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什么当官就会说错话?/陈圆凤

新科部长们开始工作了,渐渐的,也暴露一些毛病。

民主行动党的倪可敏,人民公正党的拉菲兹,这两位出了名辩才无碍,舌辩滔滔的人才,却相继“讲错话”,被形容为“换了位子,换了脑袋”。

批评他们的人认为,这两位过去勇于为民发言,揭发弊政,没想到一朝当官就变脸,站在民意的对立面,实在太让人失望,有人甚至呼吁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开除身为经济部长的拉菲兹。

人民应该精明消费

我对拉菲兹的表现是很期待的,我认为他应该可以有所表现,对他那句“我只喝3令吉的咖啡”,我也是深有同感的。确实,我可以选择更便宜的消费模式,我也是这样的。但是,我也希望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可以兴之所至的奢侈一下。

我认为,拉菲兹的讲法其实没有错,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人民也应该更精明消费。但是,这话的毛病是“缺乏同理心”。

人民认为管理物价,减低人民的生活压力是政府的责任。拉菲兹身为经济部长,应该拿出对策,而不是“教导”人民怎么消费。事实上,谁不知道他所说的那一套?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但是,你说专门只买便宜的,那是不现实的呀!

“换了位子,换了脑袋”这句话从正面来看,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关键是不要换错了!

就以拉菲兹来说,他过去在野,积极为民发声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当权者。而当他官居部长,当权者不是他的攻击对象,他就应该把脑袋换过来,一切“以民为本”,为人民说话,为人民着想。

当官的人,最忌讳的,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从维护政府尊严,政府权威,政府利益为出发点。有时,更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神武和先见之明,说话时就显得“官腔十足”,听着就觉得很冷漠,很刺耳,很不合人情道理。

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在云顶峇冬加里土崩问题上“营地非法经营”的说法,就跟整个悲剧的气氛和民心情绪格格不入!横祸在眼前,人民更希望看到部长参与救灾工作,或是有一些安抚和策应的说话,而不是一开口就先说合不合法的问题。

倪可敏太彰显“权威”

严格讲起来,倪可敏的说法就是太过彰显“权威”。虽然只是随口一句话,却少了温情。如果倪可敏当时哽咽得什么都说不出来,他一定备受称道。

倪可敏在刚过去的大选选战期间,一句“让新加坡人来做新劳”,就惹人诟病。所以,口才太好的人不免话多,有时,不说话才是最高境界。

倪可敏和拉菲兹的失言,是其他部长的借镜;大家还是少说话,赶紧踏踏实实的做事吧!像交通部长陆兆福,就是最有智慧的,微服体察民情,让人心服口服,官员也折服,官声有口皆碑!

反应

 

言论

行动党要好自为之/陈圆凤

史上第一个无法在国会回答问题的副部长,即使部长也没有发生过这种错误。所以,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最近被围攻。

林慧英无从辩解,也不应该解释,总之,低头认栽就是。这是明摆着的,错了就是错了,给民主行动党一个教训,也提醒其他新人。

别以为做官是荣誉,分分钟,你就得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或是轻慢,被人骂。

身为副部长,没有准备好国会问询的答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吗?其实,也是,也不是。

是,因为身为人民代议士,又身兼副部长,这是林慧英的工作,而且,国会是民主的象征,是民主问政的体现,这种失误非常愚蠢,是无论如何不该出现的。

不是,因为这只是个答案,过后补上也可以,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没有破坏力,严格来说会影响施政效率,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不管是不是大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行动党的错,只要是行动党议员或是正副部长犯错,就会变成天大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喜欢挑行动党的刺儿,都在等着看行动党的笑话,都在等着打击行动党的官威。

环顾政坛,行动党现在是最招嫉的政党。说是树大招风也行,说是先天基因不好也行。总之,从选民,时评人,敌对政党,宗教人士,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用放大镜盯着行动党。如果有好事,赞扬的声音中一定夹杂着讥讽叫嚣;万一有犯错,怒骂的声音如排山倒海淹没一切辩解。

行动党是不是很倒霉?千万别这么想,如果行动党今天还是在野,就算挨骂,也不会这么狠,正是因为行动党如今声势浩大,才引来那么多关注和挑剔,这是成功的代价,也是进步的鞭笞。

从本届团结政府成立开始,行动党上下就应该有一种自觉,“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是执政党,一切行为举止和言语,都必须符合人民对政府的期待,这种标准一定是更严格,更挑剔,甚至更不近情理的,不容犯错,不容一点瑕疵。

须有宏观格局微观解析

就像“顾客永远是对的”,对行动党来说,“选民永远是对的”。行动党必须有宏观的格局,也要有微观的解析,三大民族选民各有诉求,以华人票立党的行动党,如何平衡其中的微妙?这是党领导层需要斟酌的。

怪选民,怪政敌,怪前朝,怪媒体,怪来怪去,选票就溜走了,大好江山也就崩塌了。

行动党应该经得起荣耀的考验,也经得起选民的施压,捉住历史契机,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政党,不要辜负选民的殷殷期望。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