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马何时走出谷底?/黄金祥

这几个月来,百物腾涨成了民众的焦点。当人们买不起肉鸡、吃不起鸡蛋,官老爷(或官大娘)便告诉你:“嫌鸡蛋贵?那就别吃!”。

我不知道,真正连鸡肉或鸡蛋都吃不起的人口,到底有多少?但我知道,当大马政府突然下令不准肉鸡出口时,新加坡第一时间就从印尼和泰国找来替代品。也不曾听说该国有人买不起鸡蛋,或买不到食用油。

难道新加坡不曾面对物资短缺?没有通货膨胀?当然有!新加坡原是个物资匮乏之地,建国以来,所遇到的种种挑战,比起丰富资源羡煞全球的大马,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同的是,新加坡有一群专业和有远见的管理者,懂得什么叫作未雨绸缪,什么叫作积谷防饥、开源节流、防患于未然。

他们懂得危机管理,懂得培育人才,懂得善用资源、开通国际市场、引进外资与大量(大马)专才,发展成为傲视全球的国际大都会。

他们也懂得严以律己,以严刑厉法,让贪赃枉法之徒无立足之地。他们更懂得选贤与能,通过层层的筛选、培训、考验,来鉴定一代又一代的管理层,确保每一位接班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足够能力应付内忧外患。

拐杖一族沦为阿斗

新加坡开国元老李光耀自立国之初,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人民:新加坡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奋力向上。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人民就像个求胜心切的小伙子,不断努力奋发,什么都担心落人后,什么都要比人强、比人快!

正是这种全民“怕输”的心态,让新加坡从低谷一步步攀上高峰,成了一颗耀眼国际的钻石。

相比之下,大马坐拥丰厚天然资源,从70年代经济与韩国平起平坐,80年代号称亚洲四小虎,到今天人民连买个面包、鸡蛋、食油,都需要政府补贴的地步。

这说起来,还有赖于国阵政府数十年的努力,把最大族群打造成拐杖一族,个个以为有特权加身,万事有政府照顾。同时,因种族与朋党主义作祟,国家几乎所有领域,不论是教育、商业、官职、军警、公共事业等等,都一律以肤色作为先决录取条件。

新加坡选贤与能,一切以绩效优先及容不下半个贪官污吏;而我国呢?

新加坡政府100%拥有的淡马锡控股,是全球其中一家最赚钱的投资公司,经常把盈余分发给中下层百姓,让全民共享努力耕耘后的甜蜜果实。

大马的官联公司则像是永远扶不起来的阿斗,从航空、金融、钢铁、汽车,到海运、面粉、糖厂等等,不是连年亏损,就是不时需要政府出手拯救。那些在私人商界表现出色的公司,一旦被贪婪的政客相中,以行政力量巧取豪夺,最终往往不是经营不善,就是贪腐舞弊而严重亏蚀。

新加坡注重教育,因为它是带领人们从愚昧走向睿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不二法门。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理工大学,同列亚洲顶尖学府;大马高等学府众多,水平如何大家心里有数。

无能短视陷困谷底

在大马,教育向来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政客通过炒作教育课题分裂人民,捞取选票。百年来为国家培育无数专才的华小与独中,至今仍受到极端分子不断骚扰,不仅教育拨款不公,受国际普遍承认的统考也长年受打压。同时,在全球日益重视STEM教育之际,我们则把重点放在宗教、历史与马来文。

国家领导英文不理想,就下令大家一切以马来文为主。某族的大学合格人数不足,那就把入学门槛降低。这些温室大学生毕业后,因学识水平和文凭不匹配,在私人界难以谋得生计,政府就广开方便之门,让他们每个捧着金饭碗,从此衣食无忧。目前我国公务员人数高达170万,与人口比例为1:20。如果只算纳税人士,这个比例恐怕更让人心惊肉跳。

因为怕吃苦,我们总是选择比较容易走的路。想为臃肿的公务员体制瘦身?很难!所以每一届政府都不愿意碰。

国家百病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追根究底,无能短视的政客固然是罪魁祸首,把他们推上位的选民,也一样难逃其咎。掌权者为了继续执政,用尽民粹手段诱惑选民,各种没完没了的补贴,把国家储备金用尽,债留子孙也在所不惜,最终恶果还是必须由全民承担。

过去数十年,政府的所作所为,往往和“追求进步”背道而驰。当我们的邻国选择吃苦而努力往高处攀爬时,我们却避重就轻,选择比较好走的下坡路,最终只能陷困于谷底,走不出来。

反应

 

言论

是时候,向南学习/黄金祥

大年三十,定居新加坡的四哥越堤回来团聚,结果他和家人在早上8点开车出门,花了超过5个小时才抵达新山,破了他历年的记录。年初三,他又在新山关卡堵了近4个小时,才回到兀兰。

据四哥描述,兀兰关卡在春节期间开放所有通道,通关程序迅捷,比平时还快。但是,除夕当天,整条长堤的车子,从新山关卡一路往回堵到兀兰,所有车子皆无法动弹,兀兰海关再有效率也作用不大。

当他在长堤上耗了数小时抵达新山关卡时,看到只有三分二的通道开放,海关人员慢条斯理的检查护照,就不由满肚子怨气。

据新闻报道,年初三有从新山出境者,在距离关口不过800公尺的路,就花了足足6个小时才通关。问题出在哪里,不言而喻。

我国的通关效率低下是多年来的顽疾,不论是在新山还是吉隆坡国际机场,都同样受人诟病。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在春节前几天刚巡视了新山关卡,可惜看来部长的威望起不了丝毫作用。

多年来,由新山出境到新加坡的旅客,都有相同的体验即从昏暗破旧的新山关卡,到灯火通明的兀兰关卡,然后驶上新加坡整洁、绿荫处处的道路,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从落后国家踏入先进国”的强烈感觉。

建设后没长期管理

我国在硬体建设方面向来不落人后,什么世界最高大楼、亚洲最大购物广场、东南亚最长大桥等等,都从来不缺。我们缺的,是建设之后的长期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政策,是追求实效的政府机关,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领袖。

马哈迪在80年代推广“向东学习”政策,妄想凭一句口号来改变国家,提供大量优惠引进日本外资来大马开厂赚钱,却从不认真学习,日本人敬业乐业的工匠精神。就像他一边对马来子弟恨铁不成钢,一边却不断扩大种族特权的拐杖政策。如今40年过去,成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马哈迪对新加坡怀有心结,过去常以当地马来人的“悲惨处境”,来警惕本地族人。殊不知今日的新加坡马来人,在没有特权加持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和其他人平起平坐,各方面成就也早已远超对岸的同族。

近日,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表示,将向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取经,以探讨如何改善国内的公屋发展政策,结果引来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和土著团结党国会议员旺赛夫的抨击,指倪可敏意图引进对土著不利的政策。看来,马哈迪遗留下的种族政治思维,不仅荼毒了几代人,甚至已变本加厉,成了凡事皆可泛种族化。

事实上,新加坡可供大马学习的,又岂止是公屋政策?单是一项公共交通规划,我们就望尘莫及。岛国虽小,可是每一个市镇,都有一座巴士转换站,同时连接地铁站。从地铁站出来,不是购物中心,就是商业或社区服务中心,人民不论搭乘巴士或地铁来回,都十分便利,大大减轻了对私人车辆的依赖。

反观大马的首善之都,吉隆坡的主要市镇如蕉赖、安邦、甲洞等,有巴士转换站吗?一个都没有。虽说近年来新建了几条轻快铁线,却往往缺乏巴士的充分连接;有许多轻快铁站,建设地点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搭客必须开车前往,才能转乘。

象征进步社会指标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不仅方便利民,同时也让海外游客们赞不绝口,更是该国象征进步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此近在咫尺的学习对象,大马政府过去多年来居然视而不见;人民花了几百上千亿,只换来状况百出的列车系统,以及从来都不准时不方便的公共巴士。

新加坡当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许多条件都远不如我国。如今不过50余年光景,新加坡不论在人均收入、人民衣食住行条件、教育、经济、科技、治安、硬体软体建设等等,无一不是遥遥领先大马,更别提1新元兑换3马币的汇率,正是多达百万大马人涌往该国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加坡凡事以绩效为先,之所以可以全民同心协力,就是因为国家领袖高瞻远瞩,采用廉洁与能干之才,国家的发展路线,早已摆脱宗教与肤色之争。

反观大马,坐拥大量天然资源,建国超过半世纪,至今仍陷在种族宗教的泥淖中,加上贪婪政客的恶性斗争,马来西亚想要成为先进国,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愿安华的团结政府,能够下大决心,以大魄力、用大才干,拨乱反正、破旧立新,去污除秽,扫荡众多牛鬼蛇神,让国家发展回归正轨。

而《向南学习》,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也是老百姓在癸卯兔年的一大心愿!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