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合约医生何去何从/李慧珊博士

想起那段在校园的时光里,懵懂无知的我们在填写“我的自愿”的时候,医生作为一个伟岸的形象是多少孩子们的憧憬。但理想很完美,现实却很骨感;大马有这么一群医生,他们救死扶伤,为国家公共卫生鞠躬尽瘁,但他们的努力换来的终究只有一纸合约。

大马冠病疫情肆虐,前线人员早已体力透支,但大马一群合约医生非但没有受到体恤,反而因面临着薪资福利不平等,缺乏就业保障等问题而被迫辞职。

另一方面,国内的多家医院则由于疫情而面对医生慌的窘境。一边是过剩的医学生,一边是严重的医生荒,大马的医疗体系究竟怎么了?

什么是合约医生?这一切都得追溯回到大马医疗体系的发展史。在1960年时,我国只有3家公立医学系。在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拥有收入保证和社会地位高的医生。在大马医疗体系逐渐成熟的前提下,医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随着庞大的需求而快速增长。到了今天,单我国就设有34所医学院,而这还不包括海归的医生。在没有良好的管制下,医生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主席苏巴马念形容我国为生产医生最大的工厂,玲琅满目的医学机构增大了医生的供给,但由于政府医院、医院床位和政府诊所并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出现了医疗人才市场过剩的问题。因此,许多医生一直处在等待当实习医生的机会,有者甚至必须等超过一年以上,可谓一“习”难求。为了“解决”这个困扰我国已久的问题,政府创造了“合约医生”。

无法获专科培训

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虽然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却也衍生出了另外的问题。合约医生除了无法获得专科培训,他们的薪资调整计划以及职业发展也非常受限。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是吗?做着同样的工,但是却拿着比别人少的薪酬还要面对朝不保夕的问题,任谁都无法接受吧。

就这样,这颗定时炸弹进入了其倒数阶段中,等待着爆炸的一天。

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点,政府责无旁贷,因为他们所影响的不仅是医生的生计,更是对大马的医疗体系构成严厉的挑战。

对于那些抱有浓烈的热忱想要学习医科的莘莘学子们,也应该重新审视和评估大马目前医学界的情况。

医生作为热门的全民志愿,报读的人数是逐年增加,但在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才能做出最有利于我们的选择。

就算是猪,只要站在风口上都会飞天;就算是拿破仑再世,只要是站在枪口上,也依旧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作者为拉曼大学副教授)

反应

 

要闻

组织:不满足诉求 8000合约医生下月辞职罢工

(八打灵再也29日讯)一个自称目前为卫生部合约医生的团体——“Mogok Doktor Malaysia”(罢工的马来西亚医生)恫言,若组织诉求得不到满足,不排除在全国发起一场涉及约8000名合约医生的大规模辞职以及“罢工”行动。

该组织要求罢工者在4月3日至5日期间,以休紧急病假或病假的方式以示抗议,还计划在4月1日集体辞职。但他们强调,不鼓励以示威和快闪的方式来抗议。

该组织的要求包括在沒有任何条件或面试的情况下,将所有合约医生吸收到永久职位、基本工资和待命(on call)费的增加,并解決专家、医疗人员和內部官员短缺的问题。

他们还希望在沒有申请的情況下,医务人员的強制服役期限自动缩短为三年、减少医疗人员和內部人员的待命和工作时间、每月值班时间不得超过六次,以及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0小时。

据该组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言人告訴《星报》,该组织已决定在4月3日至4月5日期间,通过紧急休假或病假的方式,和平罢工。

“因为示威或罢工会造成伤害。现在我们已经确定,约2万名合约医生中的8000人,将会参加这次大规模罢工和辞职行动。”

“(部分)3000名合约医生将于4月1日辞职,而其余人将不会在4月3日至5日期间上班。”

作为回应,卫生部总监丹斯里诺希山表示,该部仅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所谓的罢工行动,並补充说还沒有掌握更多的相关信息。

他在一份声明中说:“一般来说,组织罢工是为了向有关各方发出特定讯息。但是,医疗服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服务,因为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和福祉。”

他強调,计划外的罢工不是解决医疗界问题的最佳方案。

诺希山表示,政府已不时就医护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作出回应並采取行动。

“其中包括永久性职位、专业培训赞助或进一步培训,基于时间的晋升、晋升到特殊等级的机会以及为专家和其他人建立UD56等级。”

“我相信,政府会不时确保根据当前问题研究所有问题和要求,並根据国家的经济能力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案。”

他也说,政府将继续按照2023年财政预算案的指示优先考虑医疗服务,並重申罢工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