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刘泰安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对全球逾18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对等关税”新政策,还称这一天为“解放日”。举世哗然,不在话下。
他或许说得没错。这一天“解放”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怒火,同时也“解放”了美国人民对自家总统的怒火!
美国不但对中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进口商品分别课征34%、20%及24%的新关税,也对东盟的柬埔寨、寮国、越南、缅甸、泰国、印尼及我国分别课征49%、48%、46%、45%、37%、32%及24%的关税。除了7国,全球所有出口美国产品的国家无一幸免。
最好笑的是,连只有企鹅与海豹栖息的澳洲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被征10%关税。美国官方解释,这是为了防止大国利用小国规避关税。连企鹅与海豹也会做生意,出口商品到美国,美方真够白痴!
特朗普的关税宣布,马上引发全球股市暴跌,美股也连续两天崩盘,市值蒸发6.6兆美元。
狂人悠闲打高球
正当国内面临高度不确定的前景和外界担忧全球经济衰退时,特朗普4月4日却在佛州度假胜地悠闲打高尔夫球。稍后还在社媒发布“希望”信息,写下“只有弱者才会失败”,尽显狂人本色!
全美50州数十万人于4月6日涌上街头,高呼“把手拿开”(Hands Off),抗议政府削减开支、打击移民,以及颁布极端的新关税政策。这是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首次爆发的大规模示威。
此外,美国民众出现抢购和囤积外国货,尤其是现有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他们预见生活必需品很快将大幅涨价,能不对特朗普咬牙切齿者几希?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佛州打高尔夫球当天,还在社媒发文称“中国慌了,他们无法承受这些关税”。
咦,中国哪有“慌”?北京方面4月6日“礼尚往来”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一样加征34%的额外关税,同时加码非关税反制手段,包括暂停进口美国农产品、限制稀土元素出口等,直击美国的农业、能源和制造业等痛处。
“慌”的倒是特朗普本人。他4月7日发文威胁中国8日取消报复性关税,否则从9日起再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使到总税率累计高达104%。白宫在8日确定了如是执行。
其实,特朗普何不索性禁止一切中国商品出口美国,一举解决两国贸易逆差问题?
对此,中国商务部4月8日强硬回应:“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升级对华关税),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充分展现“谁怕谁”的底气!
美企需付额外关税
特朗普一直宣称关税全由外国人付。但经济学家普遍不以为然。美国企业从中国等国进口商品,需支付额外关税。
企业通常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零售商或消费者。由此可见,关税大棒砸下来,美国政府确实赚到钱,但老百姓却叫苦连天。物价飞涨,特朗普到底是在“制裁”谁?
中国反击特朗普关税之举,无疑是其他国家的好榜样。例如,欧盟将于4月15日起实施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5月15日起实施第二轮。中国成为世界各国仰望带来和平与繁荣的“定海神针”,悄然而至。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外交部4月3日在海外社媒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向观众提问“想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前的“不完美世界”,这里充斥着“暴力、霸道、贪婪、掠夺、颠覆、监控、背刺、打压、挑衅、关税”;另一个是中方主张构建的美好世界愿景,这里没有战火、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做大蛋糕一起分,大家“和合共生、全球共济”。
中国古哲老子的《道德经》有此名训:“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特朗普2.0的百日新政竟是天怒人怨,他若继续行事疯狂下去,离失败与灭亡必不远了!
纽时:全球地缘政治紧张 大马高阶芯片梦遇变数

(吉隆坡22日讯)根据《纽约时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重启关税政策,并考虑对半导体进口全面加征关税,马来西亚高科技发展计划正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相关企业和政府正密切应对,力保该领域转型不断线。
报道说,近年来,大马被视为中美科技竞争中的受益者,美国对中国实施人工智能芯片限制后,许多企业将部分高端芯片制造转移到马来西亚,以规避美中对抗风险。
大马政府早前提出10年发展蓝图,计划将大马从“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中心”,升级为具备芯片设计和生产本土高端芯片的国家,目标直指台湾的台积电。
政府今年3月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2亿5000万美元(约10亿6808万令吉),与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安谋控股(Arm Holdings)合作,发展本土芯片设计能力,目标是孕育出10家可年创200亿美元(854亿4600万令吉)营收的本土芯片企业。
除了吸引美国企业,大马近期也迎来法国、澳洲和日本在半导体设计领域的投资,成为替代中国产能的新选择。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与本地企业杨忠礼集团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可是,大马的高科技芯片美梦,如今正面临严峻考验。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我国能否从传统制造向高端科技转型,尚未明朗。
报道说,上个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大马出口美国的所有产品加征24%对等关税,虽暂缓执行,但仍维持10%的基准关税。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在以国家安全为由下,已考虑对所有半导体进口征收至少25%关税,虽然特朗普已对部分关税政策作出调整。
据大马政府,包括英特尔、甲骨文等美国科技公司,近期也就特朗普关税政策对我国造成的营运影响,与安华举行会谈。
特朗普料不轻易让步
大马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美玲分析道,但在涉及核心议程,例如半导体相关的国家安全议题上,特朗普可能不会轻易让步。
芯片设计量产需时
企业仍有调整空间
大马芯片设计公司Oppstar联合总执行长黄明泰表示,虽然新关税可能带来短期压力,但芯片从设计到量产通常需数年,企业仍有调整空间。
他指出,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部分公司放缓投资和开发。
报道提到,我国因具备半导体制造优势,吸引美企投资,并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力图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扮演中立关键角色。
目前,在大马营运的美资企业约贡献了全国65%的电子电器出口;2024年,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半导体总值达162亿美元(约692亿1126万令吉),占美国同类进口的近两成。
一旦增加关税,要是企业无法自行吸收成本,最终可能转嫁至美国消费者,推高相关电子产品售价。
与跨国科企合作面临考验
我国槟城被称为“东南亚矽谷”,工业园区内聚集了英特尔、美超微、惠普等国际科技巨头,展现出全球科技产业紧密合作的格局。
早在50多年前,美国企业就开始在这里设厂,如今槟城已发展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关键的一环,也是美国芯片供应的重要基地。
在吉打州,奥地利科技企业AT&S新建的工厂正在为美超微(AMD)生产下一代芯片。
该公司在奥地利、印度、韩国和中国也设有生产基地,具备灵活应对政策变动的能力,其高层也坦言,仍在密切关注关税局势,并持续强化供应链韧性。
然而,随着特朗普再度执政,并重启高关税政策,大马与全球半导体及科技巨头跨国合作的前景正面临严峻考验。
“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在记者会上坦言,我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高度依赖美国,但他也直言无法接受“由他国决定立场”的做法,批评华府对中美贸易战中其他国家选边站的压力。”
黄明泰强调,各国应有权自主决定发展方向。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