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警方:不法分子千元换户头 学生当钱骡留案底毁一生

(八打灵再也15日讯)全国商业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指出,警方鉴定我国共有20万8000个钱骡户头,部分为学生的银行账户。

他说,不法集团一般通过社交媒体找上学生,以介于500至1000令吉换取个人的银行卡或线上银行户头资料。

他说,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当他们被警方以“钱骡”或“骗子‘罪名逮捕时,可能会被控上法庭,即使是罚款,但这污点将会伴随一生。

“这些学生未来毕业后,想要在社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将非常困难,特别是希望进入金融或银行业,犯罪记录将成为障碍。”

“学生非常需要钱,最容易受到诱惑沦为钱骡;任何沦为钱骡的人,都是在自找麻烦。”

南利昨天在首要媒体举办的“董事会工作坊”,作为发言人之一时,如是说。 

他提醒学生,切勿掉以轻心,银行账户如同大马卡一样重要, 不应随意转让或借给他人。

“不法集团会使用各种借口来诓骗学生。”

视频推荐 :

 

 
 

 

反应

 

东盟+

狮城打击钱骡成效佳 成人监禁青少年改造

(新加坡6日讯)新加坡政府加强打击诈骗“钱骡”成效显著,自去年8月至今年3月,共有超过230人因涉案被提控。

成年罪犯多被判监禁,刑期从6个月起跳;未满21岁的涉案者则被送入感化训练所接受改造。

据《联合早报》报道,2023年全国诈骗案总损失金额突破11亿新元(约36亿令吉),大量诈骗集团以高额报酬诱骗公众交出银行账户或Singpass资料,从事洗钱活动,不少青少年因此误入歧途。

新加坡警方今年发出6则有关诈骗和钱骡的文告,至少有1678名男女被捕,年纪最小者仅15岁,至少涉及6480起诈骗案,损失金额约6130万新元(约2.2亿令吉)。

新加坡警方反诈骗调查组高级调查员祖基菲里高级警曹长告诉《联合早报》,不少钱骡明知交出银行户头的行为不当,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

“钱骡可以声称不知陌生人拿户头作为何用,但这根本无法脱罪,他们有时甚至收不到钱。骗子拿到用户名、密码和一次性密码(OTP)后,往往会更改登录信息,钱骡从此失去户头掌控权。”

祖基菲里说,作为调查员,他们在接获报案的第一时间,就是赶快追查受骗款项的去向,冻结钱骡户头防止更多人被骗,但骗子往往早前一步,在警方介入前就通过不同渠道转走钱财。

修订后的新加坡《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和《滥用电脑法令》于去年2月生效。前者新设三项罪名,分别是鲁莽洗钱、疏忽洗钱,及助他人保留犯罪所得;后者则新设两项罪名,分别是交出Singpass资料,以及获取他人Singpass资料用于犯罪。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