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倍之死的一体多面/黄金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所谓“亲者痛、仇者快”,有人哀伤悲悼,有人却高兴来不及。

安倍生前做了什么“好事”,让那么多人对他嗤之以鼻?不久前本版的刘泰安与罗汉洲两位前辈,先后发表大作细数了他的“贡献”,可谓针针见血,读者们万勿错过。

一个政客之死,引发国际间截然不同的回响。韩国人把枪杀安倍的嫌疑犯山上彻也,誉为昔日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是个英雄好汉,引来“鼓吹恐怖主义”的批判。

中国网民在社媒欢呼叫好,有商家挂红布搞节庆促销,本地一些评论人与网民也纷纷作出抨击。

有意思的是,许多反中分子,尤其是和台独沆瀣一气的某些大马华人,总喜欢嘲笑中国言论封闭、中国人没有表达内心看法的自由……如今,中国人公开展现他们的喜悦,大胆发表某些人不中听的言论,这些人就跳脚大肆抨击,质问为何中共政府放任网民,不予管束?你说,有比这个更讽刺的吗?

图为军国主义者洗白

什么时候,中国人该说什么,该怎么说,都必须由他们同意了才行?

也有人说,二战已过去大半个世纪,何以中韩两国人民到今天还放不下仇恨?而且,安倍晋三在战后才出生,凭什么把当年日本皇军的账,算在他头上?还问:“安倍杀过人吗?安倍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这种连个人责任与政府领导责任都分不清的网民,不但漠视历史,还试图为军国主义者洗白,只能显示自己的幼稚无知,丢人现眼。

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德国人到今天,还在为二战的错误赎罪,更无时无刻严防纳粹幽灵的复活。若有人发表同情纳粹的言论,或穿戴纳粹标志的服饰,或模仿向希特勒高举右手的动作,即使他们没杀死过一只蚂蚁,也会被判罪。

如果安倍是德国人,以他的种种军国主义言行,早已被打入牢狱,遭德国人唾弃。

然而,在上述的公知眼里,安倍就如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照片,总是西装笔挺脸带微笑,绝对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好人,他的离世,怎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呢?

事实上,像安倍那样的“大好人”,还有两位布什总统、克林顿,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哦,当然还有慈眉善目的拜登爷爷。而这几位好人总统,发动了数十场战争,一共杀了超过600万人,造成千万难民流离失所,国际秩序混乱,比最恐怖的恐怖分子还可怕。

他们亲手杀过人吗?当然没有。他们手上可是半滴血不沾。这些三军统帅,只须坐在椭圆办公室内,大笔一挥,签署袭击指令,千里之外的无数家庭就此灰飞烟灭、生灵涂炭。

请问,那些正义魔人,那些富有同情心、为安倍哀伤掉泪的公知们,可曾为中东的百万死难者,流过一滴泪?可曾对美国的暴虐无道厉声斥责过半句?对现代暴君的恶行选择视而不见,却对普通百姓的真情表态大肆鞭挞,有比这还更虚伪、更双标的吗?

2019年香港发生反中暴动,大群蒙脸港青像恐怖分子一样,在街头大肆破坏,打人、放火烧店、砸烂公共设施,把一个繁华的香港变成烽火连天的战区。这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说:“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请问,当数百万香港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政客公然在伤口撒盐,发表这等凉薄言论,这些公知们谴责了吗?质问佩洛西的同理心了吗?

台湾政客媚日无底线

可见,安倍之死,就像是个多面棱镜,照出中国人爱恨分明的直率,也照出台湾政客的媚日无底线,更照出许多公知的伪正义,以及年轻一辈对历史的无知。

但是,如果以积极态度看待中韩人民对此事的反应,或可激发更多人去了解历史的真相,避免被无良、无耻的公知们误导。

如果日本民众能因而受启发,深入探讨此现象背后的缘由,进一步提高对国内军国主义复辟的警惕,那无疑是安倍之死带来的最正面意义。

反应

 

言论

是时候,向南学习/黄金祥

大年三十,定居新加坡的四哥越堤回来团聚,结果他和家人在早上8点开车出门,花了超过5个小时才抵达新山,破了他历年的记录。年初三,他又在新山关卡堵了近4个小时,才回到兀兰。

据四哥描述,兀兰关卡在春节期间开放所有通道,通关程序迅捷,比平时还快。但是,除夕当天,整条长堤的车子,从新山关卡一路往回堵到兀兰,所有车子皆无法动弹,兀兰海关再有效率也作用不大。

当他在长堤上耗了数小时抵达新山关卡时,看到只有三分二的通道开放,海关人员慢条斯理的检查护照,就不由满肚子怨气。

据新闻报道,年初三有从新山出境者,在距离关口不过800公尺的路,就花了足足6个小时才通关。问题出在哪里,不言而喻。

我国的通关效率低下是多年来的顽疾,不论是在新山还是吉隆坡国际机场,都同样受人诟病。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在春节前几天刚巡视了新山关卡,可惜看来部长的威望起不了丝毫作用。

多年来,由新山出境到新加坡的旅客,都有相同的体验即从昏暗破旧的新山关卡,到灯火通明的兀兰关卡,然后驶上新加坡整洁、绿荫处处的道路,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从落后国家踏入先进国”的强烈感觉。

建设后没长期管理

我国在硬体建设方面向来不落人后,什么世界最高大楼、亚洲最大购物广场、东南亚最长大桥等等,都从来不缺。我们缺的,是建设之后的长期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政策,是追求实效的政府机关,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领袖。

马哈迪在80年代推广“向东学习”政策,妄想凭一句口号来改变国家,提供大量优惠引进日本外资来大马开厂赚钱,却从不认真学习,日本人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就像他一边对马来子弟恨铁不成钢,一边却不断扩大种族特权的拐杖政策。如今40年过去,成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马哈迪对新加坡怀有心结,过去常以当地马来人的“悲惨处境”,来警惕本地族人。殊不知今日的新加坡马来人,在没有特权加持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和其他人平起平坐,各方面成就也早已远超对岸的同族。

近日,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表示,将向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取经,以探讨如何改善国内的公屋发展政策,结果引来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和土著团结党国会议员旺赛夫的抨击,指倪可敏意图引进对土著不利的政策。看来,马哈迪遗留下的种族政治思维,不仅荼毒了几代人,甚至已变本加厉,成了凡事皆可泛种族化。

事实上,新加坡可供大马学习的,又岂止是公屋政策?单是一项公共交通规划,我们就望尘莫及。岛国虽小,可是每一个市镇,都有一座巴士转换站,同时连接地铁站。从地铁站出来,不是购物中心,就是商业或社区服务中心,人民不论搭乘巴士或地铁来回,都十分便利,大大减轻了对私人车辆的依赖。

反观大马的首善之都,吉隆坡的主要市镇如蕉赖、安邦、甲洞等,有巴士转换站吗?一个都没有。虽说近年来新建了几条轻快铁线,却往往缺乏巴士的充分连接;有许多轻快铁站,建设地点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搭客必须开车前往,才能转乘。

象征进步社会指标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不仅方便利民,同时也让海外游客们赞不绝口,更是该国象征进步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此近在咫尺的学习对象,大马政府过去多年来居然视而不见;人民花了几百上千亿,只换来状况百出的列车系统,以及从来都不准时不方便的公共巴士。

新加坡当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许多条件都远不如我国。如今不过50余年光景,新加坡不论在人均收入、人民衣食住行条件、教育、经济、科技、治安、硬体软体建设等等,无一不是遥遥领先大马,更别提1新元兑换3马币的汇率,正是多达百万大马人涌往该国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加坡凡事以绩效为先,之所以可以全民同心协力,就是因为国家领袖高瞻远瞩,采用廉洁与能干之才,国家的发展路线,早已摆脱宗教与肤色之争。

反观大马,坐拥大量天然资源,建国超过半世纪,至今仍陷在种族宗教的泥淖中,加上贪婪政客的恶性斗争,马来西亚想要成为先进国,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愿安华的团结政府,能够下大决心,以大魄力、用大才干,拨乱反正、破旧立新,去污除秽,扫荡众多牛鬼蛇神,让国家发展回归正轨。

而《向南学习》,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也是老百姓在癸卯兔年的一大心愿!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