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黄进发:政府很脆弱 慕尤丁“卖官售权”维稳

(吉隆坡27日讯)政治学者黄进发认为,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是通过“卖官售权”来维持国盟政府的稳定性,因此现有的政府非常脆弱。

他指出,慕尤丁为首的国盟班底,没有机会做正副部长者,也有机会分配到官联企业的高职。

据他分析,众国盟议员中,只有10个人没有第二份政府薪水。

“因此,慕尤丁没有条件惩罚违法的部长,以及需要向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请求颁布紧急状态,因为对方认定来临在国会提呈的财政预算案不会过关。”

黄进发昨晚为隆雪华堂“天下事、线上谈”系列线上讲座主讲时,这么表示。

这项讲座的讲题为“探讨国盟政府颁布紧急状态的建议是否让国家现状雪上加霜及此举背后动机”,主持人为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副主席饶兆颖。

此外,黄进发觉得,大家需要先厘清国会的功能,若议员们认为国会的第一功能是雇佣与解雇首相,大家在来临的国会时只想做这件事,其实是在浪费钱。

“国会必须要发挥其他的功能,包括所以议员应该严格审查明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到的各项预算。”

他提醒,国盟政府的财政预算案若不过关,推倒国盟政府的联盟短时间内重新提呈另一个财政预算案,也有可能不会过关。

谈及新政府的审查标准,黄进发认为应注重两点,其一为新政府究竟能够“活”多久?如果在野党夺权不久又倒台,我国要换多少个政府?

他续说,其二是新政府如能比上一任政府持久,那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我对民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的要求是,他究竟有什么替代性的政策?因为政党不应该只是选举机器,更要在政治上竞争。”

王维兴:内阁应总辞

此外,隆雪华堂执行长王维兴认为,慕尤丁在今年2月的喜来登行动后上台,缺乏正当性,而今面对种种危机,不止是慕尤丁,其内阁成员应该总辞。

“如果他们要体面及尊重西敏式议会的游戏规则,最好是用内阁总辞的方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谁有多数席位。”

他说,安华可能是国盟政府倒台后,首相人选中掌握最多议席的人,但对方也可能只是组成少数政府,会经过许多谈判、促成支持者的信任与达成财政预算协议。

“我的看法是,会是安华来组织少数政府。除非他组织不成,才需要讨论谁是下一个首相人选的问题。”

视频推荐:

反应

 

政治

分析员:巫裔与年轻选民亲国盟 希盟巫统响警钟

报道:吴思慧

(吉隆坡16日讯)6州选举落幕,政治分析员认为,巫裔选民和年轻选民倾向支持国盟,对巫统和希盟而言是一记明确且响亮的警钟。

国内知名时事评论员陈亚才接受《南洋商报》访问表示,在本次6州选举,国盟伊党从东海岸跨越北马再往南延伸,以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奏效,把根扎得更深。

“巫裔选民和年轻选民的投票取向,对巫统和希盟都是敲响警钟。”

伊党草根经营壮绿潮

他说,纵观6州选举结果,可归纳出几个重点和特点。其一,就选票分布而言,希盟和国盟各别取得半数的选票,选举结果虽然是3比3,但国盟伊党的渗透力显得更强,在6州的议席数量已大幅度提高。

“就族群投票取向而言,华裔选民倾向支持希盟,马来选民则大部分支持国盟,这导致过去一再标榜捍卫马来人利益的巫统黯然失色,在所竞选的108个总议席之中,只取得19席,不到竞选总数的20%。”

他分析道,“绿潮”或者国盟势力膨胀与扩张的因素很多,包括民生困顿、经济疲弱问题、伊党长期的草根经营,以及宗教仪式形态的灌输,让国盟建立扎实的支持力量。

“另外,国盟的3R(宗教、种族、王室)宣传策略奏效,加上巫统内部的权力斗争及党主席官司缠身的负面形象,令绿潮更为汹涌。”

他也认为,巫统与行动党的结盟,尚未达到良好的磨合状态,这也导致两党的传统支持者心存挣扎,没有形成1加1等于2或大于2的综合效应。

“所以,6州选举得结果是明确和响亮的警钟,希盟倘若不认真检讨和面对,来届大选前景堪忧。”

希盟国阵须对症下药

陈亚才提醒,巫统和希盟必须在第16届全国大选来临之前力挽狂澜,以具体、惠民以及对症下药的施政,否则,希盟在第16届大选恐怕要将政权拱手让人。

至于面对国盟的种族与宗教论述,他认为,希盟无法回避,但也不能跟着起舞。

“我个人认为,希盟的回应之道,不是更加种族和宗教化,而是迂回化解,包括须搞好经济、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制度改革、建立良好施政、对话替代喊话、加强跨族群沟通等。”

15年来政坛动荡
反跳槽法下平息

陈亚才指出,我国的政治发展,基本上一直处于变动状态。

他说,在2008年政治变天前,即国阵强势主导的年代,政局变动较小,除了1969年外,国阵的执政地位不受挑战,只是朝野的议席变动。

民众认为政治失序

“2008年,一些州属首次出现政党轮替,开始打破国阵长期执政的垄断局面,直到2018年,民联进入布城,执政中央,还有就是来到2020年出现‘喜来登政变’,以及接踵而来的政党结盟执政、跳槽风气兴盛。”

他分析道,自2008年起的15年间,我国的政治变化比过去60年更频密、更快速,而且因着政党和政治人物之间的合纵连横,浮现许多新的政治现象。

“一般民众甚至认为,我国政治陷入失序的状况,并且认为选后跳槽是一种背叛选民的行为,增添政治动荡,不利于国家发展,于是在朝野达致共识的情况下,在国会通过反跳槽法令,才让政治变动缓和下来。”

黄进发:国盟接手多地盘
巫统若崩盘 全国恐泛绿

双威大学政治学者黄进发博士表示,根据6州选举结果,大部分年轻马来选民倾向投票支持国盟,是很明显趋势,但这不意味着会形成政党认同。

他认为,自第15届大选和州选以来,投票的很多是新选民,换言之,这次州选可能是他们第二次投选国盟,但这未必已形成强烈的政党认同。

针对绿潮势力扩张,许多人担忧随着东海岸三州被伊党牢牢掌控后,霹雳和森美兰恐将于下届全国大选沦陷,而槟城、雪兰莪和柔佛3州,则会在2032年大选逐步落入伊党手中。

黄进发认为,这样的推论很粗糙,仅用族群投票倾向和年龄层来推断,完全没有考虑选民在政党之间的游离。

巫统领导层应“换血”

他分析道,相较于9个月前的大选,6州选举中绿潮的扩大,基本上就是国盟接手巫统的大部分地盘,因而大胜。

“但如果巫统崩盘,那么国盟席卷全国是可能发生的。”

因此他说,若要阻止国盟并吞巫统,第一,巫统领导层需要新陈代谢,摆脱贪腐无能政党的形象。

“第二,希盟与国阵的合作方式需要改变,在第16届大选前确立‘选举友谊赛,选后组政府’的新关系形态,意即在国盟弱的选区展开友谊赛,而在国盟强的选区共同抗敌,让巫统有机会超越希盟的形势,巩固巫统草根的支持。”

洪伟翔:获八成马来票
若是大选国盟夺甲柔

时事评论员兼律师洪伟翔则点出,从6州选举的趋势来看,绝对是团结政府大败的情况。

他说,根据他粗略计算,在马来选票高度集中下,马来选民平均支持国盟的选票高达75%至80%。

“由此可见,团结政府联合巫统讨好保守票的路线,很明显是破产性失败的。”

他指出,以此态势来看,如果今天举行全国大选,投票取向是一样的话,那么在彭亨州、霹雳州的所有马来选区,基本上都会被国盟囊括在手。

“而在马六甲和柔佛大多数的马来选区,也同样会落入国盟手中。”

巫统在森仅险胜

他分析道,这是因为即使森州是巫统最强的州属,有着巫统署理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坐阵,巫统依然丢失5席,而且巫统所胜选的8席,多数票都在1000票之内,可见柔州和马六甲也会如此。

“因此,若巫裔选票继续集中,其实不用等到下一届大选,现阶段已足以发生政权交替,只是大选还没来而已。”

与伊党拼保守策略失败

洪伟翔也认为,与保守的伊党竞争保守,是失败的策略,只会让希盟丢失更多选票,团结政府必须意识到,希盟和巫统之所以可以在第15届大选凭着82席执政,是因为有开明选民的大力支持。

开明选民票是铁票

“虽然本次6州选举,开明选民的投票欲望很冷淡,投票率也比保守选票来得低一些,但开明选票还是集中流向了希盟和巫统,所以,团结政府不应该去讨好保守票而放弃开明票,或者视开明票为‘铁票’,这是完全错误的,只会进一步使开明选民的投票意愿再次降低。”

他也提醒道,“绿潮”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只有回教议程而已,里面也包括巫统支持者对巫统的不满、平民老百姓对物价高涨、生活压力上升、经济看不到方向等问题的宣泄。

“因为其实森州并不是回教化或保守的州属,但马来同胞还是把票投给伊党,所以,不要被政客的渲染带风向而迷失,‘绿潮’并非单靠回教元素扩大,团结政府必须看见其他因素,及时觉醒。”

洪伟翔强调,6州选举成绩不理想,罪魁祸首是团结政府,政府须坚定地着重于开明的改革政策,不管是以国家利益、国家前途,还是以选票考量,都是如此。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