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部长:若不干预恐影响运作 马大生债务达5120万

卡立诺丁
(吉隆坡11日讯)对于马来亚大学在2021年落实的学费“零余额政策”,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透露,马大校方如今被拖欠的学生债务高达5120万令吉,校方若不采取干预措施,债务趋势很可能会加剧,导致影响大学运作。
他说,根据马大记录及分析,在有能力缴清学费的学生当中,因失败、疏忽或拒绝缴付而导致学费债务增加率逐年提升。
他指据学生债务统计,马大在2020年的学生债务创下2862万令吉纪录,后来在2021年,学生债务增加1081万令吉至3734万令吉。
“2022年学生债务总额增加了999万令吉,累积达4733万令吉,截至今年6月30日已达5120万令吉。”
卡立诺丁昨日以书面回答国盟土团党比鲁兰国会议员拿督斯里罗南建迪的提问时说,“零余额政策”不会影响96%的其他学生群体,尤其是那些接受高教基金贷学金和低收入群体的学生。
“反之,这政策只影响3.97%的学生,即相当于2万9733名学生中的1181人。”
他说,未能偿还债务的学生不会立即被对付,该政策仅针对那些被归类为“惯性欠债”的学生,即在被追讨和被提醒下,仍拖欠两个学期学费的学生。
“获得资助的学生可以注册新学期,但他们有责任确保资助者按时支付学费。”
他指学生事务处将会协调任何财务援助的申请。
今年9月,马大校方被指在未经过讨论下,单方面重新推出学费“零余额政策”。在此政策下,在籍大学生必须先缴清学费,才可以注册下个学期的课程。校方此举随即引发争议,包括遭学生组织抨击校方罔顾学生福祉。
视频推荐 :
黄家和:培训华文师资 依大马大增170招生名额

黄家和(前排左五)与众退休教师合照。前排左二起为林汶珊、林景清和蔡庆文;右四起为林福山和林鸿泰。
(吉隆坡3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透露,在昌明政府和华社全面配合下,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中文系,以及马大中文系教育文凭招生,将会提高到分别120及50个名额。
他说,两院在过去2年提供名额大大提升,是华文师资培训中一项很大的突破。
他强调,这将能够让教育部在招收新中学华文老师方面,比起过往有更大的人才库,在往后一劳永逸解决华文师资课题。
他今日在2025年第3届雪隆政府中学华文教师服务奖暨谢师宴上致词时说,华中和国中华文老师的来源,主要来自依大中文系和马大中文系教育文凭。
他指出,过去1年半,在与华教团体如华中发展理事会、华中发展理事会多次的讨论后,教育部采取主动跟依大和马大进行讨论,并取得十分正面的成果。
他提到,依大在2022年的录取名额为56人、2023年52人,经过讨论过后,教育部成功在2024年把录取名额提升100%至103 人,而今年开放名额也会达到120 人。
“在马大方面,去年的招生已经从前年的18人增加到33人,今年通过与华中发展理事会的共同协调后,马大将会准备高达50个学额,写下历史最高。”
黄家和说,马大中文系教育文凭,是1 年的课程,今年毕业的33位将能迎来更多的未来老师;依大则是4 年课程,去年的103 位将会在2027年毕业,估计2028年能够投入校园服务。
解决老问题 不能一成不变
黄家和说,要解决老问题,绝对不能一成不变。
“就此团队去找出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与华教同道进行全社会的配合,让政策、体制和执行上,不同层次的改革,才能够带来今天这项进步的数据。”
他强调,一个成功的领导,是在退下后,能够看到背后还有许多出色的接班人,他就此勉励在场的资深教师,呼吁大家积极引导新晋的老师,确保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华社的美德,今天的这一次谢师宴,再一次彰显了华社对于教师们感恩的心,也能够鼓励更多华裔子弟献身投入杏坛。”
在第3届雪隆政府中学华文教师服务奖中,今年共有16名教师荣休,获得永垂杏坛奖;45人获得教泽永铭奖(服务30年及以上);26人获桃李满园奖(服务第20年及25年);9 人获春风化雨奖(服务第10年及第15年)。
在场者计有大马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林福山、大马华校退休校长公会永久名誉顾问丹斯里林景清、大会顾问兼雪隆华校董联会主席蔡庆文、大会主席兼“关爱华文运动委员会”主席拿督林鸿泰、筹委会主席林汶珊校长、青运总财政孙汉强、大马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甄子云等。
林福山:AI无法取代教师
大马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林福山强调,尽管人工智能(AI)可提升行政与学习效率等,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与引导学生理性判断、逻辑思维与人文素养的核心能力。
他提醒,若盲目信赖人工智能技术,忽略人类应有的敏感度、文化理解与道德责任时,导致的可能不只是错误的资讯,甚至在政治、种族与宗教等层面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与争议。
他在致词时说,人工智能可以是强大的助手,却不能成为判断对错的依据。
“它没有文化温度,没有历史情感,更没有人类的良知与同理心。而这些,正是教师多年如一日,在课堂上传授与引导我们的核心能力。”
他呼吁社会珍惜并传承教师们教会的批判思维、逻辑判断与人文素养,并善用人工智能,而非被其牵着走。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科技浪潮中稳步前行,做出负责任的抉择。”
蔡庆文:华文教师严缺须正视
大会顾问兼雪隆华校董联会主席蔡庆文说,政府中学华文教师已陷入严重短缺的危机,而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沉重现实。
“这个问题,并不是未来的隐忧,而是我们此时此刻正面对的困境。如果再不行动,未来10年将无人可教华文。”
他指出,政府中学的华文教师,常在资源有限、制度未臻完善的条件下,承担着超重及过量的教学任务。
他在致词时呼吁教育部加速培育华文师资的规划与步伐,务必在3至5年内,设定明确的目标,逐步缓解并解决师资断层的窘境。
他提到雪隆董联会也积极的与多个单位展开合作,包括大马华中发展理事会、大马中文促进会、大马华中校长理事会、大马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等,共同推动“启航- 培育政府中学华文教师奖助计划”。
他说,此计划旨在从制度、财政与人力支持三方面入手,为政府中学华文教师队伍注入新血。
林鸿泰:缺200华文教师
大会主席兼“关爱华文运动委员会”主席拿督林鸿泰指出,政府中学华文教师持续短缺,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短缺人数已近200人。
他强调,这是很大的危机,不仅是“缺人”的问题,更是“缺未来”的隐忧。
他说,如果中学阶段的华文教育因人力不足而逐渐萎缩,那华小的师资来源也将会枯竭。
“正因如此,关爱华文运动委员会自成立之初,便明确了一个使命,不能坐等变局来临,而要率先出发,护航当前,启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