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拉菲兹,今非昔比/陈金阙

前为“爆料大王”的拉菲兹,现已荣升经济部长。他生财有方,年纪轻轻就已经坐拥千万财富,而其是大选期间第一位公布身家财产的希望联盟领袖。

虽然他坦坦荡荡,自觉经商人士如果做生意成功,十几年下来累积个百万千万不是什么登天难事。不过,当时依然引来反贪会调查他的资产来源是否合法,身家是否清白。

一切在团结政府执政后,就没听反贪会有进一步动作。看来反对党要受到怀疑和刁难的说法,似乎有其道理。不晓得现在沦为反对党的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是否颇有同感?

拉菲兹向来思路清晰,敢怒敢言,只要掌握到“好料”,必重锤出击,不怕警方或反贪会找他算账,也不怕被爆料的人士起诉他毁谤。

这股勇气,在野时相当得到人民受落,感激他不畏权贵,为人民出一口气。如今,他所属的政党联盟已经执政,起初大家无不希望他成为现代包青天,揭露时弊,拨乱反正。

不过,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似乎另有安排,赏了他一个经济部长来做,也委任了前财长东姑扎夫鲁担任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大家一起拼经济。

“当了官头脑迟钝”

东姑扎夫鲁感激安华的知遇之恩,马不停蹄的到外国各处招商引资去了。拉菲兹看来比较慢热,先对希盟一些大选前后矛盾之事来个自圆其说,然后才渐渐发布他的经济言论。

有人说,执政之后,才知道当官不易,尤其是要当个清官。拉菲兹的官途是否一尘不染,我们充满期待,不过恐怕要几年以后才能知晓。

倒是他近来发布的一些言论,让人家以为他不再思路清晰,甚至一些评论家认为“当了官,头脑迟钝了”。

他近日对物价发表了一些言论,大意是如果某些物品价钱太贵,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相对而言价钱较低的替代品,以降低需求来遏制价钱上升。

他大概没想到今非昔比,他现在是部长了,可不能信口开河,人民会把他的话当金科玉律。如果鸡肉贵就不吃鸡,抱歉,这样不会让鸡肉更便宜。同样的,他不喝一杯十多令吉的咖啡,不代表没有人喝。那么,是否喝不起而必须转喝三令吉的咖啡就是穷人唯一的选择,还是想办法提高生活水准和收入水平,才是政府的对策呢?

我们不可能叫星巴克入乡随俗,一杯咖啡卖3令吉,因为它并没有强迫你买。同样的,部长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觉得太贵,那就不要买。问题是,资本主义里,供需的角力,从来没有出现单方面的胜利。

奢侈品实惠品难比较

价钱完全是来自双方评估之后的公允结果。一方觉得不公平(太贵或太便宜)的话,自然会退出该市场,部长难道不知道吗?部长应该要做的是,尽量维持供需的平衡,不让卖方因供需失衡而高价牟取暴利,挤压买方。

说到奢侈品和实惠品,任何市场皆有之。飞机上有经济舱和商务舱;榴梿有甘榜品种和猫山王,酒店有廉价和五星级,咖啡自然有星巴克和咖啡乌,不能相提并论。

部长以偏概全,确实有回避人民询问如何减低生活必需品及物价的政策,使不出以前揭发贪污案件的那种快而准的招式。

部长,汽油价有没有可能调低到1令吉50仙呀?我是不是在大选前听错了呀?

反应

 

言论

马华的东山/陈金阙

6州选举之前,还是要说马华。

马华公会从2004年大选中竞选40国席胜31席,之后2008年选举开始走下坡,只赢得15席,再于2013年输剩7席(竞选37席),2018年溃败,只赢1+1(补选)席,以及最近的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保住”两席,引来敌对党和国阵老大的蔑视,敦马哈迪医生甚至讽刺马华等于“不存在的个体”。

许多评论员认为,马华已被华人唾弃,不具任何代表性,也不能代表华人,或许应该及早解散,不要留下来丢人现眼。

是不是一开始输,就一直输,一直苟且偷生,就失去了振作的勇气?

我们再看另一个政党的历史。这个党从组党开始,一直在力争上游。1995年大选,它试图攻占槟城,但是,当时的国阵由敦马哈迪医生和拿督斯里安华领导,气势如虹,任何挑战他们的地位的无不兵败如山倒。该党志气有余,支持率不足,结果输得落花流水,只赢得三个国席。

党魁被马哈迪讥为“机器人和没有灵魂的人”(注:因为当时竞选获活动以“机械战警”为主)。

之后安华和马哈迪关系破裂,更被逼下狱,1999年大选,该党卧薪尝胆,终于赢回10个国席;而在2004年大选,赢得12国席,小有进步。2008年它终于突破瓶颈,获得华裔的青睐,胜出28个国席,更一举夺下槟州执政权。

不但如此,当时与它合作的伊斯兰党和人民公正党也大有斩获,合力打破了国阵垄断国会议席三分之二的优势。这个党,就是民主行动党,三个党的合作,叫做民联。

伊党“抛弃”了民联

到了2013年,民联继续扩大版图,行动党再打下38国席和95州席,并以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伊斯兰党拉票。不过伊斯兰党茁壮以后,“抛弃”了民联,并倒打行动党一钉耙。

在2018年,行动党和公正党、伊党分裂出来的国家诚信党合作,取名希望联盟。第一次推倒了国阵的霸权,执政布城。当时行动党47人竞选国席,拿下42席,比马华2004年的战绩还要特出。

之后在2022年大选中,行动党信心腾升,竞选55个国席,赢得40席,比2018年稍微逊色。

行动党在1995年大败,但是,它们并没有放弃,反而积极的和更多巫裔政党合作,并且在华裔群众深耕。

它巧妙利用了马华在朝但是无法畅所欲为的弱点,以及马华被胜利冲昏了头,结果展开几次权力内斗,无暇抗敌的空隙,逐步囊获情绪不满的华裔选票。马华当时赢了席位,但是逐渐失去人心犹不自知。

结果,在马华和民政内部不和,全国华人思变的情况之下,行动党在在2008年先夺下华人比例最多的槟城,切断了国阵在北部的发展臂膀。

这也归咎于民政逐渐失去在槟州的主导影响力,当地华裔自然寻找新的出路,刚好和行动党一拍即合。

作为比较先进的州属如槟城和雪兰莪,选民思想较为开放,也比较能够放下种族的包袱,认真思考未来的进步之路,并且接受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将来,这也是为什么国阵和伊党一味的利用种族和宗教不断的进行威吓和利诱,却影响不到大多数的该州人民。行动党的崛起,也代表了马华(和民政)的殒落。

行动党用了13年

这里要说的是,行动党的东山再起,用了13年,4届大选。马华在2018年大败,和2022年再次大败,并不是什么世界末日,政治起落,有如潮水,没有人能够永远称雄。

当时为行动党制定复兴计划的强人,有林吉祥、加巴星等等,如今这些英雄,也抵挡不住岁月老去。可惜此时,我们却看不到马华哪一个有这些行动党的巨人那种魄力,俯首十数年,只为再领风骚。

如果输了以后,一味妥协,甚至连竞选的权利也乖乖送上献媚,那么,我看不到东山在哪,众人唾弃果然有道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