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乡巴佬”的无礼/许世平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质问说“全球化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更批评说,“就是向中国的乡巴佬(peasant)借钱,来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一个国家领导以带有贬义和歧视的“乡巴佬”用词。批评别的国家,毫无外交礼仪及专业素养,不仅无知,更暴露他的傲慢与骄横。
作为特朗普总统的搭档,万斯一直都表现对中国的“厌恶”,他狠评“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还说“理应专注对付中国”,“要广泛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更轻蔑地说:“中国赢过我们,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更好,而是他们用奴隶来生产”。
他主张重新对全球化进行思考,因为全球化未使到中国实现自由化,“假如中国不按美国的规矩行事,就必须遏制”。
来自贫困破碎家庭
其实,万斯就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乡巴佬,他来自贫困破碎的家庭,母亲吸毒成瘾,年幼时就遭离家出走的父亲遗弃。
他靠个人努力和运气,幸运毕业于美国的藤校耶鲁大学法学院,让他成功实现了从底层到社会精英的阶层飞跃。
在他的《乡下人的悲歌》半自传体回忆录里,讲述了美国底层白人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揭示底层白人对成功的认知、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对改变的信念。
早期美国的白人移民,做奴工、佃农、挖矿采煤,后期担任厂工,然而全球化带来加工制造业的外迁,昔日辉煌的工业城市急剧衰败,沦为“铁锈带“,返贫的白人底层群体依然摆脱不掉“乡下人”(hillbilly)、“红脖子”(redneck),甚至“白色垃圾”(white trash)的身分标签。
万斯是幸运儿,他摆脱阶层固化,考入名校,挤入上流,还有人脉资源,有突围之路,有获取成功的机遇,铸造了坚信“美国是神”的信仰。
2016年,当时的万斯形容特朗普为“骗子“、“道德灾难”以及“美国的希特勒”,过后他却发生“顿悟”,改称特朗普是他一生遇到过的“最伟大的总统”。
他生于贫穷,对穷人的焦灼与悲苦的心灵状态应该会有深刻的体察,可是当他逃出原生家庭的魔咒,走出个人悲痛的桎梏,成为强权体制的享有者时,却变得像乌克兰议员形容的那样“狡猾、冷血”,就算用“乡巴佬”嘲讽和轻蔑别人,粗暴无礼,又怎能奈他何。
吴逸平:审查易风险低 马中可合作“非敏感技术”

吴逸平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6日讯)面对美国“有条件”的芯片出口管控,长期奉行中立外交立场的大马,或将面临更艰难的平衡挑战,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认为,马中双方可优先在不涉及美方敏感限制的“非敏感技术”领域深化合作。
他说,我国可以和中国在其他高科技领域合作,例如芯片后段封装与测试(封测)、人工智能边缘运算终端(如安防与工业控制设备)、云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以及不依赖硬件的平台型软件系统,而这些领域相对容易通过国际合规审查,风险较低,合作空间广阔。
免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
“面对当前科技脱钩与出口管制趋势,中总呼吁大马企业在与中美科技伙伴合作时,加强合规意识,特别是在实体清单、再出口管制及终端用途申报方面保持警觉,以免无意中触碰‘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稳定。”
吴逸平今日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如此表示。
他说,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因为地缘位置、外交政策与中立立场,被视为区域“科技平衡者”。
“我们与中美双方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向来奉行不结盟与规则导向的对外政策,因而具备独特优势,能够在科技供应链中发挥桥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拓展与其他国际科技强国的合作关系。
“多边合作可助本地企业分散风险,更可提升马来西亚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真正走向国际舞台。”
倡设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
面对日益严峻考验的环境,吴逸平也建议政府应未雨绸缪,研究设立本地“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以应对未来可能加剧的国际审查。
“中总建议设立高科技合规辅导平台或监管工作小组,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升合规能力,包括合约审查、风控培训与出口流程咨询,避免受制于外部政策变化。
“马来西亚应继续强化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领域的合作架构,同时也应积极拓展与欧盟、日本及韩国的科技标准对接,确保本地企业能在多边高科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吴逸平指出,鉴于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政府也是时候考虑是否应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制定标准、合规监管及资源整合方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业者稳健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部分芯片出口限制,被视为我国获取更多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契机,有望带动本地技术水平提升,并逐步进军价值更高的上游芯片设计领域。
然而,美国同步加紧对华为芯片使用的监管,凸显其遏制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意图,也反映出“科技脱钩”趋势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