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爱巴生肉骨茶/吴爱月

巴生人有一句名言,叫做“巴生人不吃肉骨茶,算不得巴生人”。同样的,来了巴生而不吃肉骨茶,就似“入宝山空手而归”。

肉骨茶与巴生,犹如画上了等号,难分难解。

我家不卖肉骨茶,可几代人都是吃肉骨茶长大。

父亲那一代,可以在肉骨茶店铺里熬上半天,来一碗肉骨(大骨小骨肥肉瘦肉,甚至脚弯脚节脚尖都可以),加一壶老茶,老朋友天南地北,老茶泡了再泡,茶色淡了换新茶,时间很容易消磨。

我和兄弟姐妹从小特别喜欢那锅母亲亲手熬制的肉骨茶。当年,肉骨茶包还不普遍,母亲是到药材店里询问采购,再添加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元素,煮出了咱们家的独特风味。

我家孩子们、孙子们,也都爱上肉骨茶。即使大部分因此长得有点儿“肉肉”,但没有人愿意和肉骨茶说拜拜。甚至遇上节日为菜肴伤脑筋时,就有人提议:煮肉骨茶吧!

列国家遗产惹议

最近,政府发布的“2024年遗产物品申报”中,肉骨茶被列为国家物质遗产,“肉骨茶”3个字立刻变成被热搜的红词。同时,也引来居心不良者大做文章,红了自己的名字,也让肉骨茶红上加红!

有些人就是很奇怪,有事没事都要反对一轮,喊打喊杀。前阵子有一种色酒名叫Timah,因为名称酷似友族女性,就有人大加炒作,结果反让那牌子的酒因祸得福,卖断市!

当然,肉骨茶不可能像Timah一样卖断市。

有人统计过,在巴生,肉骨茶店铺不下500家。巴生肉骨茶红了,可能一些原本广为人知的名号会拥挤一些,但东家不吃吃西家、南家、北家、东南家、西北家、东南西北家,就是天天赖在巴生吃肉骨茶,一年都无法尝尽每一家。

巴生情意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尝过肉骨茶,乐上加乐。远地的亲友来了,都会预先点名肉骨茶,非吃不可。

我们这些巴生人也乐于带路。至于哪家最好吃,从来没有定论,口味因人而异,各花入各眼,各汤入各喉。

我曾经在外地吃过肉骨茶,心里很不是味道。肉骨茶到了他乡,入乡随俗,改了衣装、换了色彩,对“老巴生”而言,已经失去“原汁原味”,少了巴生味。

是巴生人的巴生情意结吧,巴生肉骨茶才算是真正的肉骨茶!

总之,来了巴生,一定要吃肉骨茶,它可是近日最红、最得宠的称号啊!

视频推荐 :

 

 
 

 

反应

 

雪隆

高球义赛暨慈善晚宴 巴生中华小学筹获68万

(巴生22日讯)巴生中华小学举办“高球献中华2025”高尔夫球义赛暨慈善晚宴,筹获68万8000令吉,以修复该校老化的各种设施。

董事长拿督黄奇仁致词时指出,在这经济不景和不稳定的气氛下,再次举办高球献中华暨慈善晚宴,旨在提升学校运动场和田径跑道;以及提升教学楼的教学设备及维修。

他说,董家协在10年内为中华小学完成了八层楼的教学楼、综合礼堂;提升新图书馆;借用政府地段建临时停车场;完成3个有盖有看台的篮球场;以及提升其他设备。

“要把这些硬体做得尽善尽美,并为设备保养及维修,每年所需的活动基金高达20万令吉。我们希望给老师们更好的教学环境;给教练们更好的教导设备;给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环境及课外活动空间。”

筹委会主席拿督斯里孙崇强指出,在高尔夫球义赛中,有人以球会友,在场上挥洒热情;有人慷慨解囊,以真金白银支持教育;有人赞助物资,让活动圆满顺利;有人在晚宴拍卖会上,继续出钱出力。 校长颜敬全称,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希望。尤其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教育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积极参与。高球义赛及慈善晚宴筹集了款项,更凝聚了对教育的深切情怀与责任担当。

特别嘉宾哥打哥文宁州议员峇卡斯致词时说,教育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元素,支持这场高球义赛,即等于支持教育。他也即席义唱一首淡米尔歌曲,为中华小学筹获2万2000令吉,同时,也宣布拨款3000令吉,捐助中华小学。

出席者包括大会副主席兼副董事长张永才、永久名誉董事长拿督汤荣坤、雪州教育厅助理厅长李碧凤、吴囯顺等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