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千方百计证明安华坐不稳?/陈圆凤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用多重手段,证明团结政府地位稳固。他签协议,又在国会寻求信任投票,各个内阁部长也投入工作,整个政府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从各方面解读剖析,抽丝剥茧,捉住任何微小的元素,为的就是证明安华政府坐不稳。

按照这些“证明安华政府不稳”的说法,即使已经和盟党签协议,即使拥有国会三分二议席优势,安华政府还是危机重重,随时可能倒台。

他们最看重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说的,国盟在做好准备当反对党的当儿,也做好准备,等待时间来接管政府。

从这番谈话就可以推断,国盟是藏有后手的,国盟应该是另有手段的,就等时机成熟而已。

在投选副议长时,民主行动党的刘强燕获得146票,而巫统的拿督南利莫哈末诺有148票。刘强燕少了两票,这两票又大有玄机!这是不是证明巫统内部分裂,并不齐心支持首相安华。这又是安华政府地位不稳的证明。

总而言之,从这些言论中,你会对安华是否可以完成一届首相的任期感到很忧虑,觉得他随时会被推翻,被出卖,被倒台,被“喜来登2.0”。

古怪的华文舆论圈

你说在国盟的圈子中,不断制造对己方有利的假象,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华文舆论的圈子中,也不断出现这种带风向的评析,我就觉得很古怪。

大选后的分析说,有高达94%的华裔选民支持希盟,这表示支持安华是华社的大势所趋。但是,为什么却又有那么多人渴望看到希盟倒台?这些人到底图什么?

还有,很多人也把批判的眼光对准行动党的正副部长。

正副部长位子都还没有坐热,就有人迫不及待提出承认统考的问题,又攻击行动党毫无原则,居然为了做官就跟巫统为伍。

“为了做官”这个理由已经不成立了,从民意来看,行动党的多数支持者并不愿意看到国盟政府上台。谁敢给伊斯兰党主掌中央政府的机会?还要用这个理由来攻击行动党,根本就是“不甘愿”或是“妒忌”行动党有机会当官。

别看马华现在在政府内没有官职,但是,很多人更愿意看到马华当官而不是行动党,因为他们跟马华的“交情”更好,马华部长更容易交朋友。

十面埋伏处处冷箭

即使行动党已经获得94%华裔选民的支持,但是,却还是有一大群有心人,在操控对行动党不利的负面舆论,冷嘲热讽。他们即使支持安华当首相,也很不忿行动党意气风发当官。

团结政府确实面对十面埋伏,处处冷箭。但是,从安华当首相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我觉得还是渐入佳境。安华看起来正准备大展拳脚,获得国会信任后,希望很快开展经济建设的工作。

反应

 

言论

行动党要好自为之/陈圆凤

史上第一个无法在国会回答问题的副部长,即使部长也没有发生过这种错误。所以,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最近被围攻。

林慧英无从辩解,也不应该解释,总之,低头认栽就是。这是明摆着的,错了就是错了,给民主行动党一个教训,也提醒其他新人。

别以为做官是荣誉,分分钟,你就得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或是轻慢,被人骂。

身为副部长,没有准备好国会问询的答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吗?其实,也是,也不是。

是,因为身为人民代议士,又身兼副部长,这是林慧英的工作,而且,国会是民主的象征,是民主问政的体现,这种失误非常愚蠢,是无论如何不该出现的。

不是,因为这只是个答案,过后补上也可以,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没有破坏力,严格来说会影响施政效率,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不管是不是大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行动党的错,只要是行动党议员或是正副部长犯错,就会变成天大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喜欢挑行动党的刺儿,都在等着看行动党的笑话,都在等着打击行动党的官威。

环顾政坛,行动党现在是最招嫉的政党。说是树大招风也行,说是先天基因不好也行。总之,从选民,时评人,敌对政党,宗教人士,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用放大镜盯着行动党。如果有好事,赞扬的声音中一定夹杂着讥讽叫嚣;万一有犯错,怒骂的声音如排山倒海淹没一切辩解。

行动党是不是很倒霉?千万别这么想,如果行动党今天还是在野,就算挨骂,也不会这么狠,正是因为行动党如今声势浩大,才引来那么多关注和挑剔,这是成功的代价,也是进步的鞭笞。

从本届团结政府成立开始,行动党上下就应该有一种自觉,“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是执政党,一切行为举止和言语,都必须符合人民对政府的期待,这种标准一定是更严格,更挑剔,甚至更不近情理的,不容犯错,不容一点瑕疵。

须有宏观格局微观解析

就像“顾客永远是对的”,对行动党来说,“选民永远是对的”。行动党必须有宏观的格局,也要有微观的解析,三大民族选民各有诉求,以华人票立党的行动党,如何平衡其中的微妙?这是党领导层需要斟酌的。

怪选民,怪政敌,怪前朝,怪媒体,怪来怪去,选票就溜走了,大好江山也就崩塌了。

行动党应该经得起荣耀的考验,也经得起选民的施压,捉住历史契机,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政党,不要辜负选民的殷殷期望。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