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族的花红/江振鸿
日前有报道指出,因为不少打工族的花红仍无着落,所以影响了今年农历新年年货市场的买气。
对于不少薪水堪堪够用的打工族而言,年尾的花红可谓是及时雨。
有家庭有孩子的打工族,除了得筹备一笔额外开销以供农历新年派发红包和购买年货之外,还得为双方长辈送礼,及为孩子添加新衣裤,因为过了年尾,就是农历新年年关逼近。
雪上加霜的是,农历新年往往也是适逢新学年的开始,意味着这同一期间除了得应付农历新年的开销之外,也得花费张罗孩子的新校服、校鞋、书包、学校杂费等等。
单身的打工族,则得应付年尾一连串的聚会开销,及与闺蜜们趁着圣诞节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花红的多寡,每个行业及企业不尽相同。
一些行业,只能获得数百甚至数十令吉的象征式奖励。
依据业绩及个人表现
一些获得数个月花红的行业,虽然令人称羡,却是得依据公司业绩及个人表现,即今年有,明年未必有。
但是,一些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的跨国企业,却是有一种明文规定清楚列明于其雇佣合同内的福利,即所谓的第13个月薪水(13th month salary),或合约花红(contractual bonus),或俗称的年底双薪。
这些被清楚列明于雇佣合同内的固定花红,无论相关企业业绩如何,无论相关员工个人表现如何,雇方都得依据此雇佣合同,发放相关花红。
当然,如果相关企业业绩达标,而相关员工的个人表现也超标,大部分企业也还是会愿意发放额外的花红。
所以,记得数年前我国管控令期间,当不少企业因为无法生产运作做生意,业绩一落千涨,不少尤其是本地中小企业只能派出象征式奖励时,那些享有固定年底双薪福利的打工族,却仍能过着滋润年,因为其基本花红的派发不受影响。
因此,这些福利待遇差強人意的中小企业,在吸引优质人才方面,除了面对新加坡以高兑换率抢人才之外,也面对这些在我国投资运作、财大气粗的欧美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
最后,我一名当教师的亲友,对于花红这回事,也是愤愤不平,因为公务员的花红是以特别援助金或奖励金方式,不定期及不定额发放。
新航7.45个月·国泰仅10星期 花红悬殊“星港竞争”掀热议

(香港17日讯)新加坡航空公布最新业绩,全年纯利创历史新高,并宣布向员工发放7.45个月的花红。
消息一出,即勾起港人“星港竞争”的集体记忆,相比之下国泰今年只派发10星期花红,引发网民感叹“人家用月计,我们用星期计”。
根据雅虎财经报道,新航公布截至三月底的财政年度业绩,总收入按年升2.8%至195.4亿新元(约625亿令吉),净利升3.9%至27.78亿新元(约88.9亿令吉),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新航表示,为表彰员工奉献和辛勤工作,员工将获得7.45个月的花红,与对上一年相若。
消息一出旋即引起港人“星港竞争“”的联想,因为国泰航空今年三月公布“酌情花红及利润分享”仅为10个星期。
根据资料,国泰去年赚98.88亿港元(约58亿令吉),为疫情后第二次录得盈利,其股价在过去一年更大升近20%,比新航1.3%高出甚多。
但相对其他航空公司以高额奖金留住人材、激励团队士气,国泰在员工回报方面明显落后。
错过疫后复苏窗口
例如华航今年在业绩破百亿新台币后,宣布发放6.6个月年终奖金及14.5万元奖金,并平均加薪3%;台湾虎航则平均派10.8个月花红,最高达14个月,并加薪4%、提高膳食与交通津贴,成为疫情后亚洲最慷慨的航空公司之一。
香港航空业曾享誉全球,国泰更是多次夺得“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殊荣,不过香港疫后复苏节奏明显慢于邻近地区。
例如,台湾与新加坡于2022年陆续开关及重启航班,香港则在2023年方全面开关,令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错失黄金复苏窗口,从领先者渐渐变为追赶者。
不过国泰近年积极改革,例如破天荒招聘中国内地的空姐空少、发展廉航市场等等,国泰能否能透过这些改革逐步回稳,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