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巫统纪律行动违民意/陈福星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马华“梁陈之争”,爆发点在于时任纪律委员会主席拿督麦汉锦一口气开除以陈群川为首的反对派“14精英”;此举,非但在党内引发巨大反弹,华社也为之哗然。

长达20个月的“梁陈之争”,以时任代总会长拿督梁维泮领导的当权派兵败如山倒画下句号,而个中肇因虽不一而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华社可说是一面倒偏向陈派。

1月27日,巫统最高理事会宣布开除包括前巫青团长凯利在内的44人,前副主席拿督斯里希山慕丁也被冻结党籍为期6年;很显然,这个所谓的纪律行动,让人嗅到的,是一阵阵浓得化不开的排除异己味道。

针对最高理事会的手起刀落,巫统内部党意如何,相信即将召开的各级组织改选可提供答案。然而,更重要的,或许还是来自马来社会的民意。

州选考验希盟巫统结盟

雪兰莪、森美兰、槟城、吉兰丹、登嘉楼、吉打不久后将举行州选举。这个时候,这6场州选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将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由希望联盟掌权的雪兰莪、森美兰、槟城但凡失去一州,团结政府都将颜面无存。

皆在西马半岛举行的6场州选,将首次考验希盟与巫统的结盟;其所产生的力量,究竟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大于二,还是一加一小于二?

老实讲,希山慕丁和凯利绝对算得上是马来社会的精英分子,两人同时遭受纪律处分,马来社会心里是什么滋味,6州选举必然找到答案。

弱势下清党 土伊乐开怀

而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会认为,巫裔选民将在州选中惩罚巫统,但希盟是否会因此受累,则不好说。总而言之,希盟和巫统的结盟将出现一加一小于二的消极局面。

必须清楚的是,巫统是在本党处于极度弱势之际,采取强硬行动对付希山慕丁和凯利等人,而这种举动,难道还不足以让国盟的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乐开怀?

巫统选择排除精英领袖,绝对是亲痛仇快之举,就算党意是站在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这一边,它在州选中,也必然不是民意的敌手。

反应

 

言论

别把哈迪预言当屁话/陈福星

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2月28日晚上在一项座谈会上预言,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很快倒台;而当天他在国会参与财政预算案辩论时声称,若希望联盟政府再次倒台,就不该再怪罪反对党。

似重演“喜来登政变”

哈迪言之凿凿,似乎2020年2月的“喜来登政变”即将重演;当时,由于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突然辞职,结果希盟政权骤然崩塌,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趁虚而入,从后门当上第8任首相。

马哈迪为何会辞去第7任首相职,至今还是一个罗生门事件。不管怎样,在2018年5·09大选一举推翻国阵的希盟政府之所以倒台,马哈迪就是罪魁祸首。

对于“团结政府很快倒台”论,哈迪没提出进一步说明,但前车之鉴,安华不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辞去首相职。因此,要说团结政府会倒台,要嘛就是有人在背后搞阴谋,要不然就是团结政府出现内乱。

大致上,只要希盟、国阵和砂拉越政党联盟(GPS)之间不发生内讧,团结政府就没有突然倒台的火种。由此看来,哈迪是不是信口开河,刻意危言耸听?

希盟和GPS现如今都没有内部问题,但是,国阵却不然,巫统若跨不过眼下两大关卡,团结政府的团结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巫统面临两大关卡

首先,巫统党选即将开打,即使主席和署理主席两大高职在违反民主精神下不公开竞选,且提名人数也相对冷淡,但坊间开始传言,提名竞选者包括了反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的派系;而要是这派人马大获全胜,巫统将会是一副什么局面?

再者,6州选举在即,而当家做主的可是广大选民,由不得阿末扎希一人说了算。那个时候,如若人民用选票跟巫统或阿末扎希说不,对团结政府而言,难道不是一枚震撼弹?

记忆犹新,2022年11月19日全国大选成绩公布后,率先召开记者会的是慕尤丁。当时这位老兄意气风发,坊间也普遍上认定第10任首相非他莫属。然而,政治果然瞬息万变,最后登上宝座的,却是希盟共主,发了多年首相梦的安华。

从这个角度观之,政治永远是一门可能的艺术,所以说,千万别把哈迪的预言当屁话,团结政府要继续走下去,就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