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毒当前 勿举棋不定/潘荣德
整整两年了,看似我们仍然无法逃出桎梏,没人预料冠病疫情会砍之不断。
大马呢?除了政治斗争,还有跳梁小丑的高官蝇营狗苟,就连罕见的严重天灾也在大马发生。看来我国要冲破命运的重重藩篱及枷锁,就算你我拥有自强不息的战斗力,仍难以阻挡。
最令笔者震惊的是,我国医药研究机构针对于12月21日至25日期间的366返国确诊者的病例样本中,竟发现306宗或83%疑似奥密克戎的确诊病例。
此外,从沙地阿拉伯朝圣返国,感染奥密克戎病毒的人民也一直增加,政府只让他们佩戴数码追踪器。令国人忧心的是,卫生部长认为一旦感染此病毒的人数恶化,卫生部才有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即强制有关人士必须在酒店隔离,甚至在有必要时再采取上述措施和禁止朝圣。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从沙地阿拉伯或相关国家朝圣回国的人民只是被鼓励居家隔离,每天只需自我检测。吊诡的是,很多确诊者在起飞前和抵达机场检测时,都呈阴性。但这些返国的朝圣人士却在第五天的检测呈阳性。
强制隔离当务之急
这是什么逻辑?一批又一批人出国朝圣,在发现有奥密克戎病毒的爆发,尤其是在自身危如累卵的非常时期,却没实施强制隔离,我国恐将在短期内引来另一场大悲剧。目前我国已因冠病,失去超过3万条宝贵生命,难道政府还未幡悟警醒?
与此同时,之前我国儿科顾问医生阿马星也曾预测奥密克戎将在明年1月至3月期间,在大马爆发新一波疫情,如今看来已有迹可循。
很明显的,种种迹象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正快速传播,多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在迅速增加,如加拿大单日新增首次超过20万例,英国单日新增则创下近12万例的历史纪录,更令人咋舌的是,美国在28日单日新增确诊已超过惊人的41万病例。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国政府的防疫工作不能停,心理防线也不能松,务必让朝圣返国人士强制在酒店隔离。我们真的不想再功亏一篑,又重新回到原点!
平均每周600冠病病例 卫长:低于警戒门槛

祖基菲里
(吉隆坡17日讯)卫生部持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冠病疫情发展,并强调马来西亚目前的病例宗数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指出,大马注意到邻国如泰国和新加坡通报的冠病病例上升趋势。
他今日在其X平台发文说:“在此期间,大马每周平均录得约600宗病例,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并且今年尚未出通报何死亡病例。”
他指出,根据曼谷邮报的报道,泰国在5月4日至10日期间新增1万6607宗病例和6宗死亡病例,而海峡时报则报道,新加坡在4月27日至5月3日之间估计新增1万4200宗病例,较前一周的1万1100宗有所上升,并录得133宗住院个案。
祖基菲里指出,相关预警已传达至全国危机准备与应对中心(CPRC),以便持续进行风险评估与应对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卫生部疾病控制组在文告中指出,截至5月10日的2025年第19个流行病学周,全国一共累计通报1万1727宗冠病病例,其中今年初的病例最多,分别为第1周的960宗,以及第2周和第3周各有1229宗。
“单日新增病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并在第15周降至210宗,在第16周至第19周期间,每周平均病例维持在600宗左右,仍低于国家警戒门槛。”
文告强调,根据1988年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法令,冠病依然是强制上报的传染病。
“公共与私人医疗机构的病例通报均通过e-Notifikasi系统实时更新,该平台是由卫生部疾病控制组负责监督,旨在确保能够及早发现病例并迅速采取应变措施。”
它提到,卫生部也透过“舆情监测系统”进行疫情动态监控,借助来自社区、媒体及其他可靠渠道的非正式资讯,实现对潜在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从而强化国家的预警系统。
文告指出,卫生部将适时通报任何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威胁,社会大众应持续遵守公共卫生措施,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并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高风险群体。
卫生部也呼吁民众继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应积极接种冠病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可能性。
有关冠病的最新资讯可浏览卫生部官网www.moh.gov.my。
病例略有上升
卫生部数据显示,冠病确认病例略有上升,从4月30日的8488宗增至5月3日的8609宗;今年5月12日至18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马共录得1230宗冠病病例。
据报道,专家将今年病例增加归因于免疫力下降,出行频率增加以及检测减少,但大马的疫情仍在掌控之中,无需恐慌。
然而,邻国如泰国、新加坡和台湾近期的病例激增更为明显,部分国家及地区在过去数周内录得数万宗感染病例及数宗死亡案例。
自2024年7月15日起,确诊冠病的民众已不再需要接受居家隔离令,也无需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进行通报。
新病例症状较轻
根据国大(UKM)卫生经济学及公共卫生专家莎丽法医生说,大多数新病例症状较轻,不会导致病患需插管或出现呼吸衰竭。
“许多病例仅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微症状。”
她告诉《马来邮报》:“这是因为人们已接种疫苗以及或者通过感染获得了完全或部分免疫力。”
然而,她提醒免疫力较弱者,例如年长应求诊,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
她指出,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接受检测以排除流感的可能。
尽管,整体上人们减少对冠病的关注,但多个亚洲国家在今年首季度经历了疫情反弹,不过,莎丽法指出,除非出现具高度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全新变异病毒株,否则大马人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多数人都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鼓励感冒时戴口罩
根据卫生部临床实践指南,被归类为第2和第3类的冠病患者可接受冠病口服药Paxlovid治疗。
大马公共卫生医药专家协会(PPPKAM)前主席拿督再纳阿里芬医生说,公众仍可在诊所检测或进行自我检测,标准作业程序与以往相同。
“冠病自检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RTK Antigen)仍可在药房购买。”
尽管不是强制措施,他仍鼓励民众在出现咳嗽或感冒症状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就医,前往人多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时。
在泰国,今年1月至5月10日,泰国共录得5万3676 宗病例及16宗死亡病例。单在曼谷,4月27日至5月3日的一周内,便录得1万6723宗确诊病例,随后的一周数字下降至1万2543宗。
新加坡方面,4月27日至5月3日期间,冠病病例从1万1100宗上升至1万4200宗;台湾在5月4日至10日的一周内通报约1万宗相关病例,当中包括6宗死亡和34宗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