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布特拉高原惊天一爆 公共安全机制警钟敲响

独家报道:江枚霞

(八打灵再也6日讯)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火光冲天,打破了布特拉高原宁静的清晨;2025年4月1日,还是国内马来同胞欢庆开斋节的第二天,位于雪兰莪布特拉高原的地下天然气管道突发泄漏并引发爆炸及大规模火灾。

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爆炸事件,不应止于一次事故的调查与善后,这是公共安全机制的一次压力测试,更是城市发展中“看不见风险”的一次赤裸提醒。

唯有正视问题本质,强化制度监管、提升科技应用、教育民众意识,大家才能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为人民筑起真正“看得见的安全”。

无关缅甸大地震

事发至今,虽然初步调查尚未定论,但这场灾难所揭露的,不仅是单一事故的风险,更是整个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的脆弱。

尽管有民众联想到3月28日缅甸发生规模7.7级强震,怀疑震波可能波及布特拉高原,令到地质扰动,进而引发爆炸事件。

然而,大地工程师,也是大马岩土工程协会前主席刘少雄指出,半岛巴生谷和莎阿南在缅甸的这次地震事件中没有被报道到有明显感受到有感地震,因此布特拉高原地下天然气管道受到地震的影响应该是几率不大。

“同理,靠近半岛北部的管道受灾风险应该更高。但目前还没有那里管道受损的报告。”

他告诉《南洋商报》,这里有一点要厘清的事实,余震是发生主震的震中附近的断裂带持续释放地壳挤压累积能量的一个地质现象。在震央以外感受到的地震是由震央地震传导出去的一些震动现象。

他认为,更现实的可能性,反而出现在我们日常忽略的系统性风险中,例如地质沉降、第三方施工破坏、内外腐蚀、压力波动、甚至是气体本身的爆炸特性。

他强调,既然发生了事故,當局就应该及时重新逐一审视所有可能出错的环节,以保障公共安全和重拾大众对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的信心。

至于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是否可归类为地质构造问题,他认为,目前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因此根本原因尚无定论,然而,地质条件可以是原因之一,尚未被排除。

高压天然气管道安全风险可归因以下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地面或土体变形/潜变、输送天然气的温度引起热膨胀/冷收缩或管道嵌入的地层因地下水渗流发生土壤内部侵蚀影响管道结构应力达到其强度极限

●因第三方干扰(TPI)例如挖掘或物理性侵入撞击管道并影响其结构完整性而造成管道损坏

●内部流动磨损或内外部管道壁化学腐蚀

●管道内气体输送过程中无预料中的内部气压突涌/骤降影响管道结构应力

●输送的天然气中夹带压缩含氧混合物在管道内发生爆炸

●管道材质制造或现场安装过程中施工不良

天然气管承受巨大隐性风险

天然气很安静,风险却不沉默,因此高压天然气管道本质上是一项“看不见的风险工程”,它穿越城市、乡镇、住宅区,表面上安全运行,实际上却承受着巨大的隐性风险。

刘少雄指出,任何靠近高压天然气管道的建筑物业和设施无疑都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

“这与空中交通繁忙的航空航线下方现存的物业风险类似。所有风险管理框架方法都始于系统化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风险。”

他说,具体的处理方式一般都采取规避、包围围堵、分散、预防和减少损失以及转移(通过保险)。

他透露,规避适合规划的新产业计划,而后面三个风险管理方法只适合应用在靠近高压天然气管道的現有产业。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指南(JPBD),目前是建议天然气管道与建筑物的距离至少为 30 米。

刘少雄说,然而,此类缓冲距离应与根据管道安全条例, 定期实施管道监测、检查和维护集体努力确保安全。

他认为,政府应设立一个独立机构,确保监控管道资产所有者和运营商严格遵守这些监管程序,定期提交监测、检查和维护记录。

“以此来达到项目开发用地与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铺设之间的适当平衡,来支持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

应强化6类监测与预防机制

针对布特拉高事故暴露的漏洞,刘少雄建议当局应强化6大类监测与预防机制。

这些包括实时监测系统,即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检测管道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泄漏检测技术,即采用先进的泄漏检测技术,如声波检测、红外检测和气体浓度分析,快速定位泄漏点;定期巡检,即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检,检查管道的完整性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包括地面沉降。

腐蚀监测,即使用腐蚀监测设备,评估管道的腐蚀情况,并采取防腐措施;应急响应系统,即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警报系统和快速反应团队,以应对突发事件。

数据分析与预测,即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风险并制定预防措施。

刘少雄强调,然而,这些工作主要由管道资产所有者和运营商处理。

对于居民方和利益相关者来说,他指出,确保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的唯一明智之举是定期与监管机构、管道资产所有者和运营商接触,检查他们的监管合规情况。

四大情况察觉地质隐患

针对民众能如何察觉潜在的地质隐患或爆炸前兆,刘少雄列出四大情况,若高压天然气管道预留走廊内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若面对发生类似爆炸,他说,天然气管道爆炸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公众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

四大情况

●任何塌陷、塌陷坑、地面隆起或不稳定土地滑动

●突如其來不明或异常的地下水渗漏湧出

●闻到天然气泄漏的气味(天然气公司通常會在初始无色无味的天然气中添加一种气味剂,例如硫醇,以产生独特的气味,用于检测泄漏)

● 听到有高压气体排放泄漏的声音

应急措施:

●迅速远离现场:立即离开爆炸区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或受到二次爆炸的伤害。尽量用湿衣服遮盖身体,避免直接暴露在天然气火焰的高温辐射热下。尽量朝上风方向移动。如果可能,用湿布或口罩遮住口鼻以保护呼吸道,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避免使用明火或电器:远离爆炸区域时,不要使用手机、打火机或其他可能引发火花的设备,以防止引发进一步的爆炸。

● 通知紧急服务: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报告事故并提供详细信息,包括位置和情况。

● 遵循官方指示:听从当地政府或应急部门的指导,避免返回危险区域。

● 帮助他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协助需要帮助的人,例如老人、儿童或行动不便者。

虽酿气爆不幸事故
不能否定相关产业

刘少雄说,大马是个产油国,大家也不希望看到有太多类似的气爆事件发生,然而不幸的事件,总是会有偶发的情况,因此大家不应为一次意外事件而把相关的产业否定。

他是受询及民众若要添置房产,如何能够避开天然气输送管的区域附近范围时说,靠近天然气输送管设施当然是高危险性,怎样也有其风险,“我认为是见仁见智。”

无论如何,他认为,我们应该对我国的一些监管单位有信心,毕竟风险虽然有,但相较国外一些地方,在数据上來看,我国的情况还是属于控管的不錯。

他提到,输送管设施资产所有者和运营商一般上都持有天然气输送管配置图方便管理,因此若在某个地区添置产业者,有关人士可向土地发展商申请或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

他强调,这些配置图应该妥善的保存起来,若有任何的管线更动应马上进行更新。

输送管区不应挖掘

刘少雄强调,天然气输送管保留区是不应该随便进行挖掘工作,若确实有必要,则需找出管线的位置,毕竟管线走廊是为了方便安置管线在固定位置并保留缓冲距离以策安全,犹如国能输电线的铺设。

他指出,当然有时候还需要运用探测仪式去找出管线的具体及正确位置,“管线肯定是在走廊里面,只是可能是稍微偏左或偏右。”

他透露,管线的走向部分都会有一些标志,只是有可能会被扰动后,然后又被重新放置,结果可能就在不对的位置。

他认为,若要进行挖掘工作,还是需要物理探测器把管线谨慎侦测其具体位置与正确深度,尽管不去碰触这些管线。

挖掘应有专业人士监管

“深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挖土机在挖掘时都是不长眼的,但若是预先知道深度,就可小心控制挖掘的深度。当然,最好还是要有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士监管及监督。”

此外,他也建议我国可以仿效新加坡,推动综合管理公共设施的管线走廊,“这样会比较好管制,因这它是共同的走廊,固定的位置,有一个监管单位去统筹这个共同公共设施的走廊。

“你只要找一个单位,就可容易问到需要的管道资料,否则,要进行一场安全的挖掘工作可能需要去不同的单位要去做协调,找资料。”

黄思汉:防重蹈覆辙
未来须强化监管工作

针对布特拉高原发生的天然气地下管道泄漏引发的爆炸事件,雪兰莪州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行政议员黄思汉强调,不论是否造成爆炸事故,安全第一始终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他指出,至于事件是否反映监管机制存在缺陷,则需等待警方调查报告,以全面了解事件源头,进而决定后续应对措施。

他强调,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这次事件已为各单位,包括联邦政府、雪州政府及相关监管单位敲响警钟。

各级政府须加强监管

他直指上述各造未来都必须在规划及监管工作上加以强化,确保类似事故重演。

询及雪州在审批新建筑计划时,会否加强对地下设施安全的评估与审查机制,黄思汉说,对于安全指南的制定,这不仅属于州政府权限,地方政府甚至是联邦政府层面的法令也必须加以检讨和加强。

他提到,现有的石油发展法令和城市规划法令等,都应在现有框架下重新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整体安全标准及措施。

他解释,天然气网络如同水管一般,铺设在住宅区范围内,主要供应公寓和工厂区。

他说,由于天然气价格低廉且清洁,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推广使用天然气是必然趋势。

然而,他也提醒,相关单位在善用资源的同时,必须同步强化安全措施。

提到爆炸事故对投资者信心是否造成影响,黄思汉认为,投资者在作出决策时,会考量多项客观因素,单一事件不会动摇整体投资信心。

 

 
 

 

反应

 

要闻

【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末沙布:评估损失 内阁9日商援助措施

(梳邦再也3日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指出,内阁将在下周三(9日)的会议中讨论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大爆炸灾民的进一步援助措施。 

也是哥打拉惹区国会议员的他指出,在持续为灾民提供救援的同时,政府承诺将为受害者提供所需的援助。 

他今日在救灾中心慰问灾民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说,额外的援助措施将取决于当局对损失的评估。 

“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灾民,首相已启动了援助程序,接下来将根据他们的损失程度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末沙布指出,天然气管泄露大爆炸在大马属于史无前例的事故,需要全面检讨,以确定长期恢复的最佳行动方案。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