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下的大马/张永麒
马来西亚是一个很友善的国家,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5日至17日访问期间,安排了高规格的接待仪式,警方也启动高级别的反恐安保措施。
警方出动全频段无线电干扰车,全程护送习近平的专属座驾“红旗N701”轿车。同时,警方连续3天对17条主要大道进行分阶段封路,为中国代表团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中国是大国,大国元首出访小国,肯定要以礼相待。
马来西亚国力有限,能展示的就这么多,无法像中国在接待非洲国家领袖时那样,用科技与动员展示文化与历史的排场,震撼非凡。
高度重视与欢迎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在国家王宫举行了国宾欢迎仪式,亲自接待习近平,并于国宴上以充满马来西亚风味的菜单款待贵宾,象征我国对中国国家主席来访的高度重视与欢迎。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习近平举行了双边会谈,并设欢迎晚宴款待习近平。他还以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精准概括了习近平这些年来所提出的理念与倡议。
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笼罩两国关系的却是美国发动的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逼迫中等强国“选边站”——要么与中国友好,要么选择美国,以达到围堵中国的目的。
特朗普暂缓实施关税措施90天,马来西亚必须在此期间与美国进行谈判,以争取有利的谈判成果。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已经率领代表团前往美国,会晤数位重要人物,为马来西亚争取利益。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与习近平会谈后,《南华早报》报道安华表示,在贸易课题上,会与中国站在一起。事实是,马中两国已签署了31份了解备忘录与协议。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前,也有学者表示,马来西亚在贸易上不应过度依赖中国。东姑扎夫鲁也说,过去两年,首相安华和他连续出访多个国家,正是为了开拓更多出口市场,推动贸易多元化。现在,是检验这些努力成效的时候了。
马美外交关系不温暖
安华在巴勒斯坦课题上公开反对特朗普的言论,例如:“把加沙占领并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区。”大马驻美前大使拿督斯里纳兹里也透露,他曾数次被美国国务院传召问话,可见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并不温暖。
美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其中是否包含部分中国的转口贸易?马来西亚对美国的出口中,电子与电气产品占很大比例,其中不少是美国公司在大马投资设厂的产能输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马来西亚在中美贸易战中显得格外关键。
在言语表达上,安华对中国释放善意,同时对美国表达了质疑。例如他说,在多边主义面临严峻考验之际,一些国家放弃了“共同责任”的原则,另一些则质疑长期以来的承诺;而中国则为全球倡议注入了新的希望。
在国际关系方面,马来西亚必须维持多边平衡,这是马来西亚赖以生存的重要策略。马来西亚具备某些优势条件,使得美国与中国都必须保持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国际博弈中,马来西亚人还是可以比较安心的,无需过度焦虑。
中美关税战暂时停火/陈金阙

关于关税谈判事件,美国终究没有等到中国官方的电话,只能远赴瑞士日内瓦,与中方展开为期两天的谈判。会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美中双方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同意暂停“对等关税”90天。也就是说,双方将把原定的关税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15%。
最终,美国“仅”征收30%的关税,而中国则相应将关税降至10%。随后,中国商务部也确认相关消息。至此,双方暂时鸣金收兵,休战3个月。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应声大涨,我国股市更是表现神勇,综合指数有望重返1600点以上。
从头到尾,都是美国高调挑衅,而中国则沉着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如同多角色演员,从得意洋洋到暴怒,再到自吹自擂,企图借中方率先软化来化解压力未果。
中精准打击美经贸软肋
此次停战,自然由他来抢功。他先表示“不想再伤害中国”,“中国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并多次提及有望在本周内与习近平举行会谈;中方则保持沉默。
美国其实更在意的是中国在4月初宣布对7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这对其工业体系构成重大打击。尽管外界预料中国不会完全取消管制,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审批程序。
这一轮关税战,让美国明白其对中国经济的评估过于自信,也暴露了其谈判姿态的脆弱。同时,中国以守为攻,在反制关税中精准打击美国经贸软肋,迫使美方不得不寻找台阶下,急于撤回高压政策。
无论如何,美国当前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中国则在“坐二望一”之际,选择不硬碰也不妥协,展现出沉稳与克制的气度。
中方明确传达讯息:正是因为美国越界在先,中国才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绍不容许外力随意染指自身的经贸领域。
此举也间接传达了另一层含义:若未来中国对台湾采取任何行动,美国最好勿插手,因为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中国从不退让。
特朗普施政反噬美经济
这一轮关税战也暴露出美国“以大欺小”、轻视盟友关系的本质,民心向背,恐让其“千秋霸业”开始动摇。况且,此次休战只是暂停90天,并非终结。特朗普施政的不确定性,恐将全球贸易置于长期动荡之中,反噬美国经济前景。
此外,由于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货运大幅减少,接下来的90天内,美国市场可能面临商品短缺的问题。
随着关税暂缓,涌向美国的新一轮中国货柜潮或将出现,造成港口严重拥堵。然而,物流调度速度远赶不上货运需求,这将可能推高运输成本,缓解不了商品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