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固执 朋友失望/刘泰安

我有位交游广阔的前辈朋友欧君曾相告,他有位同乡马来朋友(我与他也曾有过一面之缘)是人民公正党的吉兰丹州前主席,也是著名产业发展挂牌公司的前高管,过去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夫妇及其岳父都非常熟悉亲近,现在却对安华的表现颇有微词,甚至失望。

这位政商资历俱深的马来朋友不久前曾写过两封劝谕的长信给安华,提出诚恳的建言,但至今没获回应,而感觉安华如今不再倾听过去亲近的任何人!

安华9月初针对教育部推行“40圣训”鉴赏单元风波一事曾强调,他坐牢时除了阅读可兰经,也阅读过许多中国经典著作,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但这么做并不会让他成为华人。

刚愎自用 行之有年

他这番言论除了劝说“非回教徒读圣训不应成为课题”、此举有助于促进各族之间的了解,也顺便炫耀一下他熟读中国经典的本事。

只不过,安华是否有读过《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下面的名言,从中三省其身?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诤臣、父无诤子、兄无诤弟、士无诤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

中国古代的商汤和周武王因有不辞谔谔谏言的诤臣,而得以称圣天子;夏桀和商纣则因身边多是阿谀谄媚之士,结果遗臭万年。因此,“万世师表”孔子阐明,君主没有正直善谏的忠臣,父亲没有至诚规劝的儿子,哥哥没有劝谏的弟弟,个人没有敢于规过的朋友,他们能够一生不犯错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以上名言的前两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众所众知,安华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处事作风,已经行之有年,例子不胜枚举。

针对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在47项贪污罪中被判“释放不等于无罪”(DNAA)一事,安华一再强调(包括在国会下议院解释),那是前任总检察长的决定,他由始至终都不曾插手。

他把一切责任推给已离职的官员,以为如此置身事外,就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吗?相信他并不阅读各大媒体评论人对此事的评论,遑论听取他人的建言。

拥趸也批安华胡扯

吾友欧君的网球伙伴、也是我国前驻外大使丹尼斯·伊格纳修斯日前(9月16日)在其部落格撰文,发表了一篇题为《首相对阿末扎希DNAA的荒谬辩护》的文章。

这位向来都是希望联盟支持者的积极社会活动家和评论人,毫不客气地直言,首相给予的理由只是胡扯,是一个绝望的政客试图为不合理的事情辩护的行为。

安华的做法无疑是出于政治动机,有违大多数“有思想的马来西亚人”(安华自己在电视采访中的用语)已理解到那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行为,以及触碰了我国司法系统的核心。

“烈火莫熄”熄矣

丹尼斯认为,这种行为是令人愤慨和不负责任的,甚至立刻损害安华本身的诚信,并让人质疑他对正义、良好施政和反腐败的承诺。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下》有此—句:“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意思是说,臣子知道君主之过而不谏言,乃是未尽义务的行为。但若三谏之后仍不从,那就要逃离,因为留在不听谏言的君主身边,恐怕自己生命有危险。

借用到现代情况,如果国家领导人不听取支持者的谏言,那就不要责怪支持者最终逃之夭夭的后果。

一言以蔽之,当前越来越多原本对“烈火莫熄”充满憧憬的人,似乎开始产生“烈火熄矣”的悲观。安华的固执,以及他原有朋友的失望,完全无助于力挽狂澜于既倒啊!

反应

 

言论

“习拜会”面和心不和/刘泰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11月15日在旧金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习拜会”。

这是他俩去年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島20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期间会晤过后,相隔一年零一天再次碰面,全球瞩目,不在话下。

纵观当今世上最强的两国元首的互动及面对媒体的反应,我认为他们似乎“面和心不和”,值得玩味!

双方不愿正面回答

首先,中美双方发表开场白后,有一记者忽然以中文反复询问:“习主席,你相信拜登吗?”习近平看了她一眼,没有作答。拜登则被扑捉到作出招牌尴尬微笑的视频。

会晤结束后,轮到拜登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是否信任习近平时,他回答:”你看,我信任吗?老话有说‘信任但要核实’,我就是这么想的。”

习拜两人都不愿正面回答是否信任对方,不是“面和心不和”的例证之一吗?

此外,拜登针对记者询问他是否还认为习近平是一个“独裁者”时,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就是。因为他管理的国家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他还表示会继续这样形容习近平。

这不是拜登又一次的外交口误,而是他的“家常便饭”。他的“大嘴巴”往往苦了白宫官员,每次都要替他“灭火”。

其实,拜登在今年6月已经说过一次习近平是个独裁者。北京当时极其愤怒,但未能阻止拜登日前再说一遍,予人“你吹咩”的感觉。

北京外交部发言人这次不点名谴责:“这种言论是极端错误的,是不负责任的政治操弄。”如此反应不算激烈,可能一是因为习近平当时人还在美国,二是见怪不怪啦!

拜登不认“老朋友”

另一方面,拜登当天午宴前向习近平展示了自己手机里的一张照片,那是习近平1985年访问美国时在旧金山金门大桥前的留影。拜登还问习近平:“你认识这个年轻人吗?”习近平回答:“噢,是的,那是38年前的事了。”两人都笑得十分开心。

拜登此举尽显作为东道主的暖心,值得一赞。他在会谈时也提到自己与习近平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但由始至终吝于称呼对方一句“老朋友”。

温故知新,美国从未出现过一个比拜登更与中国往来密切的总统。拜登曾在1979年、2001年、2011年和2013年四度访问中国,先后见过习近平8次。但他总是否认自己和习近平是“老朋友”,令人百思不解!

回顾习近平2021年11月16日跟在同年1月就职为美国总统的拜登举行首次视频会晤开始时,曾用“老朋友”一词打招呼。

未料“热脸贴冷屁股”,拜登反对这个称呼。他在同年6月曾公开表示,他和习近平“彼此都很了解,但不是老朋友,纯粹是工作关系”。

难怪习近平这次与拜登会晤时,不再称呼对方为“老朋友”,以免自讨没趣。

无论如何,这次“习拜会”的结果还算不错,达致的共识包括,两人同意可以随时互打电话、管控双边关系、恢复军事沟通、合作禁毒等。

台湾课题 各说各话

只是,他们在最敏感的台湾问题,毫无突破,各说各话。

这边廂,习近平希望美方不要支持台独、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他还直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但另一边厢,拜登强调美国将维持行之有年的“一中政策”,同时重申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他的国防部长奥斯丁隔天(11月16日)在雅加达东协防长扩大会议场边表明,美国持续加速交付武器给台湾。在在显示把习近平的喊话当耳边风。

习近平在会晤中指出:“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如果拜登听得进去他的肺腑之言,停止继续进行围堵、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那就可谓善莫大焉!

总之,中美元首是否“面和心不和”并不重要,两国和谐相处与稳定发展以及世界和平,才是重中之重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