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会须交出成绩单/南洋社论

国际透明组织大马分会在公布最新的2022年清廉指数(CPI)报告中表示,大马去年的得分只有47分,相比2019年的53分下跌了6分,连续三年下滑,显示我国在公共领域打击贪污、支持人权及民主的方向错误。
我国在2019至2021年的得分是53分(2019年)、51分(2020年)及48分(2021年)。
第10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执政以来,一直强调反贪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政策也是他的软肋之一,因为不管是丹斯里慕尤丁或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任相时,他们都没有让惹上官司的政治领袖担任一官半职,也没有干预法庭审讯过程。
但是,在第15届全国大选成绩的悬峙之下,安华接受了国阵的加盟,代价是委任了官非不绝的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担任副首相。
无论这是不是情非得已,这为反贪会设下了一个难以开拓的局面:到底要不要向安华所说那样,即使是首相署高官涉嫌舞弊也照查及捉不误,还是小心揣摩“圣意”,不要猜错“方向”而导致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上头的寓意不明确,反贪只能成为心虚的口号,乃至法庭针对一些政治贪污案的判决,也成为“释放不等于无罪”的无声呼唤。
民间小道言论便将反贪会为难之处分析出来,比如,如果扎希罪成,安华的副首相委任成了一大笑话,司法公正将团结政府狠狠的刮了一巴掌。
我们欢呼司法公正的胜利,但是安华恐怕要笑不出了。
反贪勿找错方向
如果扎希无罪,那么,检察官和反贪会是否要穷追不舍,上诉到底?到底是司法公正抬头,还是向局势低头?看来,将大鳄定罪,反贪会,除了要加倍努力,切莫畏首畏尾。
国际透明组织大马分会举出四大建议,包括落实资讯透明度、加强公共行政、修改法令以改善政府透明度,以及加强反贪污委员会执法能力。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也是现任政府在执政前的改革承诺。
我们希望政府从善如流,和反贪会通诚合作,拿出成绩来,将指数“止跌回升”,让人们见识到和前朝政府的不同。
有人说,如果要评估安华任相的表现,无需什么标新立异的政策,他只要致力实践希望联盟的大选宣言,就已经可以交出好成绩来。
同样的,如果反贪会要配合首相安华的“出师表”,无需花太多时间筹划,只要针对总审计司报告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加强公共服务的问责制度,必然捉到贪官,带来惩戒效果,也提振反贪得分。
放着一本贪污宝典不看,却去找无字天书,然后厚着脸皮说外界评估不能作准,难怪贪污指数越来越糟,被内行讥笑找错了方向。
商机外交 中东加冕/南洋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地阿拉伯,展开其中东之行。他视沙地为自己的“幸运之地”。8年前,特朗普同样选择沙地作为他任职总统后的首个重要访问国家。
如今与中国关税协议尘埃落定,特朗普心情大好,因此这次访问,尽管难以在中东争端上达致具意义的协议,唯有商业交易预料将锦上添花,为美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果然,白宫宣布,特朗普与沙地阿拉伯王储签署一项经济协议,沙地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其中包括号称史上最大的国防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约6138亿令吉)。
沙地实际行动挺美
获得如此巨额投资,特朗普显然笑不拢嘴,频频称赞沙地王储,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可思议。
美国市场也欢迎沙地的投资,并指出该协议将为美国制造多达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有望深化双方在军防、能源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沙地阿拉伯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对美国的支持,而非空谈。
特朗普随后将拜访卡塔尔与阿联酋,此次中东之行,预料将成为他又一场“自我加冕”之旅。
不过话说回来,中东局势依旧胶着。特朗普继续炮轰伊朗是中东“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并强调美国绝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
伊朗也不甘示弱,反讥美国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预料特朗普在完成主要访问目标后,不会节外生枝,双方对峙仍将维持“点到为止”的态势。
东盟“集体谈判”不被看好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东盟国家联合与美国集体协商关税议题,引起不同反应。由于美国对东盟各国征收关税税率不一,专家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并不可行。
安华希望以东盟代表身分与美磋商,被指更像是“炫耀身分”而非务实解决问题。美国则倾向与东盟国家个别展开双边谈判。
此外,安华挺巴勒斯坦立场也可能引来盟国顾忌,担心此举惹怒特朗普,影响外交关系。
因此,不乏评论家呼吁首相应专注治理国家,避免拖累东盟国家。
特朗普此行凸显其“商人本色”,与其硬碰,不如思考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平衡。
东盟多国貌合神离,表面和谐,实则分歧众多。要齐步并进,恐怕难免多头马车、步伐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