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之死的一体多面/黄金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所谓“亲者痛、仇者快”,有人哀伤悲悼,有人却高兴来不及。
安倍生前做了什么“好事”,让那么多人对他嗤之以鼻?不久前本版的刘泰安与罗汉洲两位前辈,先后发表大作细数了他的“贡献”,可谓针针见血,读者们万勿错过。
一个政客之死,引发国际间截然不同的回响。韩国人把枪杀安倍的嫌疑犯山上彻也,誉为昔日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是个英雄好汉,引来“鼓吹恐怖主义”的批判。
中国网民在社媒欢呼叫好,有商家挂红布搞节庆促销,本地一些评论人与网民也纷纷作出抨击。
有意思的是,许多反中分子,尤其是和台独沆瀣一气的某些大马华人,总喜欢嘲笑中国言论封闭、中国人没有表达内心看法的自由……如今,中国人公开展现他们的喜悦,大胆发表某些人不中听的言论,这些人就跳脚大肆抨击,质问为何中共政府放任网民,不予管束?你说,有比这个更讽刺的吗?
图为军国主义者洗白
什么时候,中国人该说什么,该怎么说,都必须由他们同意了才行?
也有人说,二战已过去大半个世纪,何以中韩两国人民到今天还放不下仇恨?而且,安倍晋三在战后才出生,凭什么把当年日本皇军的账,算在他头上?还问:“安倍杀过人吗?安倍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这种连个人责任与政府领导责任都分不清的网民,不但漠视历史,还试图为军国主义者洗白,只能显示自己的幼稚无知,丢人现眼。
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德国人到今天,还在为二战的错误赎罪,更无时无刻严防纳粹幽灵的复活。若有人发表同情纳粹的言论,或穿戴纳粹标志的服饰,或模仿向希特勒高举右手的动作,即使他们没杀死过一只蚂蚁,也会被判罪。
如果安倍是德国人,以他的种种军国主义言行,早已被打入牢狱,遭德国人唾弃。
然而,在上述的公知眼里,安倍就如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照片,总是西装笔挺脸带微笑,绝对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好人,他的离世,怎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呢?
事实上,像安倍那样的“大好人”,还有两位布什总统、克林顿,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哦,当然还有慈眉善目的拜登爷爷。而这几位好人总统,发动了数十场战争,一共杀了超过600万人,造成千万难民流离失所,国际秩序混乱,比最恐怖的恐怖分子还可怕。
他们亲手杀过人吗?当然没有。他们手上可是半滴血不沾。这些三军统帅,只须坐在椭圆办公室内,大笔一挥,签署袭击指令,千里之外的无数家庭就此灰飞烟灭、生灵涂炭。
请问,那些正义魔人,那些富有同情心、为安倍哀伤掉泪的公知们,可曾为中东的百万死难者,流过一滴泪?可曾对美国的暴虐无道厉声斥责过半句?对现代暴君的恶行选择视而不见,却对普通百姓的真情表态大肆鞭挞,有比这还更虚伪、更双标的吗?
2019年香港发生反中暴动,大群蒙脸港青像恐怖分子一样,在街头大肆破坏,打人、放火烧店、砸烂公共设施,把一个繁华的香港变成烽火连天的战区。这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说:“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请问,当数百万香港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政客公然在伤口撒盐,发表这等凉薄言论,这些公知们谴责了吗?质问佩洛西的同理心了吗?
台湾政客媚日无底线
可见,安倍之死,就像是个多面棱镜,照出中国人爱恨分明的直率,也照出台湾政客的媚日无底线,更照出许多公知的伪正义,以及年轻一辈对历史的无知。
但是,如果以积极态度看待中韩人民对此事的反应,或可激发更多人去了解历史的真相,避免被无良、无耻的公知们误导。
如果日本民众能因而受启发,深入探讨此现象背后的缘由,进一步提高对国内军国主义复辟的警惕,那无疑是安倍之死带来的最正面意义。
狮城拒大马垃圾政治/黄金祥
新加坡2025年全国大选落幕,人民行动党取得超出预期的佳绩,显示狮城选民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愿意赋予新任总理黄循财强大授权,继续领导国家前行。
大选期间出现一段小插曲,来自马来西亚伊斯兰党的两名领袖在脸书发文,呼吁新加坡回教徒应优先支持推进宗教议程的马来候选人,而“巧合地”,这些人全都来自反对党。
其中一篇帖文转载了前新加坡公民祖菲卡的文章。他曾因散播宗教极端主义言论而被拘留,后来放弃新加坡公民身分,定居澳洲。
伊党两人的行为遭到新加坡政府严厉谴责,指其干预选举,并指示脸书屏蔽相关帖文。黄循财与李显龙先后发表演说,斥责这类将政治与种族宗教挂钩的行为,同时呼吁国人坚持维护多元社会,拒绝“身分政治”,勿因候选人的种族或宗教背景而投票支持。
伊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达基尤丁随后发文告,表示两名领袖的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并非伊党的官方立场或政策”云云。

尚达曼说,大选尘埃落定,而有一点非常明确,真正赢家是新加坡。 (取自尚达曼脸书)
达基尤丁说辞无说服力
坦白说,达基尤丁的说辞毫无说服力。众所周知,伊党一路走来,打出的旗号就是赤裸裸的种族与宗教政治。他们最擅长、也是唯一懂的,就是炒作族群与宗教课题。该党领袖多次发表极端言论,干预非回教徒的生活习惯,污蔑他们是贪污腐败的根源,还声称唯有回教徒才能领导马来西亚。
事实上,又何止是伊党?我国建国以来,主要政党大多以种族或宗教为号召,包括巫统、马华、国大党等。即使是民主行动党与民政党等少数主张多元的政党,在争取选票时,主要考量仍绕不开种族政治。
甚至到了今天,当马华的叶嘉昌说出“马来西亚属于所有人民,不是某一个族群”时,巫统的急先锋阿克马马上跳出来驳斥,说“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土地’”。
如此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论述不仅仍有市场,甚至还出自执政的团结政府成员之口,毫不担心会被对付。我国独立近70年,政客不断释放的垃圾言论持续在社会中散布毒素,族群关系不进反退,令人唏嘘,唯有“可悲”可形容。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同属多元种族与文化社会,早年也曾发生严重种族冲突。然而,在李光耀睿智且前瞻性的治理下,新加坡基本摆脱了身分政治的困扰,人民在投选政治领袖时,主要考量的是对方的能力与表现。
即便是新加坡的马来少数族群,在强调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如今也能与当地华裔平起平坐,在各领域大放异彩。比起马来西亚的同族,他们不依赖特权,而是靠自身努力争取高学历与高收入。他们比过去更有自信,也更具国民自豪感。
新加坡成就举世瞩目
新加坡的成就举世瞩目,无需赘述。反观伊党,数十年来掌控丹登两州,却“成功”地将之打造成全国最落后、最贫穷、民生问题最多的州属。亏那两名伊党领袖还有颜面对新加坡政局指指点点,企图教导新加坡人如何挑选领袖,不禁令人质疑,他们究竟哪里来的勇气与脸皮。
黄循财在胜选后发表感言,欣慰新加坡人拒绝破坏社会和谐的身分政治。该国领袖和人民都清楚地知道,政治与种族宗教挂钩,是一条死路。
新加坡人要的是选贤与能、能开创未来的开明领袖,而非垃圾政治理念,更不是只会破坏、不懂建设的政治垃圾尤其是来自邻国的“输入性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