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位置也换脑袋?/江振鸿
虽然不是在野党,但在团结政府内没有扮演角色的马华,似乎仍为了公积金局所谓“低卖高买”机场控股股票的课题喋喋不休。
公积金局早前以每股6令吉80仙至7令吉70仙的价格卖掉一些机场控股的股票,尔后却又以每股11令吉的价格买回来。
这种投资操作看似不合理,然而,作为国内最大投资基金的公积金局,其投资运作不可能只由单一团队负责。
所以诚如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所言,大马机场股票的买卖,与该公司被私有化,是截然不同的独立投资项目,目标不同,且并由不同的团队管理及负责。
卖股获利逾亿
更何况,公积金局有所谓的保护墙政策,即负责大马机场私有化计划的策略投资部是严禁与买卖大马机场股票的股票部共享敏感和非公开资讯,以防止出现散户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内线交易”。
其实,机场控股私有化后的回酬价值,没有人能给予预测,毕竟这世上没有人能未卜先知,包括股神巴菲特。但是公积金局从卖掉机场控股股票的交易中获得高达1亿零200万令吉的利润,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记得当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当局批准马航的私营企业家以每股高出市价100%(当时市价不到4令吉)的8令吉价格,将其所持有的马航股权卖回给政府。
当时仍是政府一分子的马华,不知有对此具争议性的市场操作,如现在般进行锲而不舍的追击呢?
最后,当年曾经有人爆料疯传指公积金局已被掏空,并呼吁公积金会员们有机会就尽快将存款全数取出。记得当时有一位长辈曾经忧心忡忡地向我询问这个传闻是否属实?
目前在此“低卖高买”股票交易事件中纷纷站出来挺公积金局的人士们,当年是否有为了这个明显“站不住脚”的传闻,而出来为公积金局辟谣,让那些忧心忡忡的年长会员们解忧?
公积金缴纳率应调高?/江振鸿
为了确保雇员公积金局会员在退休后拥有足够的储蓄以应付日常开销,华社研究中心日前建议政府将公积金总缴纳率提高至30%,这一建议让雇主和雇员都感到“心惊胆战”。
目前,雇员的缴纳率为月薪的11%,而雇主则为12%(月薪超过5000令吉)或13%(月薪少于5000令吉),总缴纳率为23%或24%。若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0%,差额应由谁来“承担”便成为关注焦点。
若由雇员承担,意味着雇员缴纳比例需提高。然而,以当前多数会员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不现实。
许多人之所以退休金偏低,除了多次从公积金账户中提款外,根本原因是收入偏低,导致每月缴纳金额本就有限。
再者,部分会员除了理财不当,更因收入有限而无力建立紧急储备金,只能在突发情况下动用公积金,加剧了日后退休存款不足的风险。
提高雇员缴纳率,虽是为其未来着想,但对一个月月入不敷出的打工族而言,又怎有心思考虑遥远的退休生活?其当下面对的“钱不够用”问题,才是最迫切的现实。
提升整体收入才治本
若由雇主承担,意味着提高雇主缴纳比例。在当前经济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包括最低薪金调高、政府补贴合理化,以及国际层面的不确定性(如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无疑是“杀鸡取卵”。
企业若撑不下去,雇员连眼前的温饱都难保障,遑论退休金问题。
因此,要真正解决退休储蓄不足的问题,应从提升雇员生产力、改善营商与投资环境,以及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着手,进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才是治本之道。
至于华社研究中心提出的另一建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倒是值得考虑。面对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不仅有助于缓解劳动市场人力短缺,也让雇员有更多时间累积退休金。
尤其某些行业,临近退休的员工正处于经验与技艺的巅峰,过早退休将使企业蒙受损失。
因此,让有能力者继续工作,既利于个人财务规划,也对整体经济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