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懵懂的首投族/郭碧融

“老师,我们要怎样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投票啊?”

“选票上到底会印上什么东西?”

“我们可以同时选两个人吗?”

“老师,我家人叫我投希盟,但希盟的标志是什么呢?”

“我根本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要怎么做出选择?”

随着投票日愈来愈近,身边的一些首投族突然变得紧张兮兮,深怕自己因不了解投票程序,导致手中的一票沦为废票。

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疑问,我当然乐于解答,因为比起那些不愿意投票的首投族,这些愿意回乡投票,且会向我寻求答案的首投族至少懂得公民权利,令我倍感欣慰。

把自己视为局外人

上星期一名首投族对我说她并不打算投票,理由是不懂政治,根本不知道要投给谁和哪个政党。

我对她说:“那你就从今天开始去接触相关资讯,千万不要因为不了解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当时坐在她身旁的朋友说会回乡投票,结果她拍拍朋友的肩膀说,“我们的国家就靠你了。”

我忍不住回应她:“难道你不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吗?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怎么可以让自己置身度外呢?”

其实我已经遇过许多说“我们的国家就靠你了”这句话的人,每每听到就感到很无奈,明明都是马来西亚人,却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把希望托付在他人身上。

我都会对那些不投票的首投族说:“如果你不投票,就代表你放弃选择的权利,那你以后就不要抱怨政府做得不好。”

无论是愿意或不愿意的首投族,从他们身上反映的是民主教育的缺席,就是愿意投票的处于懵懂状态,不愿意投票的完全不懂选举的重要性。

庆幸的是,国内有许多组织与个人默默地填补这个空白的地方,比如槟州青年发展机构就推行“18岁投票运动”,展开系列活动提高青年的投票意识,包括前往大专院校向青年讲解投票程序。

培养人民政治认知

最近大马艺术家兼社运分子法米惹扎就前往多所国立大学开办“民主课堂”,以向首投族传授大马民主知识,并获得大学生的热烈反应。但他申诉课堂屡次遭到大学辅警制止,以致上课中断。

这就是我国民主的吊诡之处,一方面要青年参与民主进程,另一方面却压制青年的权利,莫非大学管理层只想塑造一言堂的社会,所以才禁止大学以外的人接触大学生?

20多年前,大学当局的封闭式管理手法确实行得通,但来到资讯满天飞的时代里,压制言论或封锁消息已经毫无意义,反而只会让人觉得当局尝试维护当权者的政权,这有损大学的名誉和学术地位。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但前提是必须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掌握时局并能以宏观的视野看待事情。所以,政府应尽快将政治与民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里,从小培养人民的政治认知,如此才能使18岁投票的政策显得更有意义。

反应

 

要闻

独立新闻中心:大选期间 哈迪论煽动种族措词最硬

(吉隆坡30日讯)独立报告显示,第15届全国大选期间,伊斯兰党及其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在社交媒体针对煽动种族的课题时,措词最为强硬。

这份主题为“马来西亚第15届全国大选社交媒体监督”的报告指出,基于哈迪阿旺及其政党既没呼吁,却也没有限制社交媒体用户进一步传播与种族有关的仇恨,从而形同煽动同谋。

“所以这些从政者正在助长仇恨论述,以及利用网民的评论,但他们保持沉默,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同谋,因为他们没有大声疾呼。”

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董事瓦莎奈度在推介礼上说:“透过整个监督期,这(说法)非常有说服力。”

在去年10月20日至11月26日期间,该独立新闻中心对社交媒体上的 9万9563条独特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社交媒体帖文,涵盖种族和宗教的论述。

2帖文达“三级”严重程度

瓦莎奈度说,哈迪阿旺本人有两个帖文达到“三级”严重程度,即有关帖文被归类为不人道和怀有敌意的语言。

有关监督报告也引述哈迪阿旺去年11月大选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帖文称,哈迪阿旺积极地透过其言论宣扬反华情绪并敌对民主行动党,进一步加剧错误和虚假的信息。

“哈迪阿旺在 TikTok发布的帖文,指民主行动党派出马来候选人的行为属‘狡猾和危险’,被发现在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上达到很高,接近 250万的点击率。”

瓦莎奈度说,这种传递信息的模式也影响选后宣传,从政者通过TikTok帖文制造了恐惧,试图煽动若行动党与希盟重新掌权,5月13日的历史种族动乱事件将重演。

她说,更令人担忧的是,1万7800条或所有独特消息中的18%被归类介于二级(冒犯性)和四级(敌意呼吁)之间,这显示五分之一的社交媒体用户以伤害性、歧视性、不人道和煽动性的言论回应,而不是简单的不同意。

内容赞助商身分未明

监督报告指有关视频注明的“付费合作”标签,证明内容是赞助的,只是至今赞助商身分仍未明。

针对宗教相关的课题,回教“被武装”来煽动马来回教徒的不安感,即各社交媒体平台上总共有 2万4484个独特帖文,携手群起攻击行动党,并将后者描述为无神论者和反回教。

“监督报告也发现一些帖文叙述一些从政者为回教捍卫者。也有人断言,不投票给伊斯兰党或国盟将意味着不支持回教,或选民可能会‘下地狱’。”

瓦莎奈度说:“我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的一些日常,看到马来人至上的主义,这通常是由许多其他因素推动的,包括制度化和系统化。”

通过机器人网军留言

她说,在用户留言评论方面,监督报告也发生“协同造谣行为”,即通过机器人和网络兵团的账户来留言的数据;在9万9563 条独特留言中,有2623 条或 2.63%被确定为“协同造谣行为”。

“大多数‘协同造谣行为’是在推特(1642个帖子)发现,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种族(1458个帖子)和宗教(1138 个帖子)课题。

“我们的调查结果也确认其他关于在大马选举期间控制公众言论的研究结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