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人才流失,楚材晋用/许国伟

最近人才外流成为话题。

事由是马大医学院前院长拿督阿迪巴卡马鲁查曼博士日前提到,由于我国迟迟未能有效解决医疗工作制度问题,导致马大每年至少有30名优秀的医学系毕业生,流失到新加坡。

我们人才流失,楚材晋用,岂只是医学系毕业生?这问题早就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今,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阿当阿里也说,必须全面审视青年人才外流课题,包括鉴定青年所面对的经济问题。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才外流,原因是什么?

当然,经济是其中重要问题,我国陷入薪资上涨停滞缓慢问题,到国外工作收入更高,而囯内物价又节节上升,自然导致国人外流。

要说大马不重视人才,也不完全是;更大的问题,或许在于,领导们眼里怎样看人才,尤其年轻一辈的人才。就像《笑傲江湖》里,有一段故事。

任我行在少林寺,向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打听一个人。“此人武功既高,人品又是世所罕有,有些睁眼瞎子妒忌于他,将他排挤。”

岳不群自然懂得任我行说的就是令狐冲,他就回答:“任先生所说的少年,便是敝派弃徒令狐冲这小贼么?”

任我行笑道:“明明是珠玉,你却当是瓦砾。老弟的眼光,可也当真差劲得很了。”

令狐冲从跟岳不群情同父子,悉心教导培养的大弟子,到变成弃徒小贼,原因复杂。

问题是,岳不群的夫人宁中则尽管对令狐冲浪荡行事感不满,仍相信他的人品;岳不群却对他猜疑忌狠到最后,要置他于死地?

嫉贤妒能

说到底,岳不群的格局与胸襟不大,而且他是当领袖的,他眼里都是权力和权谋。

一旦令狐冲的武功剑术、江湖地位和武林人脉超过自己,岳不群就觉得地位和权力受威胁了。

哪怕是人才,都不能留。

于是,岳不群坚持气宗最强,宁愿留着一群跟他学“以气为体,以剑为用”,但学来学去功夫不高的小弟子,以致最终身边无人可用,自己的功夫也达不到一流程度。

最终,岳不群还要去自宫偷学辟邪剑法,才能打败左冷禅。

压制人才

年轻一辈出不了头,说到底就是有些当领袖的,不仅霸占了资源,还眼瞎心窄,不看是不是人才,只看是不是听话的自己人。

这样的决策,搞出来的工作就业大环境,就业机会不是没有,但年轻人(包括人才)谈到晋升和更大的发展机会,很多时候就像李敖形容般的:“我们活像玻璃窗户上的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随时都要被苍蝇拍子打下来。”

人才,能不外流吗?

视频推荐:

反应

 

在商言商

吸材与惜才/李英华博士

作者:李英华博士/帝国教育集团总执行长

距离我国第一次宣布行动管控令至今已有3年了,眼看各行各业逐渐有复苏的迹象,然而有不少老板们还是眉头深锁,不时相互大吐苦水。

原因无他,那就是有生意有订单,却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这种情况随着各式各样的零工经济行业冒起更趋日益严重。

找工、选工

虽然企业老板们已经出尽法宝,但还是无法聘请到心仪的人选。许多求职者皆抱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心态前来面试,成了名副其实的受雇者——接受雇用。

我相信许多雇主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面试结束后,应征者告知待他们先回家考虑才答复是否接受录用。这种情况若发生在多年前简直是匪夷所思,如今却是屡见不鲜。老板与员工的地位已经是今非昔比!

人材、人才、人财

人“材”,是指仍是一个材料或胚胎,或许有各种可能,但需要经过一番打磨跟历练后才能发光发亮。而人“才”则是打磨过后,已经展现出才华,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材。

最后的人“财”,则是能为公司带来直接的获利,在公司内具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样的人才所创造的综合效益很高,对公司来说简直就是财宝一样。理所当然的,人财是所有企业积极争取与极力保留的重要资产。

劳力、脑力

在后疫情的时代,如果全公司都是人力,那老板注定会很辛苦,因为公司充斥着劳力,但是缺乏脑力。除了无法替代的人力工作,企业老板们当务之急是必须懂得善用自动化与数据化系统,减少对劳力的依赖。

无可否认,人力成本如今已经成为了企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在通货膨胀率高企不下的情况,生活费高攀,人往高处走,员工流动量势必加剧。

吸材、惜才

目前我已经不敢奢望可以聘请到人才,但求可以遇到可造之材。在人事聘请方面,我还是相对严紧,亲自把关,希望可以凭借在社会沉浸多年的金睛火眼一一面试及筛选应征者,务必亲力亲为,以免有漏网之“材”。  

其次,若是遇到可造之材,必定将其纳入种子老师小组,把自身多年来的教学与行政经验面授耳传,让年轻的优苗成为公司的核心团队,做好接棒的铺垫,把人材打造成人才,进而成为公司的人财。

我非常相信吸引力法则,因此坚持打造正能量的公司文化,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材加入我们,一起把优质的教育种子散播出去,造福下一代。

我在教育领域兜兜转转了将近20年,虽然已经在多年前退下教学前线,然而,目前所做的人材培训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传承?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