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三不缺与三个缺/许国伟

民主行动党发起“维护正义,一人十元,声援俭伟,支持美盈!”活动,引发热议。

支持响应的网民固然不少,但反弹声浪也不小。

事由是白沙罗前国会议员潘俭伟及刚中选蒲种国会议员杨美盈,要筹款支付因诽谤马华前副总会长周美芬罪成,需赔偿的35万令吉名誉损失。

行动党呼吁支持者慷慨解囊,为潘俭伟及杨美盈众筹须赔偿予周美芬的名誉损失;也表明一旦潘杨两人上诉成功,这笔筹款将作为该党在雪、槟及森州选时的竞选活动资金。

我不是律师也不懂法律,不敢妄议这案件;也看到支持这活动的网友,斥责批评的网民,不懂法律就没资格批评。

或许,行动党可考虑派能言善道的代表,好好说明“揭弊”跟“诽谤”的区別,毕竟这案件是涉及诽谤个人而罪成。

这筹款活动引起不少人观感欠佳;或许,问题可归纳为三不缺与三个缺。

不缺钱 缺热度

首先,不缺的是钱,缺的是热度。

以潘俭伟和杨美盈的身家及收入,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们会缴付不起35万令吉。

但是,在等待上诉期间,若他们自已付了这笔费用,这个案件就引不起关注。

反观,一发起筹款运动,喊出维护正义的口号,不但形象高尚大了,让个人及案件都保持热度。

不缺课题 缺名堂

其次,不缺课题炒,缺的是名堂。

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组织团结政府宣布內阁后,虽然唱好的人不少,但一些行动党支持者仍郁郁寡欢,总觉不是味道。

在政治上來说,这时候需要转移视线,找其他课题來炒,让支持者有新目标,有炮打的对象。

只是当希望联盟国阵合作一家亲后,行动党能炮打的课题和对手,一下子变少了。

因此,要找个名堂,出师有名。

不缺计算 缺同理

最后,不缺少计算,缺的是同理。

这个筹款活动,有着精心的政治计算,不但要凝聚支持者的心,还要借由筹款达标甚至超标,激发士气。只是,低估了民众的反弹情绪。

或许,让不少民众不忿的,不是潘杨这么有钱还要筹款,而是这种视民众捐款为理所当然,视民众的支持为理所当然的高高在上态度。

除了要民众捐款來付赔偿,还理所当然地说若上诉成功,钱就用來打选战,彷佛一切都理所当然。

无法同理民众的感受与情绪,终会弄巧成拙。

反应

 

言论

冷眼旁观甲政局/许国伟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说,马六甲或将成立团结州政府,与中央成立团结政府情况相符。

身为国阵兼巫统主席,扎希这番话,不会是信口开河,也不会简单。

马六甲在2021年才举行州选,照理不需也不会在接下来6州选举时,一起解散州议会。马六甲州选时,28个州议席当中,国阵赢得21席执政,而希望联盟赢得5席及国盟2席。

国阵的议席,巫统拥18席,马华2席及国大党1席;至于希盟是民主行动党4席及诚信党1席。

甲州首席部长是巫统的拿督斯里苏莱曼,而州行政议员的分配,是巫统8位、马华1位及国大党1位。

如果没有州选,甲州又要跟中央一样成立团结政府,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甲政府重组,从首长到州行政议员都可能换人。

无风不起浪,甲州看来是暗流汹涌。

第一个暗流是,首席部长苏莱曼和巫统甲州联委会主席兼行政议员拿督斯里阿都拉勿,一直传出不和消息。

去年中时,传出苏莱曼的人马,要倒州主席阿都拉勿;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又频频传出有人要倒首长,让巫统中央属意的阿都拉勿接任首长。

第二个暗流是,身为国阵主席的扎希和马华及国大党两个盟友关系,恐已心生间隙不睦。

第15届大选后,国阵大败失去政权,而在跟希盟或国盟合组政府的拉锯战中,扎希跟马华国大党形同翻脸,他们要求扎希辞职,更会是扎希心里的刺。

再来,团结政府成立后,马华和国大党没获分配官职,外界也认为这是扎希在惩罚盟友。

或“拋弃”马华国大党

至于即将到来的州选,扎希极大可能会“拋弃”马华和国大党,不为他们力争上阵议席。

当马华和国大党没有任何州席,这意味着州选后希盟执政州属组成团结政府,就只是希盟和巫统的团结政府。

那么,若甲州在州选后也重组,成立团结政府,是否意味甲巫统也要“拋弃”马华和国大党,让希盟的行动党和诚信党替代,成为州行政议员?

若甲州真的这么做,那么柔州还会保持现状吗?

扎希领导下的巫统,不要马华和国大党这传统盟友了,依然可以选择拥抱希盟,靠行动党和公正党拉来华人票和印裔票,代替了马华和国大党的票源。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国阵就解体了。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