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台海危机方兴未艾/谢诗坚博士

在中美巨头会晤时,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台海问题。不仅美国挑战中国的权益,而且也不断武装台湾的地位。因此双方的言语不合是预料中事。

习近平说,当前中美关系是属于“两个不符合”:一是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二是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因此有必要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轨道。

为此,拜登也重申美国对台态度的立场是“四不一无意”: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以及不支持台独(包括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及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和无意围堵中国)。

勿将台人未来当赌注

拜登的谈话并未对台湾的地位归中国作出明确保证,反而是因今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刻意访问台湾而触怒北京。

这位议长的访台是要“现身说法”,证明台湾不属于中国,中国也无权干预台湾事务,未想弄巧反拙。

佩洛西此举等于踩到中国的红线,否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就在佩洛西离开台湾后,中国在军事上全面演习包抄台湾海峡,一时之间让台湾人民“提心吊胆”,担心发生擦枪走火事件。

果然在中国动真格时,台湾人民有了另一种想法,他们不再相信美国是坚定的保护伞。因此在11月杪的台湾16县市选举中,民进党大败,只保住5个县市会,其余皆在投票后失去控制权。

这正好印证台湾民众在紧要关头不会跟着民进党的步伐走,这次的投票结果就是要告诉蔡英文,勿将台湾人民的未来当赌注。

既然从俄乌战争中,世人已看到美国不会派出军队援助乌克兰,台湾人民也就不再相信美国是坚不可摧的盟友。这样一来,美国的神话也开始不灵了,还好这次俄乌战争中已被台湾人“算出来”。

第三场国际会议则是安排于11月18日及19日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会上用5个关键词概括其主题演讲,重点是强调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这五大要点是:

(一)续写“亚太奇迹”:间中包括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共同富裕的亚太。

(二)典范“更上一层楼”:以汶莱和中国为例,一大一小国家,地位平等,是为典范。

(三)路易艾黎精神:历史弥新的传承,即路易艾黎(1897-1987),原籍纽西兰,长期在中国搞各类活动。中国和纽西兰也因此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国际友谊。

(四)菌草: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这是指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如今“中国草”已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五)特殊情谊:中泰一家亲。

刺激美国搞非洲峰会

上述3个国际组织,还是避免不了成为大国阐述战略的场所。拜登从另一个角度演绎了峰会的作用,因而在东盟大会上承诺投入数以千亿元为贫穷国家大搞基建,以反击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资战略。

反过来,习近平则利用G20的平台,努力争取欧洲国家支持靠向中国的和解方案,不要再一味向美国靠拢。

由此可见,美国是有选择性地拉拢和争取对象,对欧洲和中国力逮不足的地方提供较大的支持,如非洲和中东。但美国所作所为又远不及中国向印尼作下的巨额投资。

近日习近平更转向阿拉伯峰会,也就刺激美国在非洲搞一场峰会,从中反映了中美至今的冲突与对抗正方兴未艾,还是找不到尽头!

 

 
 

 

反应

 

言论

中美贸易再博弈/谢诗坚博士

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上台,但仅一年后,便在2018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这是前所未有的两大经济强国之间的正面对抗。

美国发动这场经济战的理由是:中国涉嫌窃取了美国的智慧财产权与商业机密。

基于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美国要求贸易代表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涉及商品总值估计高达600亿美元。

其目标在于纠正中美之间所谓的“不公平贸易”,并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作为基本税率。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商品加税,是因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便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世界工厂”。

根据中国“2025发展战略”,目标是在从螺丝钉到大型战舰等各类产品的生产上实现全面领先。

有了这样的宏图,又配合了中国于2013年启动的高铁建设计划。

习近平于2012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及国家主席后,翌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涵盖“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重大战略。

配合这一战略,美国深感威胁。特朗普公开反对“一带一路”,也反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虽然特朗普在2021年败选,离开白宫,相关政策暂时告一段落,但吊诡的是,他竟于2025年“回潮”,再次当选总统。

未能缩小贸易逆差

这一次,他再次检视全球经济政策,最无法接受的仍是中国在进出口方面占据优势,于是在第二任期继续对中国施压,高关税政策也卷土重来。

例如,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已远远超过商品本身成本。原价2美元的商品,加税后成本达8美元。这笔费用究竟是由中国商家承担,还是转嫁至美国消费者?仍有争议。

不可否认,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成为超级强国。尤其自1990年苏联解体以来,全球格局剧变,美国一度独霸天下。

但如今,美国面临财政赤字,遂借高税政策转嫁经济压力。例如:

2018年:中美贸易额为6,335.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4,784.2亿美元,自美进口1,551亿美元,顺差为3,233.3亿美元;

2019年:贸易额5,412.23亿美元,同比减少14.6%;

2020年:贸易额回升至5,863.21亿美元;

2021年:达7,556.45亿美元;

2022年:微增至7,594.27亿美元;

2023年:下滑至6,644.51亿美元;

2024年:小幅回升至6,882.8亿美元。

可见,自2018年以来的6年里,美国始终未能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因此,美国以“狮子大开口”的关税政策施压,结果引发各界反弹。

近日在日内瓦的谈判中,双方作出让步:宣布90天内暂缓部分关税,并将原本高达100%以上的关税大幅调降。

美国将145%关税降至30%,中国将对美商品的关税由125%降至10%。

这不是中国的胜利,也不是美国的失败,而是基于全球产业链与市场稳定考虑后的理性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品长期以来呈“外销七成、内销三成”的格局。

小规模摩擦难消停

此次关税调整后,外销压力增大,中国或需转向内销为主,这将改变产品结构,也影响“小而美”的外贸产品生产。

除非美国经济明显衰退,否则中国仍将长期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

虽然大规模冲突可望避免,但小规模摩擦仍难消停。

贸易战不过是国际博弈中的一段插曲。只要美国不过度强硬,中美仍可在谈判桌上寻求共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