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马汉顺:疫情后新常态 师生家长须适应线上教学

(吉隆坡1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强调,线上教育是疫情后的新常态 ,教课愈趋向与数字化教学的在线融合,因此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及调适,适应线上教学法,挣脱舒适圈。

他说,线上教学在后疫情时代将会持续发展,教育机构应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应对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善用网课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素质

他今日为马来西亚私立教育企业家协会(PEEAM)主办的虚拟博览会主持开幕致词时作上述谈话;此项持续为期3天的线上教育展,共吸引150个教育机构及单位参展,而且举办共81场线上直播交流。

他说,疫情危机影响冲击全球,还使到幼教濒临崩溃边缘,因政府实施管控措施对国内的教学活动受到极大影响,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为顺应改变而采取数字化教学模式,是教育机构争取存续的努力,它能帮助家长和学生,也能帮助教育机构走出困境。”

幼教面对严峻挑战

马汉顺说,2020年对幼教是充满严峻挑战的一年,因为受到疫情严格管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披露,全球165个国家15亿学生的习课活动受阻;国内正规教育领域约490万学生均受影响,因为校园封锁及休课,还须重新调整课程时间表。

“虽然面对面授课的教学体验仍难以替代,但是2021的新学年,学生重返校园的教学情境却不一样了,疫情大流行已然改变了教学场景。”

他还说,疫情是驱动改变的催化剂,各界都必须保持密切合作,大家都必须重新作出调适,在新常态下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他说,线上教学不是人人都能轻松掌握,他相信它是一个趋势,是大家都必须应对的未来挑战。

马来西亚私立教育企业家协会主席拿督林圣财说, 通过VEExpo2021此国内首个最大的虚拟教育平台,帮助国内的幼教机构拓展业态商机;疫情防控及为遏制第三波疫情下,教学机构必须以新的教学场景去对疫情后的新常态重新作出调适。

此项线上教育展的内容包括幼儿托育、学前教育、安亲班及 课后托育、补习班及才艺班,及教育类产品与服务。

林圣财:学校环境很重要

让孩子快乐学习

马来西亚私立教育企业家协会主席拿督林圣财说,要考虑到孩子能学到些什么?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要,还有孩子在校内的交友边界,及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帮助小小的心灵快乐学习。

“学校环境是否适合孩子、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家长都要追踪考察;孩子在他们喜欢的环境就会学得更好。”

他说,不同类型的学校均各有品牌,都自有素质,最重的要让孩子能有快乐学习的环境;不沦在哪种语文教学环境,重要是要能帮助孩子脑子“开窍”。

林圣财今日在“虚拟博览会”举办的一场教育讲座,《小学选择困难症——国际学校?华小?私立学校?您为孩子的选择是孩子如何选择学校?》上这么说。

他与另两名学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及讲演,并且在线上给家长提供咨询。

家长不应过多干预

林圣财还引述个人经验提醒家长,要通过观察及反馈,帮助孩子选择学校。

他说,他早期选择将孩子送进名校就读,校内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孩子学习变得缓慢和滞后,给孩子形成压力。

因此,他告诫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干预,就会给孩设下框框。

王淑慧:应实地考察学校

新纪元大学学院教育系助理教授王淑慧博士说,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参与选择及决定就读哪类学校,要考虑到3点:孩子“要”上小学,家长须通过虚拟或实体校园考察,帮孩子检定学习环境。

她说,家长都“想”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须亲身考察及带孩子一起去了解学校;还要顾虑到“能”的现实问题,是要考虑到在经济上能否承担,以及孩子有能力应付习课的问题。

她强调,家长还须替孩子“补强”,要能配合及陪伴孩子,帮助提升孩子弱项。

她还说,疫情是个过滤网,因此,反思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否处理好危机管理,也是家长考虑选择学校的一个选项。

Amanda Tan:依个性选校

Eduwis有限公司课程主任Amanda Tan讲析说,国内的国际学校类型包括美式、英式、欧式,还有日本及台北学校,均依据个别国家编制教学课程;还有引起热议的家庭学校,它采取伸缩性的教学课程,有的强调英文教育,或采用新加坡的数学教学课程,没有年龄限制,实施以孩子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

她说,不同类型学校都各有优劣,不过,选读此类学校将来很难转校至国中就读,因此,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国际学校,还须筹足教育费,才能帮助孩子完成O级水平或A级水平教育。

她提醒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选择就读的学校,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能力与方式;华小偏重评估,要是孩子三语能力强,将孩子送进华小会有学习优势,不会面对语言障碍;而且华小数理好,孩子会找到享受学习的乐趣。

对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她建议可考虑将孩子送到家庭学校就读,有一些案例说明,因为家庭学校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授课,反而能帮助成绩落后的孩子培养信心。

 

 
 

 

反应

 

霹雳

马汉顺:使用率不理想 MyKiosk恐成“白象计划”

(怡保16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指出,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在各地所设立的MyKiosk销售亭最大的问题是其使用率以及后续的管理维修。

也是马华霹州主席的他昨晚出席“霹雳马华媒体之夜”聚餐活动时表示,全国各地所设立的MyKiosk销售亭使用率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若已超过7000个MyKiosk销售亭还有一定的数量尚未启动,那有关单位需要进行检讨,因为我们都清楚若房子不长期使用便会坏,我相信剩余尚未启用的销售亭里头所提供的设备也会坏掉。”

他说,据报道所称,来自森美兰芙蓉的小贩在使用销售亭时还面对漏水、门脱落、太阳能板设备失效等,却投诉无门。

他提及,若小贩们能通过该计划而受惠,那确实值得支持,然而现状却是经过种种操作后却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收入,那便是“白象计划”。

他认为,想为小贩解决问题却花了2亿5000万来建造7000多个MyKiosk销售亭,实际上耗费了大量无必要的资金,因为据悉建造如此的销售亭仅需几千块令吉。

与会者包括马青宣传局主任梁子祥、马华霹雳州署理主席何章兴、副主席游上运、副主席兼马青团长胡伟豪、副主席兼妇女组主席谭凤娇、《南洋商报》霹雳州经理黄佩诗、《中国报》霹雳州经理钟志伟、采访主任梁爱然、《星洲日报》霹雳州高级采访主任黄传易以及《光华日报》霹雳区经理江汉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