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公积金派息中收益?/黄子伦
雇员公积金局刚宣布2024年的派息率为6.3%,是2018年至2024年以来的最高派息率。如果我们把一些外部因素都算上,例如应首相要求减少海外投资,公积金局的表现真的是可圈可点。
公积金局作为大马大部分上班族的退休金管理者,历年派息率平均为6%,我们如果已甚少投资,该怎么做才能够最大化这些收益呢?
很简单,就是现任投资部长东姑扎夫鲁所说的,有纪律地存钱,然后让时间来发挥复利效用。其实,从一个数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位前财长所言非虚。不过,大家似乎都没有这个耐心。
越早存钱越多派息
假设你在2023年听取了他的建议,在2024年存入更多钱,这一次的6.3%就能够受益匪浅。当然,你不会直接得到6.3%,因为这个6.3%是一个有权重概念的派息率,越早存钱就能享有越多的派息。举例来说,你在1月1日存入的一万令吉是能够享受得到6.3%,但你在10月1日存入的一万令吉,可能才能够得到6.3%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大约1.59%。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越早拿到花红的上班族,就能够享受得到越多的公积金派息。如今,公积金局允许每人每年额外存入10万令吉。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越早的时间点存入越好。
当然,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 “哪来这么多钱存入公积金账户呢?” 那么,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避免从中提取款项。虽然,现在的公积金局给大家设立一个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取的小账户。但,这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应急选项罢了。从人们缺乏理财思维和自控力的角度来看,这个小缺口可能也会在未来产生一些民怨和贫富悬殊。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提醒,那就是不要拿公积金局的积蓄去别处做投资。
虽然我有遇过一些客户说想要从自己的公积金账户提钱,然后交给我管理。但是,作为负责任的基金经理,我们是绝不敢碰客户的公积金积蓄,因为这是客户最重要的退休金堡垒。而且,公积金局似乎也有不成文规定,就是不允许任何投资机构在宣传和行销文件上用公积金局的派息率来做对比,避免民众被误导,最后损失惨重。
说到底,公积金局这样的稳定派息,真的很难得,大家还是好好珍惜和利用之。
公积金缴纳率应调高?/江振鸿
为了确保雇员公积金局会员在退休后拥有足够的储蓄以应付日常开销,华社研究中心日前建议政府将公积金总缴纳率提高至30%,这一建议让雇主和雇员都感到“心惊胆战”。
目前,雇员的缴纳率为月薪的11%,而雇主则为12%(月薪超过5000令吉)或13%(月薪少于5000令吉),总缴纳率为23%或24%。若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0%,差额应由谁来“承担”便成为关注焦点。
若由雇员承担,意味着雇员缴纳比例需提高。然而,以当前多数会员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不现实。
许多人之所以退休金偏低,除了多次从公积金账户中提款外,根本原因是收入偏低,导致每月缴纳金额本就有限。
再者,部分会员除了理财不当,更因收入有限而无力建立紧急储备金,只能在突发情况下动用公积金,加剧了日后退休存款不足的风险。
提高雇员缴纳率,虽是为其未来着想,但对一个月月入不敷出的打工族而言,又怎有心思考虑遥远的退休生活?其当下面对的“钱不够用”问题,才是最迫切的现实。
提升整体收入才治本
若由雇主承担,意味着提高雇主缴纳比例。在当前经济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包括最低薪金调高、政府补贴合理化,以及国际层面的不确定性(如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无疑是“杀鸡取卵”。
企业若撑不下去,雇员连眼前的温饱都难保障,遑论退休金问题。
因此,要真正解决退休储蓄不足的问题,应从提升雇员生产力、改善营商与投资环境,以及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着手,进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才是治本之道。
至于华社研究中心提出的另一建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倒是值得考虑。面对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不仅有助于缓解劳动市场人力短缺,也让雇员有更多时间累积退休金。
尤其某些行业,临近退休的员工正处于经验与技艺的巅峰,过早退休将使企业蒙受损失。
因此,让有能力者继续工作,既利于个人财务规划,也对整体经济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