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巫统高职选不选?/陈圆凤

敦马哈迪医生时代提出的“巫统两高职不竞选”,表示团结及避免分裂,这在90年代一时蔚为风潮,马华及民政党也仿效之。

最近,冷不丁的又有人提起,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的“党高职不竞选”。这一回,也是“巫统两高职不竞选”,又是巫统!是的,又是巫统!这表示,巫统又起风云了。

这个时候,可能还真是“高职不竞选”的最佳时机,对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而言,正是他最需要,也是他最期盼的有利发展。

巫统刚刚经历最惨痛的大选成绩,作为头号指挥官的阿末扎希真是难辞其咎。他在选前的部署处处私心,选战也打得一无是处,最终巫统输得落花流水,他是应该辞职下台的。

但是,也许是跟希望联盟主席拿督斯里安华早年的战友情,也可能是他确实为巫统谋出路。总之,最后,也算是柳暗花明,巫统成为团结政府的一员。阿末扎希更以大功臣身分荣居副首相职,巫统在新内阁中有6位部长,看起来,非常体面,声势比宿敌行动党更浩大。

不管你怎么看,巫统跟希盟共组政府,为巫统争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阿末扎希这一番筹谋,是对巫统有功,所以,他在巫统内部,还是能得到强大的支持。

巫统内部暗流汹涌

最近传出多个“倒阿末扎希行动”的说法,被点名者都纷纷否认,但是,巫统内部暗流汹涌,争权夺利,山头林立,究竟,阿末扎希顶得住吗?

巫统的强人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想想,马哈迪之后,纳吉的强势也让人瞠目结舌,一手遮天把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纳吉的政治手腕杀伐决断不输马哈迪,在他之后,环顾当下的几位,能耐相差甚远,即使阿末扎希,也不是巫统主席最理想的人选。

本来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巫统可能还来不及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党内就出现巨变。

先是2018大选失去政权,虽然后来通过种种政治操作“扳回半城”,但是,纳吉已经下台,后来面对官司,现在已经进入监牢;巫统在乱局中,只能由“廖化当先锋”,在阿末扎希领导下,巫统注定败落。

如果这一次巫统开放竞选,有谁能成功挑战阿末扎希吗?据一些评论员分析,不论是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现任署理主席暨国防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大选落选却表明要竞选巫统主席的前卫生部长凯利等等,都不是阿末扎希的对手,莫说他们想要个别出师,即使联手也打不过阿末扎希。

我是很反对所谓“高职不竞选”这套说法的,怕输的才怕选,怕选的才不敢选,有胆识的领袖,怕什么挑战?所谓“保持团结,避免分裂”都是“怕输”的说辞而已。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巫统很有可能“两高职不竞选”,这可以巩固阿末扎希的领袖权威,也巩固他的官途。但是,对巫统的革新进步,却没有意义。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行动党要好自为之/陈圆凤

史上第一个无法在国会回答问题的副部长,即使部长也没有发生过这种错误。所以,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最近被围攻。

林慧英无从辩解,也不应该解释,总之,低头认栽就是。这是明摆着的,错了就是错了,给民主行动党一个教训,也提醒其他新人。

别以为做官是荣誉,分分钟,你就得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或是轻慢,被人骂。

身为副部长,没有准备好国会问询的答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吗?其实,也是,也不是。

是,因为身为人民代议士,又身兼副部长,这是林慧英的工作,而且,国会是民主的象征,是民主问政的体现,这种失误非常愚蠢,是无论如何不该出现的。

不是,因为这只是个答案,过后补上也可以,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没有破坏力,严格来说会影响施政效率,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不管是不是大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行动党的错,只要是行动党议员或是正副部长犯错,就会变成天大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喜欢挑行动党的刺儿,都在等着看行动党的笑话,都在等着打击行动党的官威。

环顾政坛,行动党现在是最招嫉的政党。说是树大招风也行,说是先天基因不好也行。总之,从选民,时评人,敌对政党,宗教人士,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用放大镜盯着行动党。如果有好事,赞扬的声音中一定夹杂着讥讽叫嚣;万一有犯错,怒骂的声音如排山倒海淹没一切辩解。

行动党是不是很倒霉?千万别这么想,如果行动党今天还是在野,就算挨骂,也不会这么狠,正是因为行动党如今声势浩大,才引来那么多关注和挑剔,这是成功的代价,也是进步的鞭笞。

从本届团结政府成立开始,行动党上下就应该有一种自觉,“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是执政党,一切行为举止和言语,都必须符合人民对政府的期待,这种标准一定是更严格,更挑剔,甚至更不近情理的,不容犯错,不容一点瑕疵。

须有宏观格局微观解析

就像“顾客永远是对的”,对行动党来说,“选民永远是对的”。行动党必须有宏观的格局,也要有微观的解析,三大民族选民各有诉求,以华人票立党的行动党,如何平衡其中的微妙?这是党领导层需要斟酌的。

怪选民,怪政敌,怪前朝,怪媒体,怪来怪去,选票就溜走了,大好江山也就崩塌了。

行动党应该经得起荣耀的考验,也经得起选民的施压,捉住历史契机,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政党,不要辜负选民的殷殷期望。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