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隆暂停批新开发项目 工程部长:建筑业者勿忧

(吉隆坡29日讯)工程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说,政府就地陷问题决定暂停首都所有新发展项目的审批一事属短期措施,以让政府进行调查并确保建筑安全。

“这是正确的步骤,只是暂时的措施,因为调查需要时间,以保证每个人的安全,但建筑行业业者别担心,我们不会永远暂停(发展项目)。”

检讨未来建筑标准

他出席马来西亚建筑商总会(MBAM)2024年马来西亚国际工程机械、建筑及矿业展后说,当发生相关事故时,当局需采取必要步骤,并鉴定更好的解决方案。

针对政府如何保证吉隆坡结构安全一事,亚历山大指内阁会议有讨论此事,包括各方的责任。

他指公共工程局可提供技术知识方面的服务,长期而言则必须讨论未来的应对方法。

“当局也需考察技术方面的问题、建筑大楼的标准作业程序等。另外需讨论利用科学和科技、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来解决这问题。”

亚历山大说,大马建筑业今年预计持续积极增长,建筑业的完工价值同比增长14.2%,在2024年首季度达368亿令吉, 去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比率则为6.8%。

出席者包括大马建筑商总会总会长魏献勤、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主席尤索夫瓦哈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CHINCA)副会长辛修明等。

安全最重要

建筑商总会赞同政府决定

大马建筑商总会支持政府就地陷问题而暂停首都所有新发展项目审批的决定,因安全才最重要。

魏献勤是受询及有关措施会否影响行业的利润时说:“我不这么认为,安全绝对是首要考量,我们支持政府正在做的事。”

能应对外国竞争者

针对有许多中国参展商在开拓大马市场,他则指在开放市场可以自由买卖:“我认为可能对某些业者有一些影响,但我们足够强大以应对外国竞争者。”

魏献勤致词时则说,业者如今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项目需求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业者需发挥关键作用,解决问题。

“若我们仍拒绝拥抱科技及转型,建筑行业将面临坎坷前路,行业也无法提供世界所需的基础设施。”

另外,魏献勤也代表该会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辛修明签署了解备忘录,以共享平台调解和解决纠纷。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优生活

80年龄城市建筑老化危机 “Tak Apa”态度或酿灾?

【向灾难学习:地质与城市发展】系列三

报道|余佩妮  摄影|姚春显

建筑物从完工的那一刻起,便进入了不可逆的老化过程,日复一日经受时间的侵蚀;建筑物的稳固与安全不仅取决于一身结构,更与其脚下的土地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筑物也渐渐进入了老化阶段,定期检查与维护除了可保障建筑安全,更是延长使用建筑寿命的关键;在这些检查中,人们往往忽视土质的变化。

土地的稳定性、地下水位的波动,甚至土壤结构的转变,都可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基础,进一步加速建筑老化或带来潜在安全隐患。

二三十年后出状况

建筑测量师关亚强曾任大专建筑系讲师20余年,目前是一名合格注册的建筑测量师,专业为建筑物“把脉”,测量、维修和保养建筑物的“健康”;全马合格注册的建筑测量师仅80人。

他在讲解建筑物老化、土质如何影响老化建筑的情况时表示,“建筑测量师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密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持一个城市的健康,定期评估一栋建筑的状况,如同人们的常年体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测量师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城市建筑在老化,人们需要做到某程度的定期建筑检查和保养。

“新建的建筑物在10年内很少问题,但一般在使用二三十年后就陆续出现很多状况,走向残旧建筑(Dilapidation Building)。”

60至80的寿命

建筑老化的症兆包括出现裂缝、墙体或天花板剥落、地基下沉或不均匀、屋顶渗水、建筑物表面风化、排水系统故障、设备和设施老化、门窗变形、噪音或震动加剧或空气质量问题等。

老化建筑在土质安全性方面存在多重挑战,而其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为明显。

关亚强指出,建筑完成后有一段约60至80年时间的寿命,测量师在此阶段开始接手,建筑根基在土壤层面,没人懂会发生什么事。

他说,人们可以看到建筑物的表面,但却看不到建筑物下的东西,因此,其实在启用建筑物后也需定期进行土壤测试。

“土壤的微妙变化,如沉降、湿度及土质变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

他指出,为了保障老化建筑的安全性,土壤测试可以提前发现土壤或地基的潜在问题,帮助了解土壤的结构变化及地下水位的波动,避免建筑物进一步损坏。

“你今天没有生病不代表明天不会生病,所有工程的土壤测试是当天或仅某时段的报告;如同血压每天不一样,建筑物从平地起至完工再使用,底下的土质都随着时间在变化。”

地基深不表示没危机

即使地基很深,不代表永远都存在、不受破坏或没有危机;外面的突发事件、环境改变或河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建筑物。

例如如果沟渠堵塞,水会积聚,造成水渗入泥土。由于泥土不像石头,内部有空隙,当泥土变湿后,水分会令泥土慢慢下沉,最终导致建筑物和地基之间出现裂缝,这就是所谓的土壤沉降现象(Soil Settlement)。

预测地陷大挑战

关亚强指出,地基是建筑检查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它位于泥土下方,难以进行直接检查。

“建筑设计时的地基深度和规模是根据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设计的。如果增加一两层楼,重量的变化也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土壤沉降现象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人们会看到泥土出现的变化,但马来西亚通常都“Tak Apa”(没什么大不了)的态度,没有真正在意,直至有问题变得严重。

他解释,预测地陷是一个挑战,如何预知哪里会下沉?检查建筑物后虽然可以发现问题,即使进行土壤测试,也无法精准预测具体哪个区域会下沉,只能了解地底下的情况。

地面裂痕或是预兆

“例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或霹雳安顺斜塔,虽然它们倾斜,但几百年来都没有倒塌,可能是因为地基建设时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倾斜,但随后稳定了下来,没有继续下沉或倒塌。实际上,这些斜塔并不构成危险。”

关亚强也以甲洞中央花园(Taman Pusat Kepong)地陷为例,关亚强提到,其实地面已经出现裂痕,有可能是地陷的预兆,也看得出曾有填补的痕迹。

地洞是地陷先兆?

道路上的地洞是否与地质有关?是天然形成或人为造成?

关亚强说,他的专业包括检查是否有路洞或征兆,但不会探究路洞形成的原因;这时,就需要由其他专才进行土壤测试,以了解具体的情况。

土木工程师会对土壤进行层层测试,分析泥土和石头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建筑物下的土质和地质状况。

“不过,土壤测试只能覆盖水管插入的部分,无法了解更广泛范围的土质情况。”

他也指出,排污管通常是用黏土制成的,一旦破裂接触到泥土,就会导致下陷,造成路洞的出现。

排污管破裂是问题

“如果泥土带有酸性,也会腐蚀黏土制成的排污管。虽然在建筑前可以对土质进行全面排查,但这样做成本高昂且耗时,因此通常只进行抽样土壤测试。”

一些地区的土壤具有酸性或其他化学特性,可能会侵蚀老化建筑的基础材料,尤其是黏土排污管或其他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侵蚀会削弱建筑物的稳定性,增加地陷或坍塌的风险。

“马来西亚的许多道路出现路洞,往往是由于过量的水首先积聚在路面,然后渗透到地面下方,最终导致路洞的形成。

积水多形成路洞

他解释,道路不像混凝土那么坚硬,而是会随着气温变化而膨胀或收缩,通常不会立刻出现裂痕;但如果积水过多,车子反复经过时,路面的小石头会逐渐松散,导致本应防止水渗透的路面出现缝隙,水最终进入下面的泥土。

“如果地下水不断流动,泥土逐渐流失,最终会形成一个洞;如果路面承受不了过重的负荷,就会发生地陷,其实地下早已空洞,世界各地都会发生类似的地陷。

关亚强建议,一旦发现裂痕,就应进行挖掘检查,这显示了土壤测试的重要性。

他提到,中国和日本也经常发生地陷现象,因为地球不是静止的,地表下的水流始终在运动。

10年全面检查建筑物

“每十年进行一次检查,至少可以了解建筑物的整体状况。”

关亚强说,近年来,政府和私人领域的项目、大型工程、私人住宅区和公寓的开发商,逐渐认识到建筑测量师的重要性;前瞻性的开发商会主动请他们进行建筑检查,以确保未来的安全性。

欣慰的是,最近的吉隆坡市政局陆续发出公函,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检查楼龄超过十年的建筑物。

“虽然政府确实采取了行动,但具体到何种程度以及检查的细致程度尚不明确,因为我国法令并未对检查范围作出详细规定,各地方政府的做法也有所不同。”

检查范围要扩大

他以吉隆坡市政厅为例,吉隆坡市政厅只仅要求检查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如柱子和横梁,并未要求检查墙壁和地基。

“私人企业可以每十年进行一次检查,为什么政府不能做到?最好的做法是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至少可以通过报告掌握更多的信息。”

他说,基本检查应包括建筑物、道路、排水系统、围墙和排污系统等,以获取更多基本数据。

建筑一流 维修三流?

关亚强直言,马来西亚有很多一流的建筑工程,但维修方面却是三流层面。

他指出,定期检查和维修看似寻常,实则是确保建筑寿命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历史悠久的英国伦敦地底下有很多地铁和城市发展的基建建筑,他们有定期维修和提呈报告,香港、新加坡和澳洲也有类似的规定。”

没有强制不重视

他指出,但马来西亚目前并没有强制要求每年由建筑测量师提供维修报告,明显不受当局重视。

“其实,我国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专才,包括很多马来西亚国籍的专业建筑测量师,如今在新加坡参与各项建筑测量和维修的工作。”

他说,新加坡在取得报告后就会行动,例如水管有问题,就会更换所有残旧的水管。

他认为,先有土壤测试报告再发展某个住宅区就是很好的开始,然后每5年或10年检查土质和提供报告。

“我们建议政府这样做,这也是很容易的事,但政府是否有去做?很多即使很大面积的地区,如果要发生地陷,可以整条街在几秒钟内沉陷,这在日本也很常发生。”

检查免人为灾难

他说,虽然马来西亚很少发生,但要避免人为地陷或其他建筑意外事件,就要保持检查和评估。

“即使检查了,我们也只能知道会发生,但不能防止发生;地陷的发生有时是不可预知的,自然的力量难以完全掌控,人类能做的只是加强建筑抵御或应对强度。”

他举例,“吉隆坡地陷吃人事件”后,人们意识到附近地段也可能会发生地陷,但人类不能阻止发生,也不能很准确或正确的指出哪一片土地会下沉。

“如同人类生肿瘤,不能说生在哪里就哪里,只是查出它在哪里,再局部处理。”

排水沟能承受多项目发展?

关亚强说,未来建筑行业与城市发展之间需更有规划的协调,减少人为影响造成的建筑灾害。

“例如建筑物附近的排水系统如果年久失修或阻塞,可能会导致水渗入地基,进一步加剧土壤的不稳定,长期积水可能导致地陷和建筑物的基础损坏。”

他举例,规划发展地区时,目前在发展第一期,但未来可能不断发展至更多期,需更注意排水沟是否足承受所有排水量。

排水量基建应提升

“可能开始发展第一期时只是排水小沟,接下来发展下去,第二期的排水沟同样接轨第一期的排水沟,以前的水沟设计时可能只适合50间房屋的排水量,到了第二和第三期其实还是连接第一期,是同一个方向的水沟。”

他说,因此,发展时要注意和更有规划建造可以承担排水量的基建;有些发展商一开始就做足以负荷现在和未来房屋计划的排水量。

明日预告:

城市发展应避开3大地质,即有问题的泥土、山坡及河流,而最好的建筑地基是能应对好坏地质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