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聚焦普通民众需求 安华冀速落实吉隆坡遗产计划

(吉隆坡25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吁当局尽快落实“吉隆坡遗产:昌明大马首都的传承”计划,聚焦于普通民众的需求,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让城市能在现代化的同时保持人性化。

“吉隆坡遗产”旨在恢复吉隆坡历史核心区的活力,打造一个创意文化区;10个试点项目分别是独立广场遗产区、国家迎宾馆、默迪卡118、占美回教堂社区(Masjid Jamek Enclave)、贸易区域(Trade Quadrant)、敦拉萨纪念馆、内容与节目安排、绿色连接网络、吉隆坡火车站、时尚与纺织,

安华说,人们常说为壮观的建筑自豪,但若问起这些规划实际为人民带来了什么便利,人们是否真的能自信地回答。

“城市应不仅仅吸引观光客与富裕阶层,也要让一般民众享有公平与尊严。”

安华今日出席“吉隆坡遗产:昌明大马首都的传承”推介礼,致词时这样指出。出席者包括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 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山苏阿兹里、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麦慕娜及Think City总监拿督韩旦。

安华说:“当我们惊叹高楼时,是否也有妥善规划街边小吃摊、平民餐馆、孩童的游乐场、实用而美观的廉价住宅?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要素,却在许多发展计划中被边缘化。”

他指出,他无法接受一个城市只为少数人打造壮丽建筑,而忽视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

“我要的是干净、美观、具备文化价值的小型建筑与摊位,这些才是75%至80%人民每天会接触的空间。”

首相强调,他不反对五星或七星级餐厅,但城市发展不能只为这些场所服务,真正包容的城市是让平价餐馆与高档餐厅并存,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们的公务人员、劳工阶层与中产阶级,大多来自这些小区。他们的生活质量,应是城市规划的核心。”

城市翻新需兼顾文化遗产价值

安华认为,吉隆坡也不应仅被视为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而是一座尊重历史根源、体现人民精神与传承的现代化城市

“作为一座拥有文化遗产兼不断发展的城市,我始终相信这座城市应有更高层次的思维。”

他指出,尽管该计划旨在推动吉隆坡的翻新改造,并提升现代国家的发展,但亦不可忽视人民、文化遗产与文化价值。

“我们要尽快落实这项计划,因为我们要马来西亚启动一个现代化并具有新科技的框架和规划,但同时需深植于本土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从而为广大人民带来便利。

“这些文化遗产必须保障人民的舒适感、涵盖绿地、他们的安全、美丽的草场,以及适合步行与骑行的空间。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现代、新颖的城市,并且不是为了取悦某个特定阶层,而是要满足全民的需求。”

安华说,政府与多方单位合作,包括国库控股、马来亚铁道公司(KTMB)及市政厅等,共同推动“吉隆坡遗产”计划。

“吉隆坡遗产”以《2040吉隆坡地方发展蓝图》为基础,吉隆坡遗产区涵盖核心区和缓冲区,重点区域面积达20平方公里,涵盖重要的市政、文化遗产和商业区。

通过10项试点旗舰项目将吉隆坡重新定位为一座包容、互联互通,以马来西亚为荣的全球创意之都,并以地方、人民和文化为驱动力。

非驱逐原区居民

安华驳斥,重建老旧住宅并非驱逐原区住民,而是让人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针对有关城市房屋重建政策引发的争议,安华强调,政府提出的老旧住宅翻新计划,并非如某些政客所言是“驱赶马来人、出卖土地”。

申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

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麦慕娜博士透露,吉隆坡市政厅已于3月3日向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提出加入创意城市网络(UCCN)的申请,让吉隆坡成为其中一个设计之都。

她说,创意城市网络有别于世界遗产城,在申请加入时需考虑到底要展现吉隆坡哪方面的创意,同时也需阐明将如何保护、宣传及管理相关的创意领域。

她指出,相关的计划都已纳入2040年吉隆坡地方发展蓝图。

她说,市政厅于4月14日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回函,确认已顺利提出申请,而有关申请目前已进入下一个阶段,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否来马视察,则胥视对方的意愿。

创意城市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殊伙伴,涵盖七个领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设计、电影、美食、文学、媒体艺术和音乐。

Think City总监拿督韩旦指出,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是为了努力让吉隆坡被全世界所看到,让全球知道吉隆坡正在获得新动力向前发展,并希望在以后能够获得更大的认可。

“历史悠久的吉隆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而不是一座如同被博物馆所记录的陈旧城市,我们清晰地可以看到其从起源到今天的延续性。”

10旗舰项目可持续发展

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麦慕娜博士指出,当局为吉隆坡遗产区的10项旗舰项目定下了不同的时间表,而这些都会符合2040年吉隆坡结构蓝图及吉隆坡地方发展蓝图的时间表。

“这些旗舰项目都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而这些项目都是可持续发展的。”

询及吉隆坡遗产区项目中是否涉及停车场设施时,她说:“确实是有的,其中一项就是市政厅计划改善独立广场的地下停车场。”

她也说,市政厅也与国家基建公司讨论改善公共交通的课题,鼓励民众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吉隆坡。

“我们所要落实的绿色连接网络,就是要提升吉隆坡的步行可达性,让人们能够乘坐列车到吉隆坡,然后在城内步行。”

预计投资额逾50亿

Think City总监拿督韩丹指出,预计吉隆坡遗产区的投资额可能会超过50亿令吉,目前有多方正在吉隆坡遗产区进行投资且进展顺利,并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单位,包括私人企业投资相关的项目。

韩丹早前在媒体汇报会时回答有关吉隆坡遗产区预计将注入多少投资的问题时指出,以国库控股为例,该公司已在涉及甘榜亚答及国家迎宾馆等项目,投入了6亿令吉。

“我们预计吉隆坡遗产区在未来几年的总投资额可能达数十亿令吉,且这笔投资现在才开始显现。我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数字,因为很多人正慢慢加入到这个行列,包括私人企业,投资额正在慢慢增加,最终很可能会超过我们所说的接近50亿令吉。”

他也说,吉隆坡市政厅早于10年前就开始重塑吉隆坡的历史街区,建立了关键的动力,逐步看到相关的变化和发展,而为了加速这方面的发展,选定相关的10项旗舰项目。

“我们认为这是未来五年内最关键的途径,开始看到重大的实现。”

10项试点旗舰项目

1. 独立广场遗产区
●通过保护遗产、提升公共区域以及气候适应性的景观设计,在尊重独立广场历史地位的同时,也恢复其以民为本的公共空间功能。

●活化苏丹阿都沙末大厦等地标建筑物,同时改善人行通道、添加故事叙述元素以及绿色/蓝色基础设施。

2. 国家迎宾馆

●将国家迎宾馆打造成一个内设画廊、故事空间和社区活动的包容性生态文化圣地,融合历史遗产、生物多样化和创造力,并提供沉浸式体验。

●通过“绿色连接网络”将其与城市连接,强化其在吉隆坡文化和生态未来中的作用。

3. 默迪卡118

●通过默迪卡体育馆和默迪卡118大楼等标志性地标,融合文化遗产、体育和公民参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包容性的目的地。

●活化历史建筑并重塑公共空间,加强半山芭和甘榜亚答等邻近社区的联系,新项目默迪卡纺织博物馆将丰富国家叙事。

4. 占美回教堂社区   (Masjid Jamek Enclave)

●已成为吉隆坡最繁忙交通枢纽之一,目前正在进行修复,以强化其作为文化支柱的地位。

●回教堂的修复、步行可达性的提高以及周边公共空间的激活将让占美回教堂和独立广场以及吉隆坡的文化支柱重新连接起来。

5. 贸易区域(Trade Quadrant)

●正在进行翻新以吸引新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及提升公共空间,并通过修复文化遗产店屋、改善街景及巷道以及场所营造计划等定向升级改造,将该地区重新定位为市中心重要枢纽。

●提升经济活力、丰富本地资源并支持蓬勃发展的创意生态系统,确保与独立广场遗产区、占美回教堂社区和绿色连接网络的无缝衔接。

6. 敦拉萨纪念馆

●通过保护、策划展览及教育项目来活化纪念馆,以展现其精神遗产及发展愿景。

●通过优化步道及场所营造,与附近纪念馆和植物园的步道无缝衔接,打造沉浸式的历史及自然之旅。

7. 内容与节目安排

●通过拨款、居住、与博物馆合作及创意活动,赋能本地人才将地方、人物和文化遗产的故事传话成沉浸式公众体验来推动体验经济。

●通过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并激活公共空间增强市民自豪感、振兴本地企业,并促进夜间及文化旅游。

8. 绿色连接网络

●通过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连接公园、巷道、历史地标和交通路线,将吉隆坡市中心打造为适宜步行、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园。

●两条优先路线,即国会路—敦霹雳路以及马哈拉惹里拉路—柏兰岭路将作为试点项目。

9. 吉隆坡火车站

●在吉隆坡遗产计划下被重新规划为一个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中心,增强与中央艺术坊、独立广场及周边城市地标的连通性。

●计划通过马来亚铁道公司总部的启用、引入精心策划的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广场的升级改造,让该区再次成为充满活力的出行、故事叙述及市民生活的中心。

10. 时尚与纺织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拓宽人行道、美化公共空间及优化摊位组织来恢复振兴位于端姑阿都拉曼路中心地带的时尚和纺织区。

●以印度回教堂为核心,通过进行策划的故事叙述、品牌定位和生态系统建设提升本地工匠和创意企业的地位。

 

 
 

 

反应

 

灼见

【灼见】公正党选后的情势/胡逸山博士

人民公正党是联邦执政的团结政府(亦即希望联盟)中的主干政党,因此其党选自然引起本地各界高度关注。

但若细加分析,公正党之所以被视为主干政党,关键并不在于其赢得最多或较多的国会议席。其友党民主行动党虽然议席更多,却始终未能成为执政阵营的主干政党。

坦白说,行动党虽名义上倡导多元路线,却仍被视为由本地非多数族群主导;相较之下,公正党同样主张多元,却由本地多数族群掌舵。

在我国政治与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即使行动党赢得再多议席,也很难被体制内接受为主干政党。这并非值得争辩的问题,毕竟潜规则自有其惯性与逻辑。

或许会有人质疑:团结政府中另一大党巫统,明明更鲜明地主张捍卫本地多数族群利益,其议员几乎全数来自多数族群,其数量也仅略逊于公正党,为何不是由巫统担当主干角色?

巫统当“老二”好过当“老三”

关键在于,巫统在上届大选中赢得的议席略逊于公正党;此外,公正党也可依赖其希盟盟党的议席总数,取得比巫统更具分量的集体优势。

巫统方面当然有其政治考量。如果其拒绝在团结政府中甘于担任本地多数族群主导阵营中的“老二”,而转投国盟另组政府,届时其地位恐怕会进一步下降,沦为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之后的“老三”,所分得的部长职位与影响力更有限。

因此,在现实政治的权衡下,当“老二”总好过当“老三”。

此外,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与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之间的关系颇为融洽,这也是巫统愿意接受当前安排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要由阿末扎希领导的巫统高层维持现状,巫统看似仍愿意在团结政府中扮演次要但重要的角色。

换句话说,公正党被视为主干政党,更多是因首相安华的党籍身分所“顺水推舟”地带动。在此背景下,安华之所以继续连任党主席,几乎是水到渠成;虽然根据党章,他在下一届将不得再度蝉联。

努鲁拉菲兹威望恐逊安华

安华严格而言是一个折衷性的首相人选。若首相来自巫统,曾与国阵长期对垒的希盟自然不会同意。

若由非多数族群主导的行动党出任,或是议席较少的国家诚信党代表出任,巫统方面则未必愿意接受。

因此,安华凭其数十年的政治履历与高度声望获得广泛认同,顺利出任首相,也间接确立了公正党的“主干”地位。

当前,公正党内部的第二把手之争,主要安华之女努鲁依莎与昔日爱将拿督斯里拉菲兹之间上演。两人皆有相当的政治资历与专业能力,但无论谁当选日后谁接任党主席,恐怕都不具备安华那种足以服众、掌控局势的领袖魅力。

因此,公正党及整个团结政府的未来何去何从,确实值得深思。安华之后,能否延续团结政府的运作逻辑?能否维持多元而不失平衡的政治合作框架?这些都是本次党选之后,必须继续观察与探讨的重要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