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研究专家冀解决数课题 列第12大马计划8愿望清单

(吉隆坡25日讯)研究专家列出第12大马计划8大愿望清单,要求政府着重于解决数个课题,包括对企业提供“耐心融资”(Patient finance)等,确保我国拥有完善的“复兴重建”策略。

义腾研究中心研究员在迪星和黄恩平发文告说,政府在疫情期间作出的应对策略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创伤。随着企业倒闭、民众失业和收入减少,疫情大大影响着国民生计。

“疫情也暴露了经济结构中长期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抑制了经济增长,降低我国经济的弹性。若缺乏有效政策应对困境,这将导致经济复苏放缓,且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文告指第12大马计划需为未来5年的复苏计划设立完善路线图,包括推动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改革。复苏路线图需解答低增长、低生产率、低工资和巩固社会福利等问题。此类型的重组和调整需涵盖所有政府部门,包括官联投资公司和官联公司。

文告说,民主行动党万宜国会议员王建民博士、义腾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员弗雷德里克和在迪星为此针对第12大马计划撰写8大愿望清单,希望政府正视相关问题:

1. 疫情后重建更好的马来西亚
利益相关者须参与新政策的制定,任何针对疫情实施的条文不应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财务负担,且应为每个行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2. 解决本地外劳课题
这需要清晰的策略,包括让外籍劳工的申请变得更简易和透明化,并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招聘外劳及评估各行业所需的外劳人数;改革政策须专注于提供津贴和培训,并由最依赖外劳的行业开始。

此举最终目标是平衡聘请外劳和本地劳工的成本,提高生产力以带动个人薪金上涨,尤其薪资较低的职位 ,但不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

3. 通过“任务导向法”制定产业政策,以带动绿色经济及经济增长
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我国有必要启动更具增长潜力和生产空间的经济领域,目的为吸引更多国外企业,但除了用财政奖励,我国更应利用在特定领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诱人并令人信服的选择。

为此建议倡导以任务导向法原则制定产业政策。政府可召集利益相关者共同面对挑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企业提供“耐心融资”(Patient finance):不期望短期回报,而是着眼于寻找经济上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溢出效应带动新领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4. 通过提高工资和提供全面的社会福利以降低贫富悬殊
对于社会福利制度,需简化现金辅助计划,以依据受益人的财务状况调整,扩张失业救助计划以帮助更多失业人士及实施公平税收制度。

5. 体系改革和分权化
疫情凸显了中央集权的缺陷弱点,尤其用统一的政策来应对往往不同的实地情况。例如政府的抗疫政策多根据雪隆情况来制定,严格的封锁措施却对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州造成负担,反之亦然。中央政府应把重要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政府,并授权地方政府代表执行符合其具体情况的地方政策,如决定如何使用已拨付的赠款。

6. 重组我国医疗系统
医疗政策需促成并加强现有私营医疗体系与政府的合作。第12大马计划应包含提升对心理学专业和精神疾病治疗的相关资源,因这类疾病在疫情期间显著增加。例如,政府可与保险公司合作,让更多人有能力使用医疗设施并达到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效果。

7. 数字化政府部门
政府的长期发展策略中,需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采用纳入考量。

8. 发掘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应更有远见地讨论我国和东亚区未来的大趋势和主题,如地缘政治、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该如何应对这些趋势。行为改变是这概念重要的一环,国家需要以创业型国家模式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创新。

反应

 

要闻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完成 首相11日提交国会

(吉隆坡8日讯)经济部长拉菲兹今天在首相署提交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予首相拿督斯里安华。

经济部今天在面子书贴文指出,该文件的提交象征着已完成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首相将于本月11日把报告提交国会。

“这份文件的准备工作耗时近1年完成,涉及部门、政府机构、私人界、国际机构、学者、民间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是为了实现昌明大马经济,强化人民。

出席文件提交仪式者包括经济部副部长拿督哈妮法、秘书长拿督诺阿兹米,以及副秘书长(政策)拿督祖尼卡。

2021至2025年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旨在评估首2年的目标达成,并应对影响第12大马计划愿望的严峻挑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