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宫崎骏化 全网玩疯了!

(AI生成图)
(吉隆坡28日讯)就在刚刚,OpenAI更新了ChatGPT,提升了它的图像生成技术,许多人立刻跃跃欲试。
现在,如果你让它用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渲染图像,生成的作品看起来就像是《龙猫》或《千与千寻》里的画面,一点都不违和。
大家都爱吉卜力,但AI真的应该能复刻它吗?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可不是随便做出来的。从复杂的手绘到对每个细节的精雕细琢,一部作品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才完成。
而现在,你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让ChatGPT把一张普通照片变成“宫崎骏风”的作品。
社交媒体上,大家已经玩疯了,纷纷晒出自己用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
看看下面这些古今中外的人物,你认识几位?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生成图)
AI聊天机器人有记忆 背后恐有个资和隐私疑虑

OpenAI
(华盛顿16日讯)人工智能(AI)产业正面临一项古老却始终未解的挑战:如何保存并善用“记忆”。
近期,包括 OpenAI、谷歌、Meta和微软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强化旗下聊天机器人和AI助理的“记忆功能”,让系统能够长期保存用户信息,从而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回应。这项进展被视为争夺AI市场主导权的重要武器,也有助企业从中创造更可观的营收。
不过,AI日益强大的“记忆力”也引发外界关注,部分专家警告这可能成为企业搜集用户数据、换取商业利益的手段,进而带来隐私与数据安全方面的隐忧。
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等聊天机器人在技术上已有显著进展,除了扩大“上下文长度”——即一次对话中可记住的内容数量,也透过“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术,从外部数据库抓取相关信息,为回应内容增添深度。
同时,各家开发商也在加强模型的“长期记忆”能力,让系统能记录使用者的兴趣、习惯与个性特征。以 ChatGPT 为例,若它知道某位用户是素食者,未来在推荐餐厅或食谱时就会自动避开肉类选项。
Meta则在WhatsApp和Messenger中的 AI 助理也具备“回顾旧对话”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当前的聊天内容。这些系统还会主动提醒用户正在建立新记忆,并提供设置选项让用户随时查看、修改甚至删除储存的资料。
OpenAI 表示:“记忆功能将使ChatGPT随时间变得更加实用,更能理解和回应用户。”并强调,“用户始终掌握控制权——你可以随时查询ChatGPT记得你什么,也可以修改或删除记忆,甚至关闭记忆功能。”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