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美博弈的背后思想/张永麒

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展开贸易战,然后升级为科技战时,中美关系就进入对抗的新阶段。各种新冷战的呼声和辩论,在媒体中就成为常用的代名词。

各有各说,一些说是文明的冲突,一些说是中国挑战到美国的老大地位。这些都是对的,在大国的博弈中,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现状一定会改变,这是大自然的规则。

从优管看各种讨论中美关系的视频,可以看到中美各方代表在舆论界的角力。双边代表发表谈话,从中看出中美双方代表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傲慢与偏见。

代表美国的舆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断对中国的内部事务指手划脚,各种“教师爷”的语气,要让中国跟随美国的想法去做事,特别是以民主、人权和自由,作为思想的核心表征。

文化价值各异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认为,只有西方的制度和模式才是发展的道路。其实,在美国输出“民主、人权和自由”时,就是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而这种文化价值观,却各有诠释。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指美国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美国人以一般傲慢的态度,处理国际事务,甚至是对世界的分工,也要以美国的安排来进行。

一些美国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存有莫名的敌意,纠结于马克思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却没有观察到随着中国人原有的文化,已经从中变革出适合中国现代社会需求的思想。

美国在50年前,在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的领导下,开始了美中“和解”之旅。

50年后,基辛格对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表示担忧,认为中美两国对抗,将是一个灾难的开始。

他的警示表示中美的50年“和解”已经结束,进入一个拜登总统所言“对抗、竞争、合作”的阶段。

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演变,时刻处于一个“变”的轨道上。每50至100年,就会发生大变动。

西方的思想文化伴随科技和经济实力,在世界四处散播。中国说“以实力地位的角度”出发,预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要以“实力”的角度,在国际舞台上与西方博弈。这会是文明的冲突还是融合?

 

 
 

 

反应

 

言论

中美关税战暂时停火/陈金阙

关于关税谈判事件,美国终究没有等到中国官方的电话,只能远赴瑞士日内瓦,与中方展开为期两天的谈判。会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美中双方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同意暂停“对等关税”90天。也就是说,双方将把原定的关税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15%。

最终,美国“仅”征收30%的关税,而中国则相应将关税降至10%。随后,中国商务部也确认相关消息。至此,双方暂时鸣金收兵,休战3个月。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应声大涨,我国股市更是表现神勇,综合指数有望重返1600点以上。

从头到尾,都是美国高调挑衅,而中国则沉着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如同多角色演员,从得意洋洋到暴怒,再到自吹自擂,企图借中方率先软化来化解压力未果。

中精准打击美经贸软肋

此次停战,自然由他来抢功。他先表示“不想再伤害中国”,“中国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并多次提及有望在本周内与习近平举行会谈;中方则保持沉默。

美国其实更在意的是中国在4月初宣布对7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这对其工业体系构成重大打击。尽管外界预料中国不会完全取消管制,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审批程序。

这一轮关税战,让美国明白其对中国经济的评估过于自信,也暴露了其谈判姿态的脆弱。同时,中国以守为攻,在反制关税中精准打击美国经贸软肋,迫使美方不得不寻找台阶下,急于撤回高压政策。

无论如何,美国当前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中国则在“坐二望一”之际,选择不硬碰也不妥协,展现出沉稳与克制的气度。

中方明确传达讯息:正是因为美国越界在先,中国才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绍不容许外力随意染指自身的经贸领域。

此举也间接传达了另一层含义:若未来中国对台湾采取任何行动,美国最好勿插手,因为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中国从不退让。

特朗普施政反噬美经济

这一轮关税战也暴露出美国“以大欺小”、轻视盟友关系的本质,民心向背,恐让其“千秋霸业”开始动摇。况且,此次休战只是暂停90天,并非终结。特朗普施政的不确定性,恐将全球贸易置于长期动荡之中,反噬美国经济前景。

此外,由于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货运大幅减少,接下来的90天内,美国市场可能面临商品短缺的问题。

随着关税暂缓,涌向美国的新一轮中国货柜潮或将出现,造成港口严重拥堵。然而,物流调度速度远赶不上货运需求,这将可能推高运输成本,缓解不了商品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