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的首投族/郭碧融

“老师,我们要怎样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投票啊?”
“选票上到底会印上什么东西?”
“我们可以同时选两个人吗?”
“老师,我家人叫我投希盟,但希盟的标志是什么呢?”
“我根本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要怎么做出选择?”
随着投票日愈来愈近,身边的一些首投族突然变得紧张兮兮,深怕自己因不了解投票程序,导致手中的一票沦为废票。
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疑问,我当然乐于解答,因为比起那些不愿意投票的首投族,这些愿意回乡投票,且会向我寻求答案的首投族至少懂得公民权利,令我倍感欣慰。
把自己视为局外人
上星期一名首投族对我说她并不打算投票,理由是不懂政治,根本不知道要投给谁和哪个政党。
我对她说:“那你就从今天开始去接触相关资讯,千万不要因为不了解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当时坐在她身旁的朋友说会回乡投票,结果她拍拍朋友的肩膀说,“我们的国家就靠你了。”
我忍不住回应她:“难道你不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吗?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怎么可以让自己置身度外呢?”
其实我已经遇过许多说“我们的国家就靠你了”这句话的人,每每听到就感到很无奈,明明都是马来西亚人,却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把希望托付在他人身上。
我都会对那些不投票的首投族说:“如果你不投票,就代表你放弃选择的权利,那你以后就不要抱怨政府做得不好。”
无论是愿意或不愿意的首投族,从他们身上反映的是民主教育的缺席,就是愿意投票的处于懵懂状态,不愿意投票的完全不懂选举的重要性。
庆幸的是,国内有许多组织与个人默默地填补这个空白的地方,比如槟州青年发展机构就推行“18岁投票运动”,展开系列活动提高青年的投票意识,包括前往大专院校向青年讲解投票程序。
培养人民政治认知
最近大马艺术家兼社运分子法米惹扎就前往多所国立大学开办“民主课堂”,以向首投族传授大马民主知识,并获得大学生的热烈反应。但他申诉课堂屡次遭到大学辅警制止,以致上课中断。
这就是我国民主的吊诡之处,一方面要青年参与民主进程,另一方面却压制青年的权利,莫非大学管理层只想塑造一言堂的社会,所以才禁止大学以外的人接触大学生?
20多年前,大学当局的封闭式管理手法确实行得通,但来到资讯满天飞的时代里,压制言论或封锁消息已经毫无意义,反而只会让人觉得当局尝试维护当权者的政权,这有损大学的名誉和学术地位。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但前提是必须具有成熟的政治思想,掌握时局并能以宏观的视野看待事情。所以,政府应尽快将政治与民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里,从小培养人民的政治认知,如此才能使18岁投票的政策显得更有意义。
哈迪:国阵虽赢亚亦君令 未必有助大选州选

哈迪阿旺
(吉隆坡30日讯)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认为,尽管国阵在亚亦君令州席补选中获胜,但这并不一定会对来届大选或各州选举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他说,政治趋势的变化本质上是自然而动态的,而且往往会朝着与回教价值观不一致的方向转变。
哈迪今日在社媒X平台发文表示,国阵候选人在亚亦君令取胜,是基于巫统成功创建“UMDAP”(巫统—行动党),从而洗白了反回教的民主行动党,并协助在回教徒居多的地区淡化了具争议性的非法养猪问题。
他指行动党引导一些巫统支持者接受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世俗原则,以及其他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他们留在政府是为了获得权力,包括担任州务大臣、州行政议员,同时也获得发展项目和选择性司法结果的渠道,免于因犯罪和贪污而被指控。
“反观反政府者,他们会却以各种罪名,甚至是假罪名诬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