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里寻找真爱?/许文谦
近日,英国一名女子在婚姻中深感不满足,丈夫的冷漠与家庭重担让她身心俱疲。在与丈夫沟通无果后,她转向ChatGPT寻求慰藉,竟与人工智能(AI)男友“Leo”产生了深厚感情,最终毅然与现实中的丈夫离婚,甚至还举办与AI男友的“婚礼”。
回溯这对夫妻的过往,他们相识于夜店,因意外怀孕仓促结婚。婚后,丈夫逐渐变得冷淡,家庭责任几乎全压在女子身上。当女子试图沟通时,得到的却是丈夫“太过敏感”的指责。
长期的冷暴力,让女子在孤独中转向AI,在与Leo的交流中,她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爱,这种情感连接使她认为与AI的关系比与丈夫的关系更真实。
夫妻缺乏沟通关怀
这一事件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反映出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婚姻角度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与压力,使得许多夫妻缺乏深度沟通与情感关怀,婚姻质量下降。
夫妻双方可能因忙碌于工作、家庭琐事,忽略了伴侣的情感需求,导致关系逐渐疏远。而AI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情感空缺。它能随时倾听、理解用户,给予积极反馈,对于在现实关系中受挫的人具有极大吸引力。
从社会层面而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似乎变得愈发淡薄。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社交,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减少,孤独感悄然滋生。
AI伴侣成“救命稻草”
AI伴侣的出现,成为孤独者的“救命稻草”,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真实人际关系的危机。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情感交流模式发生改变,人们在现实关系中的沟通能力退化,对虚拟情感的依赖加深。
那么,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对于夫妻而言,他们应重视婚姻中的情感沟通,定期安排专属时间,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解决问题,增进理解与信任。
当出现矛盾时,应避免互相指责,而是积极寻求专业婚姻辅导的帮助。社会层面,我们要倡导回归真实社交,鼓励人们走出虚拟世界,参与线下活动,增进邻里与朋友间的互动。学校和社区可组织各类社交活动,提高人们的社交技能与情感沟通能力。
此外,科技企业在研发AI产品时,也应思考如何引导用户正确使用,避免过度依赖,例如设置使用时长限制、提供情感健康提醒等。
科技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类,提升生活品质,而非破坏真实的情感关系。我们要从这一极端案例中吸取教训,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用心维护现实中的情感连接,莫让虚拟世界侵蚀了真实的温暖。
科技战漩涡中的大马/许文谦

当美国商务部第三波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将140家中国企业纳入清单,当中国以关键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强势回应,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震荡已如惊涛骇浪。
马来西亚正站在这场科技风暴的漩涡边缘,既是被动的承受者,也可以是主动的破局者。
美国此次管制措施堪称“科技霸权的具象化”,不仅封堵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之路,更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的触手伸向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这种管辖的本质,是通过技术霸权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版图,迫使其他国家在供应链重构中成为其战略棋子。中国的反制措施,则是以资源优势为盾,在关键材料领域筑起高墙。
这场你来我往的科技博弈,正在撕裂原本紧密的全球产业链,让中立的国家陷入两难境地。
意外赢家的模糊边界
从表面看,我国似乎能成这场科技战的“意外赢家”。稳定的政治环境、成熟的电子制造业基础与成本优势,使我国成为跨国企业“中国加一”战略的热门选项。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电子元件、太阳能板等生产线的转移,以及英特尔、特斯拉等巨头的投资,都为马来西亚带来经济红利。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美“域外管辖”的模糊边界,正让马来西亚的科技生态笼罩在阴影之下。企业既要维持中国庞大的市场份额,又要遵守美国严苛的出口管制,合规成本飙升的同时,还要面对投资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风险。
主动破局换长远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采取“等距离外交”策略,一方面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让东海岸铁路等基建工程为经济注入活力;同时也吸引美国科技企业投资,推动本土技术升级,这种左右逢源的姿态,展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然而,我认为我国不能只徘徊于墙上,唯有主动破局才能掌握命运,换来长远发展。
破局之道,在于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我国需加速构建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护城河”。我国需从低端封装测试向晶圆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另一方面,我国需要深化区域合作,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制,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区域科技产业联盟,形成集体议价能力,降低中美科技战对单一国家的冲击。
此外,政府更应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降低政策风险,让马来西亚真正成为全球科技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中美科技战短期内难见分晓,我国若能将危机转化为转型契机,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开放促进区域合作,不仅能巩固“避险经济体”地位,更有机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场科技风暴,既是挑战,更可能是马来西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