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美关系能否“兔”飞猛进?/陈文坪

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癸卯年新春佳节期间,就传出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将访问台湾的计划报道。

这一消息,对中国人民来说,肯定产生错愕。是因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于2月访华与中方高层会谈。这时传出麦卡锡计划访台,不就是在“打”布林肯的嘴巴吗?

日前,路透社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unchbowl News的消息报道,五角大楼正在为麦卡锡的出访行程进行初期规划,包含可能会在今年稍后访台的行程。

第118届美国国会于2023年1月3日正式展开议期。不过,会期一开始就面临众议院议长选举结果难产的情况。共和党领袖麦卡锡面临来自党内超级保守派议员的坚决反对,虽然共和党拥有多数席位,却迟迟无法取得议长宝座所需的过半票数。国会经过5天15轮的投票,在众议院434名到场议员中6人投“出席票”后,麦卡锡获得其余428张选票中216张全部来自共和党的选票,才“勉强”得票过半当选议长。

从麦卡锡在国会破百多年纪录须15轮投票才能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的过程来看,他是一位受争议的人物。即使在党内,也无法获得自己同僚的全力支持。

麦卡锡(58岁)是一位美国共和党籍的政治家,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20国会选区的众议员,曾任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他曾在2022年中期选举时称,若当选众议长,将组建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关注并且反击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影响。他的这一计划,也获得民主党的强力支持。

去年8月,民主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麦卡锡也公开给予佩洛西支持,并表示若他当选为众议院议长,也会访问台湾。

拜登“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现在已当选众议院议长的麦卡锡,对其政见的兑现,是不会改变的,更何况麦卡锡属于共和党党派的人。当拜登政府都“无力”阻止同属自己民主党党派前众议长佩洛西访台时,拜登更加“无能为力”要求麦卡锡不要到台湾去的理由。更何况美国国会的运作是独立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支配。

去年8月,佩洛西访台后,引发中美关系陷入低潮。中美在两国元首于去年11月峇厘岛会面后关系稍微缓解。两国也同意稍后由高级别层次人士进一步跟进两国元首会谈精神而举行实质会谈内容。

美国政府已宣布国务卿布林肯将在2月份访问中国与中方高层进一步协商。但此时却爆出麦卡锡将访台计划,一些政客实在是不让中美关系获得改善。

这也多少说明,美国想利用这一消息与中方谈判,来换取更多利益。

这也符合美国一贯做法,“以台制华”的方略。从中捞取两边的好处,把利益最大化。

以麦卡锡的参选美国众议长的过程来看,他不但“厚脸皮”,也是不服输的一位众议员。会坚持下去,从不轻言放弃,直至取得胜利。

换句话说,他若要访台,拜登也阻止不了他的计划。他会不懈努力,直到任务完成。这样的话,美国五角大楼只能提前拟定一套行动计划来保护麦卡锡一行出行顺利。

中方如何应对麦卡锡访台?这不但是政治问题,也是军事问题,更是外交问题。

有了上次佩洛西访台的应对经验后,相信中方会更加以娴熟的手段、睿智的说词、果断的措施,在外交、军事、经济上给予美方有力的“制约”。也让国际社会清楚知道,谁才是台海和平“麻烦制造者”?谁才是台海稳定“破坏者”?

中方须拟方略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访台的消息,虽没有获得官方的证实,但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unchbowl News的报道相信有一定的可靠性。

至于何时访台?已经不重要或不是重点。中方能否阻止他访台才是问题的关键。或者,若麦卡锡成行的话,如何将损害降到最低?这才是中方须及早因应与拟定的大方略。

2023癸卯年开春之际,中美关系能否来个“兔”飞猛进?应难以做到。如能保持循序渐进的方式,已算是扬眉“兔”气了。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谁“催生”日韩同盟?/陈文坪

美国在日本、韩国都有驻军,因而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早已形成。不过,日韩能放下过去,一起结盟,当然美国是其中一个因素。

但最大的因素,还是金正恩坚定不移走核发展路线,不时发射导弹,成了最大催化剂,“催生”了日韩联盟的成立,“给力”日韩联盟的基础。也巩固了日韩双方加强合作的力度。

韩国总统尹锡悦3月16日到东京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决心消除两国因历史问题而紧张的关系。日韩首脑宣布,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达成一致,重启中止12年的穿梭外交,要面向未来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

双方同意,早日重启外交和防务对话、建立经济安全协商机制、加强半导体等重要商品的供应链,以及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正常化等。

尹锡悦说,韩日商定将加紧讨论加强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并建立“韩日经济安全对话”机制。就对朝的问题,韩日一致认为韩美日、韩日密切协作应对朝鲜核导威胁至关重要,并商定将积极合作。

回首2022年2月之前,由美国主导的30个国家组成的北约,是个“松散”的军事联盟。特别是欧盟老大哥德国,对北约都是“爱理不理”的态度。

不过,自去年2月24日俄罗斯挥军侵略乌克兰后,北约在短时间迅速拧成一股坚强的力量。连过去数十年来保持中立的芬兰、瑞典也纷纷寻求加入北约。会有这样的结果,说到底是俄罗斯普京总统的“战斗力”激化了北约这个军事同盟的力度。

朝鲜射导弹 日韩难安眠

无独有偶,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过去几十年来因日本侵略亚洲多国这一历史因素挥之不去,加上韩日独岛(竹岛)领土纠纷,两国都互不相让,双方的外交关系多时处于“貌合神离”状态。

然而,过去多年来,领导朝鲜的金正恩,因盛气凌人,把精力放在军事武装上,不时在天破晓前喜欢发射飞弹,以展示自身的能力,却让韩国、日本人民难以安眠。

每当朝鲜发射导弹,都会遭到日本、韩国的抗议。日、韩也会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诉朝鲜“违反安理会的决议”,但因受多方阻扰都无疾而终。

制裁对朝鲜这个封闭国家,已经难以达到效果。否则,朝鲜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不断试射导弹或飞弹,来告诉国际社会,安理会的制裁能对我朝鲜如何?

正是如此,无论是日本或韩国,目睹朝鲜导弹的真实威胁下,唯有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大原则里,日本、韩国也放下了历史包袱,走同盟的路线,共同“抗朝”。

可见,朝鲜三不五时发射导弹,并没有吓倒日韩,也没让日韩两国的关系疏远,反而让日韩两国放下过去的歧见走向同盟关系。金正恩可说是有力的“推手”。

就在日韩首脑会谈的同一天,朝鲜发射了一枚射程可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给日韩首脑会谈的“见面礼”。这让美国更为重视美日韩三方同盟的重要性。这也让日韩人民更加强烈支持两国的同盟关系。

中方是朝鲜的邻居,也同处东北亚区域。多年来,中方未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说服朝鲜走经济改革道路;而朝鲜为展示军事力量,最终导致日韩同盟关系诞生。

其实,日韩同盟也是中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关系,却被金正恩的导弹“催生”出来。中方利益受损自不在话下。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