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南洋社论

敦马哈迪医生这位曾经执政长达22年的政治领袖,近来老爱炒作马来人贫穷的课题。他信口开河,制造华人掌控半岛大半土地的假象,在马来西亚政坛纷扰的时局下,这种混淆是非的论调真是令人遗憾。

马哈迪是资深政治人物,他的一言一语渗透国家的各个层面而发挥重大的影响。他对任何课题的评论如果不深思而慎言,信口开河或生安白造的论调,会构成巨大的破坏力量。

他指华人掌控一半马来半岛的土地,并没有正确数据为依据,就是不负责的态度。尽管有识之士会质疑数据的可靠性,但认同他这种论调的人相信会更多,尤其是别有居心的政客,会借用马哈迪的言论,制造仇恨与破坏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表面赞美实则挑拨

马哈迪在捍卫伊斯兰阵线举办的马来伊斯兰政党对话会,指马来人贫穷不愿意学习和努力致富,也许确实是说中了马来人普遍贫穷的症结。但言论的背后,怀有不良的政治动机,企图误导人民。

马哈迪的种族主义尽人皆知,当他在“痛心或直言不讳”批评马来人懒惰、不求上进,大事赞扬华人的勤奋和成就的时候,就是蓄意在挑动种族问题。

表面上对华人的赞美或表扬,其实是在告诉另一个族群,华人掠夺了你们的财富和资源。当他批评马来种族贫穷的时候,也是在传达相同的信息,告诉这个族群,你们的财富都被另一个种族控制了。

马来西亚开国首相,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曾说:“ 如果我们振作精神,以最大的善意融洽地合作,未来我们国民取得的成就将不可限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各大族群齐心协力的拼搏,才能创造繁荣和富强的国家及和谐的社会。贫富的不均肯定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

从1970年代开始,国家推动扶助马来人的经济政策持续了几十年,今天的成果还是一样的贫富不均。产生这样的局面,肯定是政策或执行出现了偏差,但执政者或推行者是否为这些偏差采取了纠正或改善的行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省思的问题。

过度扶持反成依赖

“新经济政策”旨在消除马来西亚的贫穷率,但政策的执行倾向扶助乡区马来人,新村和园丘的华印裔并没有得到太大的照顾,形成了种族保护的偏差政策。这项政策推行之后,土著企业的股权份额大大提高,华人创办的企业必须保留30%股权给土著,形成土著不需要注资却能享有企业分红的权利。

扶持不是坏事,但过度的扶持就成了依赖,过度的依赖就会变成瘫痪。政策制定如果有偏差而没有纠正,这是不是掌政者的责任?如果任由偏差的政策变本加厉的执行,这是不是掌政者的罪过?

几十年的扶持政策,政府没办法扶起土著在经济领域的占有率和增长,那是自欺欺人的论调。今天,马来西亚企业的巨无霸,难道不是政府扶持起来的吗?

马哈迪一再提马来人贫穷要变卖土地,他掌政的那22年,他的政治团队除了送鱼之外,有没有教好钓鱼或打渔的技术?

 

 
 

 

反应

 

要闻

城市翻新法案不强制业主迁离 安华:不影响土著拥有权比例

(吉隆坡10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强调,即将提呈国会的城市翻新法案不会强迫任何房屋或土地所有者迁离。

首相高级新闻秘书东姑纳斯鲁代替安华汇报时指出,该法案不会改变有关地区的土著拥有权比例,也不会影响该地的种族组成。

“因此,不存在马来土著被边缘化课题,因为主要目的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而改善马来社群的生活素质。”

他今日在首相办公室脸书直播每日汇报时,驳斥一些人士玩弄城市翻新法案课题。

纳斯鲁提到,首相再次提醒民众不要轻信毫无根据的诽谤言论,就如最近有网民发布关于祈祷召唤声的过时及恶意诽谤,以引起公众愤怒。

他说,每次选举季节就会出现类似情况,这种文化必须尽快终结,以避免对社会和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民众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受骗,拒绝任何分裂社会的活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