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有民主?/利亮时教授
前首相兼巫统副主席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担忧,巫统议决党内两高职不开放竞选,将会破坏年轻人对巫统的信任。
笔者认为依斯迈沙比里的说法,是否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呢?他在面对记者时,一直表示巫统如果要通过贯彻民主来吸引年轻人,此举将是背道而驰。
巫统从1987年党争出现AB队而分裂后,当时惊险过关的马哈迪意识到竞选主席,对其地位的影响。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马哈迪时代创造了提名固打制,即竞选党主席者,必须在巫统191个区部中获得30%的提名,署理主席职则需要20%区部提名,副主席职需要10%区部提名,以及最高理事职需要5%区部提名。
巫统今非昔比
这样掌握资源的主席,就拥有一定的优势,甚至其他要竞选高职者,也必须向主席靠拢,主席就能有效控制党内的高层。
上述的固打制度,直到2009年才取消。试问在马哈迪时代,有何民主可言?在其任内就已经把许多人才推向在野阵营。我们亦可以此推论,今天巫统的沦落,马哈迪要负起一大部分的责任。
目前的巫统已经今非昔比,历经两届大选的惨败,党内的资源也耗损了不少。目前的党主席阿末扎希虽然不是雄才大略的领袖,然而这次选择跟希望联盟结合,除了为了自己之外,也在某种程度保全了巫统的政治地位。
在目前的形势来看,稳定的中央政府,以及团结盟友迎战6州的州选举,是目前的首要任务。这次两高职的不竞选,并非违反民主精神,而是从党和参与团结政府的稳定来考量。
慢慢被边缘化
依斯迈沙比里的放话,基本上对巫统的影响十分有限,首先从现实面来考量,现今的阿末扎希是副首相,拥有政治资源,自然能够稳住党内各派系。
综观巫统的历史,党主席一直都是主要的决策者,尤其拥有政治资源的主席,更加能够控制全党。试问巫统何时展现了民主精神呢?
依斯迈沙比里失去权位,就算这次党选再次当选副主席,其在党内亦会慢慢被边缘化,这就是政治的现实。
在巫统的政治生态内,高喊民主精神、要落实民主制度者,往往都是没有权势的弱者。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哈欣雅欣:先舍弃火箭 伊党愿与巫统谈判合作

哈欣雅欣
(加央14日讯)伊斯兰党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以及不曾关闭与巫统合作的谈判大门,惟条件是对方必须舍弃行动党。
伊党长老理事会主席拿督哈欣雅欣说,除了与土团党合作,伊党也从未拒绝与巫统合作,特别是在第16届全国大选。
他向《马来西亚前锋报》表示,伊党与巫统合作不存在问题,因为这符合马来人和回教的利益。
“谈判大门始终敞开,尽管巫统相当固执,坚持不与伊党合作,而愿意与行动党合作。我们曾有与行动党合作的经验,并且已了解该党的态度。”
本月初,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韩沙表示,该党愿意与拥有相同意识形态基础的巫统合作。
他表示,正因如此,土团党准备与巫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同样的使命。
“如果从议程角度来看,巫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宗教、种族和国家。今天,土团党也持有同样的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哈欣指出,伊党对土团党的提议没有异议,即不排除与巫统合作。
“我们也支持土团党邀请巫统加入国盟。我们的政策很明确,就是继续与这些马来回教政党合作,争取马来社群的团结。”
他也提及,国盟尤其是伊党在之前几次补选的连续失败,并不意味该党的支持率下降。
他表示,失败乃是常事,也不会阻碍伊党在更具挑战性的第16届全国大选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