,但是选民可能不愿埋单,只愿意投票給他们心目中的政治代表。
所以,即使东姑扎夫鲁希望以民选议员的身分继续为国家服务,巫统未必肯让位于没有政治基层支持的他。
此时安华或许看得起他,愿意接受他入党,但是,巫统怎么可能这么大方,将属于自己的部长职位,拱手让給公正党?以当前局势衡量,扎夫鲁应该从一而终,继续以巫统党员的身份,乖乖做完这一届上议员,毕竟他不是以自由人身分被委的。
不管你是什么企业精英,在大马,如果没有基础支持却想要从政,恐怕是在自掘坟墓。
继东姑扎夫鲁以后,被选中入阁的是前雇员公积金局总执行长拿督斯里阿米尔。希望他有自知之明,专心在两届上议员的期限中做好自己的第二财长,不要转念打下议员的主意。
中美关税战暂时停火/陈金阙

关于关税谈判事件,美国终究没有等到中国官方的电话,只能远赴瑞士日内瓦,与中方展开为期两天的谈判。会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美中双方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同意暂停“对等关税”90天。也就是说,双方将把原定的关税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15%。
最终,美国“仅”征收30%的关税,而中国则相应将关税降至10%。随后,中国商务部也确认相关消息。至此,双方暂时鸣金收兵,休战3个月。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应声大涨,我国股市更是表现神勇,综合指数有望重返1600点以上。
从头到尾,都是美国高调挑衅,而中国则沉着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如同多角色演员,从得意洋洋到暴怒,再到自吹自擂,企图借中方率先软化来化解压力未果。
中精准打击美经贸软肋
此次停战,自然由他来抢功。他先表示“不想再伤害中国”,“中国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并多次提及有望在本周内与习近平举行会谈;中方则保持沉默。
美国其实更在意的是中国在4月初宣布对7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这对其工业体系构成重大打击。尽管外界预料中国不会完全取消管制,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审批程序。
这一轮关税战,让美国明白其对中国经济的评估过于自信,也暴露了其谈判姿态的脆弱。同时,中国以守为攻,在反制关税中精准打击美国经贸软肋,迫使美方不得不寻找台阶下,急于撤回高压政策。
无论如何,美国当前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中国则在“坐二望一”之际,选择不硬碰也不妥协,展现出沉稳与克制的气度。
中方明确传达讯息:正是因为美国越界在先,中国才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绍不容许外力随意染指自身的经贸领域。
此举也间接传达了另一层含义:若未来中国对台湾采取任何行动,美国最好勿插手,因为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中国从不退让。
特朗普施政反噬美经济
这一轮关税战也暴露出美国“以大欺小”、轻视盟友关系的本质,民心向背,恐让其“千秋霸业”开始动摇。况且,此次休战只是暂停90天,并非终结。特朗普施政的不确定性,恐将全球贸易置于长期动荡之中,反噬美国经济前景。
此外,由于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货运大幅减少,接下来的90天内,美国市场可能面临商品短缺的问题。
随着关税暂缓,涌向美国的新一轮中国货柜潮或将出现,造成港口严重拥堵。然而,物流调度速度远赶不上货运需求,这将可能推高运输成本,缓解不了商品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